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5月的传媒业|国剧篇:拯救国剧市场请尝试可乐原理

1号按:尽管5月份国剧更新总量在数量上打破了连续四个月的平静,大幅攀升。但市场跟风导致的类型化集中形式而出现的“叫好不叫座”现象越来越明显,收视率和集均播放量表现越来越疲软,观众越来越不买账。这种高度雷同的单纯数量增加导致的边际递减效应只能暂时用明星和IP解决困境,但更长远的解决之道还在于类型多样化,让观众在“看脸”以外还有其他的标签对影视剧进行识别和选择。

电视剧:同质化的数量攀升解决不了“叫好不叫座”难题

如何评价5月的传媒业|国剧篇:拯救国剧市场请尝试可乐原理

1、月更量四月来首次大幅攀升

5月份各大卫视更新国剧数量为13部。其中首播10部,首上星3部。更新总量自2月份以来首次大幅攀升近44.44%。

不过,和数量提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13部更新的国剧当中,收视率超过1%的仍然仅有1部;评分及格的有2部,国剧“叫好不叫座”的形势仍旧未能得到改善。

2、平台积极寻求合作,追赶日趋激烈

5月份,湖南卫视、东方卫视、浙江卫视和安徽卫视均贡献了两部新更国剧,值得注意的是浙江卫视新更的两部国剧均是独播剧,和湖南卫视一样,与东方、安徽采用联播方式有本质不同。这或许是浙江卫视在国剧市场正式崛起的一个表现。

此外,以东方/北京、山东/湖北、安徽/天津等等卫视联合为主的平台间的合作趋势越来越明显,不难发现,各个平台之间都在积极地寻求合作,并且在不同的合作者之间磨合,以达到最理想的效果。无论是对于平台购剧能力的提升还是资源共享,亦或是国剧发行而言,这无疑是一次共赢的尝试。

如何评价5月的传媒业|国剧篇:拯救国剧市场请尝试可乐原理

3、“首上星”,真金不怕火炼

连续5个月,首上星的国剧数量有增无减。而这种经典好剧得以上星正是在以CCTV-8为代表的国家队的带动下开始的,如果算上4月28日播出的《大牧歌》,CCTV-8已经连续播出两部经典首上星剧。

这无疑是中央电视台在出台扶持奖励政策以后的践行之举,通过对经典剧目的肯定来增强市场的信心,以提升国剧的质量。

而对于二三线的卫视而言,采购此类经典剧目可以避免和一线卫视的针锋相对,又可以留住观众和广告商,可谓一举两得。

对于片厂而言,经典好剧历经千难万险终于能够获得卫视的青睐,对于整个项目组每一个工作人员而言,都将是最好的鼓励,这将更加鼓舞片厂去创作经典良心剧。

如何评价5月的传媒业|国剧篇:拯救国剧市场请尝试可乐原理

4、类型剧独大,当心边际危机

5月新更的13部国剧中,爱情剧占据7部,占比高达53.85%,呈现绝对化的垄断态势。

经济学著名的边际递减效应说的是:当某一商品可以满足消费者需求时,这种商品对消费者需求满足的作用会越来越低。

也就是说:即便观众喜欢看爱情片,但观众对爱情片的满足感会随着观看数量和次数的增加而减少。

这种现象早已经有教训——古装大女主跟风的一阵子里。同样是孙俪出演的作品,同样是差不多的质量,但《甄嬛传》《芈月传》和《那年花开月正圆》的收视和口碑以及影响力可以说是天差地别的。

这种影响的另一个例子就是本月新更的知名IP剧《泡沫之夏》的扑街。相比于一些网文小说,《泡沫之夏》绝对算得上是爱情类型的大IP,但即便如此,在豆瓣5.5这样一个不错的评分情况下,集均仍然不过2750万而已。

国剧市场必须警惕边际效应的影响,否则,将会像一些已经套牢的巨制作品一样面临尘封危机。

如何评价5月的传媒业|国剧篇:拯救国剧市场请尝试可乐原理

5、集均,集均,还是集均

如果没有《归去来》崭露头角,5月份的集均表现又将再一次面临过5000万难于上青天的窘境。在影视行业有一个尴尬的现象是作品“叫好不叫座”,这种情况即便如湖南卫视这样的大平台,大巨头也无力改变。比如:《像我们一样年轻》48.45万次的集均。虽然集均和电视平台其实没有太大的关系,不过,想想湖南卫视何等霸气,它哪一次播出的剧集不是风光无限,万人追捧?而如今却观者寥寥,无人问津?

究其原因,还是观众对高度雷同的类型剧的审美疲劳,在琳琅满目的同质化商品中,当然选择那些色彩鲜艳的。于是,同样是爱情剧,拥有甜美可爱粉丝无数的唐嫣的《归去来》自然是要拔得头筹的,而像《泡沫之夏》和《像我们》这种没有当红艺人出演的剧显然只能随缘了。

所以,“叫好不叫座”一直以来都不单单是明星有无的问题,更深层次的根源还在于同质化带来的观众乱花渐欲迷人眼——无法识别。

明星解决的是同质化上“看脸看颜值”的问题;而多类型则可以解决同质化的根源问题。

网剧:只懂娱乐的网生内容必死无疑

1、爱奇艺有数量没质量,优腾重质不重量

5月份,爱奇艺、腾讯、优酷(以下简称“爱优腾”)三大平台共更新网剧19部,环比4月份下降9.5%,降幅并不明显。

如何评价5月的传媒业|国剧篇:拯救国剧市场请尝试可乐原理

​从分布来看,腾讯和爱奇艺分别更新8部和7部,差距并不明显,倒是一向反应迟缓的优酷仍旧落后,仅更新4部。

虽然三大平台都陆续打出内容自制的旗号,但从表现来看,无论是爱奇艺还是优酷,似乎都过得不那么舒坦。一方面,优酷的《假如没有遇见你》和“女子图鉴”系列口碑不错,但点击情况实在惨不忍睹,《假如》5.71万的集均更是刷新了笔者对网剧的认知;另一方面,爱奇艺本月似乎和“叫好”“叫座”完全绝缘了,难道爱奇艺心甘情愿坐实烂片回收站的交椅?

相比较而言,倒是腾讯在口碑和票房方面都表现不俗。从《结爱》开始,8部网剧中,6分以上的口碑剧多达5部,甚至一度有《东方华尔街》和《小戏骨》这种8分以上的佳作,实属难得;再看点击情况,基本上千万级别的集均都被腾讯给承包了。

内容为王,重数量更重质量,腾讯已然知晓,优酷幡然醒悟,宁缺毋滥,而爱奇艺这头沉睡的雄狮何日醒来呢?

类型方面,

19部新更得网剧仍然覆盖了较多的类型题材,不过爱情、剧情和喜剧等类型还是再次表现出了强势地位。

从《东方华尔街》和《宫心计》的表现来看,港剧元素进军内地,和内地影视市场深度融合,给内地影视行业带来了新鲜的血液,《东方华尔街》的口碑爆裂相信是个开端,但不会是结束。

集均方面,已经很久没能看到集均过亿的剧集,市场逐渐回归理性,在数据造假得到一定遏制以后,真实的播放量逐渐让市场冷静下来,千万级别的集均或许才是合理的票房数据;另一方面,大牌明星纷纷加盟综艺节目,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也一度成为网剧最强有力的竞品。

显然,这种威胁不会减少,反而会呈现越来越强烈的态势。

如何评价5月的传媒业|国剧篇:拯救国剧市场请尝试可乐原理

2、四面楚歌,艺术必须沉淀下来

正如上述所说,千万级别的集均虽然有市场回归理性的成分,但更重要的还在于越来越多样化和丰富化的竞品和替代品的出现。

一方面是读书热,国学热,文化热等休闲方式对年轻观众群体的影响,和枯燥乏味的同质化视频相比,他们当然愿意去尝试一些意境优美而又“高大上”的国学文化和文字内容;

另一方面,短视频和手游等竞品的强势崛起对网剧的打击则更加致命,如果同样是娱乐而已,短视频的脑洞大开和手游的代入感、体验感远远比网剧等形式更加有吸引力。

这样看来,影视作品可谓前有狼后有虎,四面楚歌之境,如何突围?

沉淀!

影视作品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其综合了短视频和手游的娱乐属性,同时又兼具文学作品的艺术教育属性,它是集大成者,而不是纤薄无感的存在。

因此,网剧在创新的过程中,在单纯考虑娱乐属性的同时,还必须慎重考虑其艺术属性。

5月红黑榜

1、电视剧最不忘初心奖:《楼外楼》

众人皆醉我独醒!

许久没能看到“传记”历史剧了,《楼外楼》在一众低收视的爱情片中可谓鹤立鸡群,1.19的收视率遥遥领先,无剧能望其项背。

这是对其不忘初心的褒奖,是对不追逐,不跟风的制作人们的肯定,也是对那些还在观望中的制片厂的勉励——去创新吧,大胆地去尝试不同的类型吧,为观众奉上不一样的新品吧。

如何评价5月的传媒业|国剧篇:拯救国剧市场请尝试可乐原理

2、电视剧最投机取巧奖:《泡沫之夏》

无论文学价值如何,《泡沫之夏》都可以被列入大IP的行列,但2018版的改编无论从口碑还是集均来看,都算不上成功。

事实上,自2010年以来,短短9年时间便有3次同一IP的改编,除了最初版本的相对成功以外,2016年和2018年的改编可谓一败涂地。

2016到2018,与其说是改编,倒不如说是投机取巧。IP的知名度让票房更有保障?NO,那只会让观众对改编的质量有更高的要求和期望。企图用知名IP来迷惑观众,必将偷鸡不成蚀把米。

如何评价5月的传媒业|国剧篇:拯救国剧市场请尝试可乐原理

3、网剧最励志奖:《结爱·千岁大人的初恋》

请原谅把这个奖给了《结爱·千岁大人的初恋》,观众是不是觉得这个奖怎么也应该给《东方华尔街》。不过,笔者想说的是:对于TVB而言,《东》不过是本色出演而已,你还可以做得更好。

宋茜,这个一度被认为根本不会演戏的山东大妞,拼命三郎,这一次总算证明了自己具有一定潜力。只是为何宋茜的潜力在一个网剧项目而不是电视剧项目被呈现出来,其背后逻辑值得深思。证明自己的还有《结爱·千岁大人的初恋》团队,这部来自国内的“来自星星的你”当然应当获得肯定,在千人一面的爱情剧中,《结爱》不可谓不创新,因此才获得了观众的首肯。

如何评价5月的传媒业|国剧篇:拯救国剧市场请尝试可乐原理

4、网剧最为之惋惜奖:《宫心计2》

这一次,TVB怕是要自毁前程了。

作为宫斗剧鼻祖的《宫心计》居然被你们玩坏了,不得不说《宫心计2》和10年前的那部《宫心计》当真不是一个档次的作品。如果说《宫心计》只是一个IP的话,那TVB的古装剧霸主地位恐怕难保了。

这又将让多少TVB迷感到惋惜?

如何评价5月的传媒业|国剧篇:拯救国剧市场请尝试可乐原理

1号结语:边际效应已显,要么更新,要么换代

跟风,不是新词。

跟风的结果是产品同质化严重,同质化严重的结局定是“票房惨败”。在边际效应的真理面前,跟风的制片厂显得极其无力,大IP,超巨都不是扭转颓势的有效方法。

正如可口可乐策略一样,人们不会永远喜欢喝可乐,但人们永远都喜欢喝饮料。

在喜欢看电视的观众面前,不要永远给他们爱情剧或某一种作品,必须更新、换代,给观众奉上“无糖可乐”或“果粒橙”才是经久不衰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