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開工建設萬里黃河第一隧!改道162年,黃河天塹變通途!

濟南開工建設萬里黃河第一隧!改道162年,黃河天塹變通途!


濟南開工建設萬里黃河第一隧!改道162年,黃河天塹變通途!

12月1日上午,山東省委副書記、濟南市委書記王文濤,濟南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忠林,濟南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殷魯謙,濟南市政協主席雷傑,市委常委、秘書長蔣曉光,市委常委、濟南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王宏志調研濟濼路穿黃隧道建設工作。

濟南開工建設萬里黃河第一隧!改道162年,黃河天塹變通途!

濟濼路穿黃隧道終於開工啦!這是黃河上第一條公軌兩用隧道,也是我國目前直徑最大盾構隧道,萬里黃河第一隧

名副其實,實至名歸!

濟南開工建設萬里黃河第一隧!改道162年,黃河天塹變通途!

濼口穿黃隧道位於濟南市中軸線濟濼路與黃河河床垂直的交叉口上,連接中心城區和黃河北岸的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核心區域,讓黃河變成城中河,讓濟南由大明湖時代邁向黃河時代。

黃河隧道濟南北接線道路,全長4.7公里,其中隧道長3.7公里,南起濼口南路,依次下穿二環北路、繞城北高速、南岸大堤、黃河、北岸大堤、北至鵲山水庫,在邯濟鐵路西側,接309國道。

濟南開工建設萬里黃河第一隧!改道162年,黃河天塹變通途!

隧道為雙管雙層,上部為雙向六車道公路,下部為軌道交通M2線,盾構斷長2519米,管片外徑15.2米,內徑13.9米,是我國直徑最大的盾構隧道,也是黃河首條公軌合建的交通隧道,計劃總工期45個月。

濟南開工建設萬里黃河第一隧!改道162年,黃河天塹變通途!

長距離、大斷面穿越地上懸河,施工難度大、風險高,河床最大洪水位高出天橋區地面15.62米。隧道最大埋深50米,最大水位水土壓力達6.5pa,最小覆土厚度11.2米,穿越鵲山片區低矮房屋,側穿繞城高速橋樁最小距離5.3米,沉降控制要求相當於零。沿線有重要水源保護區,環保及綠色施工的標準要求高,

濟南開工建設萬里黃河第一隧!改道162年,黃河天塹變通途!

項目採用EPC項目設計施工總承包模式,由中鐵十四局集團牽頭並組織施工,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負責設計,黃河勘測規劃設計有限公司負責勘測,上海市政管理諮詢有限公司負責監理,他們都是我國大盾構領域最領先最權威的企業,濟南城市建設集團負責建設和管理。

濟南開工建設萬里黃河第一隧!改道162年,黃河天塹變通途!

盾構法建設隧道,為當今世界最前沿技術,隧道掘進、管片拼裝一次成型,中鐵十四局近年來培育的大盾構施工企業,穿江越海,已建成大直徑盾構隧道十餘條,助力南京、杭州實現擁江發展。

據中鐵十四局相關人員介紹,濟濼路穿黃隧道盾構段管片外徑15.2米,內徑13.9米,需要特製的大盾構。他說,穿黃要用的盾構機高約15.66米,有五層樓那麼高,長近139米,重量是輕軌小盾構機的7倍之多。

據悉,盾構機由刀盤、盾體、主驅動、管片拼裝機、螺旋機、皮帶機等10餘個部分組成,集機、電、液、傳感、信息技術於一身。其方向由盾構機上安裝的導航系統控制,向著既定目標掘進,導航系統會隨時糾偏,保證不會“走彎路”。

不同的地質對刀盤的要求不同。歷朋林說,濟濼穿黃隧道主要穿越粉土、粉質黏土、黏土、中砂等地層,到時候需要定製刀盤。而這樣的特製刀盤需要一年時間才能製造完成。

濟南開工建設萬里黃河第一隧!改道162年,黃河天塹變通途!

據瞭解,隨著濟濼穿黃隧道開工,原定三橋一隧中,齊魯黃河大橋和鳳凰黃河大橋也將在本月開工,濟南黃河大橋改造項目前期準備工作也在加快推進,力爭儘快開工。

濟南開工建設萬里黃河第一隧!改道162年,黃河天塹變通途!

萬眾期待的穿黃隧道開工,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也將加快規劃範圍內骨幹路網規劃,力爭儘快啟動路網建設,確保三橋一隧建成通車時,能與先行區骨幹路網無縫銜接,讓黃河南北交通框架形成一張大網,真正把黃河變成城中河,加速推進攜河發展,為黃河時代增光添彩。

濟南開工建設萬里黃河第一隧!改道162年,黃河天塹變通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