公共基础知识:事业单位考试中的一些高频文化常识

山西事业单位招聘网为大家带来事业编考试基础知识《事业单位考试中的一些高频文化常识》,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事业单位考试中的文化常识部分一直都是考试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难就难在了五花八门、千奇百怪,这就要求同学们平时就要注重积累,不要嫌多,更不要怕多,能记多少是多少。下面就由中公教育的老师给大家把一些重要的高频考点做一个简单梳理,以方便大家平时记忆和做题。

1.中国古代各大圣人(包括一些关联人物):至圣(文圣)—孔子,亚圣—孟子,武圣—关羽,史圣—司马迁,才高八斗—曹植,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诗魔、诗王—白居易,诗鬼—李贺,诗囚—孟郊,七绝圣手—王昌龄,词圣—苏轼,词中之龙—辛弃疾,曲圣—关汉卿,书圣—王羲之,小圣—王献之,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画圣—吴道子,草圣—张旭,棋圣—黄龙士,茶圣—陆羽,酒圣—杜康,兵圣—孙武,脉学之宗—扁鹊,医圣—张仲景,神医(外科圣手)—华佗,药王—孙思邈,药圣—李时珍,智胜—诸葛亮,谋圣—张良,算圣—刘洪。

2.双璧:史学双壁—司马迁的《史记》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司马迁和司马光合称为“史界两司马”,司马迁和司马相如合称“西汉文章两司马”;乐府双璧—汉朝的《孔雀东南飞》和南北朝的《木兰辞》;清朝戏曲双璧—洪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洪昇和孔尚任合称为“南洪北孔”。

3.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的统称,按照历史顺序分别为:《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这二十四部史书中,除《史记》是通史外,其余二十三部都是断代史。后人也有“二十五史”的说法,这多出来的一部历史书叫《清史稿》。其中《史记》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4.天干地支纪年法:中国古代为天干地支纪年法,一个天干对应一个地支,十天干—甲乙丙丁午己庚辛任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在前地支再后,第一年即为甲子年,第十年即为癸酉年,第十一年即为甲戌年,第十二年即为乙亥年,第十三年即为丙子年,以此类推,第六十年即为癸亥年,所以六十年为一个轮回,而第六十一年就是下一个甲子年了。

5.常考的几部文学作品都有对应的说法:“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写的是《红楼梦》;“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写的是《桃花扇》;“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写的是《聊斋志异》;“使神魔皆有情,魑魅亦通世故”写的是《西游记》;“一部儒林,终之以琴,滔滔天下,谁是知音”写的是《儒林外史》。

更多事业编考试基础知识,请访问山西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公共基础知识:事业单位考试中的一些高频文化常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