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資中筠說中文底子沒打好的人思想不會深刻?

為什麼資中筠說中文底子沒打好的人思想不會深刻?

這兩天看到這篇文章,大多人對於觀點是讚許的,也有少部分人反對,反對的理由是釋迦牟尼和亞里士多德、柏拉圖、馬克思這些人都不懂中文·····

為什麼資中筠說中文底子沒打好的人思想不會深刻?

這不是這些人傻,而是利用一點詭辯的小聰明玩那種可笑的把戲,他其實也清楚自己在胡扯蛋。

這種說法懶的一駁。

關於語言不好,思想絕對不會深刻的觀點,這是準確的。思想深刻的基本前提有二:語言好、同時有思想方面的天賦思維開放邏輯性強並經常思考歸納總結。兩者結合,思想才可能深刻。

光語言好,也可能只是一個文學好手,而非思想的巨人。

事實上,思想的深刻程度,本身就靠語言來體現,不僅是外在的文字和話語,還有內語言。思想的過程,其實就是內語言推理、歸納、分析、演繹、總結的過程,讓別人懂,又靠文字和話語來實現。

總之,語言功底不行,絕對不會是思想深刻者。中國思想大體是這樣,就西方哲學家而言,他們除過是語言的大師、經常還是大數學家或者醫生或者藝術巨匠,比如達爾文、達芬奇等等。至於亞里士多德,他是人類史上最偉大的“大百科全書”,西方學科劃分,最早的源頭就是亞里士多德,他的思想體系,劃分為物理學(自然學科)、社會學比如政治學,還有修辭學、邏輯學、以及藝術(詩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