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良和宋美齡有什麼關係?這才是摯友的情誼!

宋美齡認為,蔣介石是能夠算作英雄的,但他有時未免有些心胸狹隘、喜好猜忌,若與張學良敢做敢為的豪氣和率真相比,張學良顯然應該屬於更高境界的英雄。而在張學良的眼裡,宋美齡是“絕頂聰明”且“近代中國找不出第二個”的優秀女性。

張學良在此後撰寫的《西安事變反省錄》裡曾明確說:“如果夫人事變之前就在西安,也許不一定會發生西安兵變。”宋美齡以一柔弱女子竟能挽狂瀾於既倒,這究竟是為什麼?學界的一致看法是,出身的相似,年齡的相似,通英文、受過西方教育的相似,使宋美齡與張學良之間,有著比與蔣介石之間更多的共同語言。

張學良和宋美齡有什麼關係?這才是摯友的情誼!

張學良和宋美齡

後來有人索性大膽猜度:張學良對宋美齡公開的高度讚賞,以及宋美齡對張學良超乎尋常的關心愛護,除了性情的相投之外,是否還帶有一種精神上的相戀?

這可以從張學良的日常通信中略窺一二。張學良逝世後,留存信件有四大箱約500多封,這些信函包括他與蔣介石、宋美齡、宋子文、孔祥熙、陳立夫、蔣經國、陳誠、楊虎城、戴笠、端納及其他人的往來信札。

值得注意的是,500多封信函中,張學良與宋美齡的私人通信最多,總數約在百封以上。查閱、品味這些信件,可以清楚看出兩人之間的誠摯感情。 信函中,宋美齡一直稱呼張學良為“漢卿”,張學良則始終稱宋美齡為“夫人”,並且自稱“良”。張、宋的書信交往,宋美齡的去信多以英文寫就。從兩人往來的書信中,可以看出宋美齡非常關照軟禁中的張學良,尤其體現在生活上,常送一些日用品、禮物給張學良。

有一次,宋美齡念及張學良眼睛不好,特送他一盞從美國帶回的檯燈。宋美齡習慣的是用英文通信,每逢張學良身體不適時,卻能細心、周到地以中文去函,而她其實並不擅長中文書寫,只是為了病中的張學良不至閱讀英文時勞神,才自己費心用中文書寫。這種體貼還體現在宋美齡得到友人贈送的新鮮巧克力時,必定轉贈一份給張。

這種非比尋常的柏拉圖式情感,使得原本信佛的張學良,在漫長的幽禁歲月中,經宋美齡的勸導,終於成了一個虔誠的基督徒,宋美齡希望信仰基督能夠幫助張學良遠離政治,並以此排遣心中的憤懣不平。

張學良獲得自由後曾有一句感慨:“宋美齡活一天,我也能活一天。”這句話可以看做是兩人之間柏拉圖式情感的真實寫照。宋美齡本來是一個權力慾望強烈、善於作秀的政治女性,只有在與張學良這位性情耿直、豪爽的東北硬漢的交往中,才顯示出她真摯、細膩的女性情感。

2001年10月,張學良在夏威夷檀香山病逝。消息傳到美國,與“少帥”交往70多年的宋美齡悲痛不已。已行動不便的她,隨即交代辜振甫和其夫人嚴倬雲代表她,赴夏威夷參加張學良的追思禮拜與公祭。追悼會上,辜夫人將一束署有“蔣宋美齡”的十字架鮮花,置於“少帥”靈前。

1925年,在張學良率兵駐守上海時,張學良和宋美齡在一場酒會上相識,相談甚歡,而這時宋還未認識蔣介石。自那次相談後,張學良和宋美齡多次約會,還一起跳舞,看電影,一起共進燭光晚餐,像真正的情侶一樣。但由於張學良當時已有妻室,因此兩人未有結果。但這段經歷一直留在他們的記憶中。

根據晚年的張學良口述:

宋美齡為保張學良曾對蔣介石說:如果你對那個小傢伙(即張學良)有不利的地方,我會立刻離開臺灣,還要把你的事情全都公佈出去……張學良曾當著趙四小姐的面說:當初我要不是已有兩位妻子,我一定猛追宋美齡。

不過,大部分中國專家認為是蔣士雲。

個人認為少帥和宋美齡也就是友情,蔣夫人對少帥懷有愧疚。她比少帥大好幾歲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