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三:生態因共通而共融

新華三:生態因共通而共融

在傳統的生態合作模式下,廠商和合作夥伴重點關注於向客戶交付產品或者服務,而全新的數字化生態將會打破原有的界限。

新華三認為,一切的變革,都源於對事物間關聯的洞察與應用,我們應該用更可行的技術,集結更多樣化的力量,融入生態,並基於彼此需求的滿足,快速響應,生態因共通而共融。

基於此,新華三於2018年NAVIGATE領航者峰會中提出了“融合平臺、無界生態”的生態戰略。

融合平臺:聚焦價值淡化陣營

數字化時代,跨界正在加速,而邊界限制了我們的思維與想像力,“無界生態”必將取代傳統生態。

對於新華三來說,“無界生態”的主要特徵是聚焦價值、淡化陣營;互為夥伴、彼此賦能。而創新商業模式、誕生全新物種則是“無界生態”的全新價值所在。

新華三:生態因共通而共融

新華三集團副總裁、渠道銷售與管理部總經理黃輝華

新華三圍繞擁有的八大能力(出眾的行業洞察能力、完備的連接能力、強大的全棧式雲平臺、高效的數據引擎、領先的主動安全能力、完善的AI構建能力、全面的數字生態匯聚能力、全生命週期的專業服務能力),提供了雲計算、大數據、5G和物聯網、大安全、大安防、邊緣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在內的一站式、全方位數字化平臺解決方案。

同時,新華三還制定了“組織保障、聚焦方案、聯合運營、創新孵化“的十六字行動綱領,並且將生態戰略確定為公司級戰略。

新華三認為,雖然“無界生態”正在到來,但仍然存在五大邊界挑戰。技術層面,技術多樣性導致協同困難;人才層面,傳統的“術業有專攻”型培養模式致使跨界人才缺乏;交付層面,複雜度與難度增大;組織層面,協作壁壘阻礙合作進度;能力層面,創新型企業往往缺乏資金與市場能力。

針對五大邊界挑戰,新華三宣佈將通過五大融合平臺的整合與建設,推動生態跨越傳統邊界。其中,融合技術平臺為“無界生態”提供技術可能;融合營銷平臺、融合運營平臺和融合服務平臺,為“無界生態”多方主體賦予市場、運營與服務能力;而融合人才平臺則將為“無界生態”持續輸送跨界人才。

數字說話:政策保證水位平衡

用新華三集團副總裁、渠道銷售與管理部總經理黃輝華的話來說,合理的渠道政策才能保證渠道水位平衡。

為更好地推進“無界生態“,新華三從組織體系上為此提供強力支持,新華三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於英濤掛帥,成立專門的生態委員會和技術戰略部。

“在新華三成立的14個生態支持團隊中,我們會與其一對一地簽訂個性化的商業計劃書,提供配套的發展資金和支持計劃。從代表處層面,新華三也做了聚焦。每個代表處選出10家左右本區域戰略級ISV、SI,通過成立區域性的CFT(生態支持團隊)的方式,聚焦大的ISV和SI。“黃輝華補充說。

ISV,SI的訴求是做項目盈利,但這不是最根本。特別是對於大型ISV、SI,他們要向更大規模發展。國內目前最大的SI體量已經達到92億元,他們擁有獨特的技術,他們最為看重發展前景,新華三的策略與這些合作伙伴可謂“志同道合“。

為專注合作價值靶心,聚焦最佳解決方案,新華三還推出了“方舟平臺“覆蓋361個城市,將行業/區域無縫覆蓋。並聚合300+業界領先的應用方案提供商,聯合生態夥伴打造600+數字化解決方案。

新華三:生態因共通而共融

新華三集團副總裁、渠道銷售與管理部副總經理楊健

黃輝華在採訪中也談到,新華三還推出“種子計劃”,並創建新華三“數字化創新實驗”,支持方案融合和營銷推廣。並投入10億人民幣孵化資金,為優秀的解決方案與團隊提供所需的資金和服務,投入資源共同開拓市場。新華三大學每年開設800多門課程授課,服務5000多家企業,並提供60000萬多名學生的就業機會。

同時新華三在創新商業模式上也做了多樣嘗試,比如與航天雲網、蘇州工業的合資模式;與湖南聯通、浙江電信企業雲、海爾、山西農業雲、新疆移動、江西聯通的運營分成模式等等。

IDC首席分析師武連峰把當前數字化的商機歸納為幾類:第一是新技術應用市場增長的商機,第二類商機是不斷細分和下沉的區域市場,第三類是行業商機,第四類是園區及相關企業的轉型商機。結合這四大商機,IDC認為要抓住這些商機需要有新思維,新技術、新服務、新模式和新生態。

“經濟背景在變化,新一代區域合作伙伴從事的業態方式也在變化。今天,我們要用新的思維和行動方式去考慮與合作伙伴的互動和覆蓋市場。” 新華三集團副總裁、渠道銷售與管理部副總經理楊健在採訪中如此談到。

“僅靠新華三一家公司是不可能讓我們所有的合作伙伴之間產生互動的,如何讓這些合作伙伴之間聯動,這中間需要一個平臺,而這個平臺就是我們的‘方舟平臺’。“楊健補充說,”這是一個覆蓋市場的互聯網化營銷平臺。它包含的內容有賦能功能,有場景化解決方案,有傳播的功能,有自主營銷的功能還有管理和支撐的功能。”

我們知道,區域市場是IT行業增長的領域,也是各廠商增量的來源,歷來都是商家的必爭之地。

“2017下半年,隨著OP和TOP政策的落地,新華三在地市覆蓋效果顯著。從區域業務增長可以看出,上半年只有60%左右的增長,到下半年達到82%, 全年區域業務增長達到72%,其中分銷業務在區域末端市場的拓展非常快。“黃輝華在採訪中談到。

創新模式:拒絕形而上學

與其說“方舟平臺“是一個平臺,不如說它是適應當前社交化的一種商業模式。但是如何讓這樣一個平臺有所作用而不是形而上學?

新華三:生態因共通而共融

數字化技術正在重構企業業務,在技術層面,新華三也正在通過諸如容器和微服務等創新技術來提升各功能單元,以及跨技術軟件集成的敏捷開發能力,並且通過生態鏈軟件集成的敏捷開發能力實現提升。新華三也甄選出了400多家業界較強的ISV、SI,做好支持,提高粘度。

在這個平臺上,SI和ISV聯合開發應用目錄,將場景化的方案放到方舟平臺上,為幾萬家合作伙伴提供服務。現在這個平臺上有來自全國各個地市與區域的合作伙伴,總數量已多達7萬家左右。

新華三的“方舟平臺“由傳統的代理、集成的方式,轉化到以服務業務為核心的新數字化業務模式。這個平臺的中間層是平臺加應用,新華三會提供由“創新實驗室”孵化出場景化的解決方案;往上走,則從雲端變成應用服務,由平臺裡的合作伙伴共同為用戶提供服務;往下走,通過“方舟平臺“和區域的合作伙伴合作,上下連通,構成了完整的商業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