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楊堅傳下聖旨,讓大慈寺的和尚拜佛祖時,一定要拜四下!


楊堅就是隋文帝,他是大隋的開國皇帝,可是他在建國後不久,曾經修了一座大慈寺,並給寺廟中的和尚傳下了聖旨,讓他們拜佛祖的時候,一定要多拜一下——也就是4下。

為何楊堅傳下聖旨,讓大慈寺的和尚拜佛祖時,一定要拜四下!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我們都知道楊堅的父親楊忠是西魏的武將,楊家可以說有錢有勢,楊堅雖然是含著金湯勺出生的,但他一出生,他的老爹楊忠,就將他嘴巴里含著的金湯勺給拔了出來——楊家不富養兒子,楊堅就被送到了尼姑庵。

也有人說,楊堅的額頭上有五根肉骨,直貫頭頂,這是“五龍通天”,屬於稀有的貴相,他一下生,一位得道的尼姑智仙,就來到了楊府,找到楊忠,並告訴他,貴公子不是俗人,不應該養在家裡,應該在尼姑庵(般若寺)長大。

楊堅一直在般若寺長到了13歲,這才離開了寺院,步父親的後塵,加入軍隊,一步步從散騎常侍,大將軍等升職而至權力中樞,最後代周而立,建立了大隋政權。

為何楊堅傳下聖旨,讓大慈寺的和尚拜佛祖時,一定要拜四下!

大隋政權是怎麼建立起來的,是靠血腥的殺戮建立起來的。

楊堅代周而立後,隨後,成千上萬的周室宗族,龍子龍孫,就全被他殺光。這樣做的結果只有兩樣,對他心懷憤恨的北周“死黨”一個都沒有了;第二,對那些心懷不軌的人,產生了極大的震懾作用。

不久之後,一場更大的殺戮就在漳水河邊發生了。

尉遲迥起兵叛亂,楊堅面對這場叛亂,不慌不忙,他從容地調兵遣將,最後,將尉遲迥發動的這場叛亂,徹底擺平了。

為何楊堅傳下聖旨,讓大慈寺的和尚拜佛祖時,一定要拜四下!

楊堅俘虜了尉遲迥手下的叛兵叛將百萬人,將他們集中在遊豫園中,準備第二天一早就在漳水河邊,開刀問斬。可是當夜,就逃走了幾十萬人,剩下的六十五萬人,就成了楊堅的刀下之鬼。

當時的慘景是:流屍水中,水為不流,血河一月,夜夜、鬼、哭……

我們應該相信唐朝僧人道宣的記載,即使他寫得有錯誤,但楊堅在漳水河邊,殺一萬名俘虜總會有的。

楊堅為了超度那些屈死的鬼魂,他命人在遊豫園邊上的葛履山上,建了一座大慈寺。讓和尚六時禮佛,在三拜的基礎上,又加了一拜——目的是祭拜那些慘死的兵將。

為何楊堅傳下聖旨,讓大慈寺的和尚拜佛祖時,一定要拜四下!

楊堅的做法,根據《集神州三寶感應錄捲上》的記載是有用的,可是想一想,那麼多人被楊堅所殺,是不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