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世襲正五品千戶,為何與一群破落戶結拜,甘做西門慶的三弟?

本文是金瓶管蠡系列第61篇

《金瓶梅》開篇,西門慶與九位狐朋狗友在玉皇廟中結義為十兄弟。西門慶被眾兄弟推舉為大哥,和他關係最密切的應伯爵、謝希大分列二、三位。

住在西門家隔壁的花子虛,因叔叔花太監曾任皇宮惜薪司掌印(柴炭管理處主任、正五品)、廣南鎮守(兩廣特派專員、正三品)之職,現為清河縣首富,年紀雖然最小,排名卻在第四。

剩下幾位純屬湊數,用作者的話說,他們全是些“破落戶、沒名器的”。

西門慶是藥販子,應伯爵以前做綢緞生意,都是商人。花子虛是官二代不假,但是自己沒功名。他們三位和破落戶們稱兄道弟不稀奇。

謝希大怎麼也和他們混到一起了呢?書中明言,他是清河衛的世襲千戶呢!

他是世襲正五品千戶,為何與一群破落戶結拜,甘做西門慶的三弟?

他在西門慶獅子街的觀燈宴上,一個人吃了三春盤小菜、一碗串肉粉湯、一大深碗八寶攢湯、三個大包子、四個桃花燒賣、兩碗白米飯。剩下些湯汁,還泡了碗飯吃了。活脫一個餓鬼轉世!

堂堂千戶竟然落到了這步田地!?

這還得從明代軍制說起,自朱元璋起事,便因襲元代,逐漸確立了世官(衛所武官世襲)制度。從指揮使到試百戶,共七級九類職官均可傳之子孫。

他是世襲正五品千戶,為何與一群破落戶結拜,甘做西門慶的三弟?

祖天壽選簿 內載他斬首七級升為千戶

指揮使是“衛”(略相當於地市級軍區)最高首長,指揮同知為副,指揮僉事是班子成員,統轄5600人,品級分別為正三品、從三品和正四品。

千戶和副千戶(衛鎮撫)是千戶所的正、副長官,麾下1120人,分別為正五品和從五品。

百戶和試百戶(所鎮撫)是百戶所的大、小頭目,管理112人,分別為正六品和從六品。

例如抗倭名將俞大猷是世襲晉江所正六品百戶,戚繼光是世襲登州衛正四品指揮僉事(可參見販史者金瓶管蠡系列之《 》)。

明朝所有衛所世官的任命、選拔、升調、獎賞都由兵部武選清吏司(簡稱武選司)負責。武選司主官是郎中(相當於司長、正五品)和員外郎(副司長、從五品),其下還有主事(相當於處長、正六品)五人。

他們根據世襲檔案——“武職選簿”審查繼承資格,選簿中通常開列候選人年齡、籍貫、入伍時間、升遷因由和祖輩歷次承襲經過。每世襲一次,選簿中便新增一筆。

世官去世,子孫自然繼承稱為“襲職”,世官老病,子孫接班稱為“替職”。朱元璋設立世官的初衷是為了酬答浴血開國的將士,讓他們的子孫世代享受朝廷的恩蔭。

但到了明代中後期,除因犯罪廢除的,世官子孫無法承襲祖職的事件也屢屢發生。關鍵就在一個“錢”字!

武選司的郎中、員外郎們掌握著天下衛所銓選大權,每年襲替人員如過江之鯽,他們哪裡能一一照管到。自然是上貢的優先,剩下的且排隊呢!

謝希大自幼父母雙亡,父親做清河衛千戶的時間短,多半沒有攢下幾個體己。他除了彈得一手好琵琶,也沒有生財之道,無力打點武選司的大人們,一來二去就丟了祖傳的前程。

他是世襲正五品千戶,為何與一群破落戶結拜,甘做西門慶的三弟?

大明三百年有此遭遇的豈止謝希大一人,鎮守遼東幾近三十年的寧遠伯李成梁李大帥,也差點沒能承襲祖職。

李成梁是世襲鐵嶺衛正四品指揮僉事,與清河衛的謝希大同屬左軍都督府統轄。他年輕時家貧如洗,年過四十還是一介諸生(官學正式在籍學生)。

幸虧,當時的遼東巡按御史邂逅其人,慧眼識珠,稱讚李成梁“英毅驍健”,傾盡私囊資助了不少銀兩,讓他入京打通兵部關節,終於得以繼承指揮僉事一職。否則,李成梁也只能效法謝希大,混跡於勾欄瓦舍中,靠逢迎鐵嶺的西門大官人過日子咯!

參考書目:蘭陵笑笑生《金瓶梅》 張廷玉等《明史.職官志》《明史.兵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