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秀才放在今天相當於什麼?

tranquildgdg

古代秀才在今天相當於什麼?大概就像現在的高中生。

其實秀才,在古代是有分野的。

1、即:在隋唐以前可以指那些才能品行出眾的人;隋唐到元朝,可指科舉考考試科目,以唐代為例,當時的科舉考試科目就包括了明經、秀才等科目;

2、明清兩代則單指那些取得生員資格的人--也就是秀才了,又可以叫相公。(明清的秀才就是指那些被錄取到縣學、州學或府學就讀的學生--此時他們的身份是生員,也就是秀才)

(圖:古代私塾)

古代教育,在鄉間比較少有官辦小學。私塾成為求知的場所。

鄉村的孩子讀書,是有一定難度的,特別是貧困人家的孩子,上學就是個奢侈。

富貴人家的孩子,家裡交幾擔的稻穀,倒是不成問題,這時他們上的就是我們熟知的私塾了。私塾一般選址在村裡的公房、祠堂或廟宇。

這時候他們的身份是童生,學習的內容大體為《增廣賢文》、《幼學瓊林》等啟蒙讀物。

(圖:古代私塾)

縣學或府學:“入泮宮,出府學,上青雲路”

學習到一定階段和程度後,此時如果想往上走,通俗點說,就是既想讀取中學又想以後走上仕途、光耀門楣的話,就只能到州、府或縣學裡去學習了。

所謂的縣學、州學就是國家開辦的正規教育機構了,按現代的說法就是公辦學校啦。

入了學之後,他們的身份就是秀才了。

(圖:儒林外史裡的匡秀才)

成為秀才(生員)的必經考試--童試

但是要實現從童生到秀才身份的轉變,他們要經過“童試”。童試至少包括縣試、府試、院試。童試入圍者才能被選撥到縣學或府學就讀。

縣試由知縣命題和主考,府試由知府或知州的官員主持,通過後參加最後的院試

院試由省提督學正主持,上線錄取者統稱為“生員”也就是秀才。第一名叫“案首”

這時候根據他們的成績高低分配學校。好的考生進府學、次等的考生入縣學。


入學時一般要舉行開學禮,類似現在的開學典禮。當然在古代,開學禮有個逼格極高的詞語,叫“入泮禮”。“入泮宮,出府學,上青雲路”,說的就是種情況

(圖:科舉考試製度)

因此大家不妨可以試想一下:假設你生活在古代,當你還沒有成為秀才(生員)之前,你要經過多少關卡?


歷史還可以這樣學

古代的學歷:秀才,舉人,進士。

古代科舉考試可是三年開一次恩科,不是像現在一樣年年都能考大學。

進士三年一考,全國一次錄取200人。

舉人三年一考,全國一次錄取3000人。

秀才三年兩考,全國一次錄取4萬人。

先來說說進士,這個肯定是很厲害的。都是由皇帝一一御審,古代進士相當於現在的中科院院士或者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技界的頂尖部門。


舉人的地位怎麼比喻呢?清華每年招7000人,舉人每年平均錄取1000人,平均一看舉人也很厲害吧。

秀才在古代雖然是最低級別的知識分子,但千萬不要小瞧,秀才相當於現在的985院校的畢業生,如復旦,交大,南開,中科大。怎麼樣可千萬別小瞧了古代的秀才啦。

歡迎大家閱讀,如有不同意見歡迎指導。


小哥縱橫天下

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那麼,古代的秀才相當於當今什麼文化程度?

最早的秀才概念是指才能出眾和優秀的人。譬如,春秋戰國的《管子·小匡》中說:“農之子常為農,樸野不慝(tè),其秀才之能為士者,則足賴也。”意思是說,農民的孩子經常幹農活,淳樸粗野但不邪惡的優秀人士,可以作為可信的依靠。到了宋元的時候,秀才成為一般讀書人的稱呼。但到了明清兩朝,秀才專門指代通過縣試、府試和院試之後進入官方正式學校讀書的學生。

縣試由縣官主持,多在二月舉行,一般考五場,分別考八股文、試貼詩、經論、律賦、策論等。縣試要求有4名村莊裡的人和1名秀才保舉,方可參加考試。來參加考試的學生一般都是從私塾或請私人教師來學習。

府試,多在四月舉行,由知府(相當於現在的地委書記)主持,縣試已錄取的士子得以參加,連考三場。府試要求5名村裡的人和一名秀才保舉,方可參加考試。府試通過者方可參加院試。通過縣、府試的便可以稱為“

童生”。

院試,由各省學政或學道主持。院試要求有6名村裡的人和2名秀才保舉,方可參加考試。院試被錄取者,就被稱為秀才,才可進入所在地、府、州、縣的官辦學校就學。秀才屬於士大夫階層,有免除差徭,見知縣不跪、不能隨便用刑等特權。

由上可見,院試屬於省部級考試,考上的就可以進入官辦的正規學校讀書。這個相當於現代的高考。也就是秀才相當於大學生或學士水平。以此類推,府試相當於中考,通過的人被稱為童生,童生相當於高中生。而縣試屬於縣級考試,相當於小學畢業考試,通過的為初中生。而之前讀私塾的時候,相當於小學階段。

秀才通過省級組織的鄉試之後,稱為舉人。這個鄉試相當於研究生考試,而舉人相當於研究生或碩士水平。舉人通過會試(國家級考試,博士生入學考試)之後稱為貢士。貢士通過殿試(國家級考試)之後為進士(相當於博士畢業,拿到博士學位)。殿試前三名分別稱為狀元、榜眼和探花,相當於冠軍、亞軍和季軍。因為過去的考試是科舉考試,科舉考試相當於今天的公務員考試。所以,考中進士就相當於有了公務員的鐵飯碗。

有一首詩詞說得好,“久旱逢甘露,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宋真宗趙恆也寫了一首《勵學篇》,說得也很形象,即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

  安居不用架高樓,書中自有黃金屋。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

  男兒欲遂平生志,五經勤向窗前讀。

也就是說,過去讀書就是為了考取功名,就是為了參加國家的公務員考試,成為國家的公務員。而在當代,成為公務員也是很多大學生的就業夢想。

綜上所述,秀才相當於大學生和學士水平,舉人相當於碩士生或碩士水平,而貢士相當於博士生或博士水平,進士就相當於不僅獲得了博士學位而且有了公務員的鐵飯碗了。考上狀元、榜眼和探花就相當於不僅獲得了博士學位,而且可以有較高的公務員職位了。書中自有黃金屋和顏如玉,可見

在古代,讀書求取功名是多麼能夠誘惑人心的。


天地人是小阿彌陀佛

秀才,也就是相當於現在的大學生。

古代科舉制度,考取秀才僅僅相當於現在高考錄取者,進入大學學習;

而考取舉人則相當於現在省級地方公開招考領導幹部錄用者,部分為後備幹部可以繼續學習,向上層次考試,部分可以出仕為官;

進士則相當於全國公開招考領導幹部錄用者,全部出仕為官!

古時的讀書人,在未考取生員(秀才)以上功名之前,稱為童生,俗稱白衣;你看,《水滸》中,梁山第一任寨主王倫,綽號白衣秀士,就是一個沒有功名的文化人;既使八十歲白髮老翁,未考取生員(秀才),也是童生。

科舉制度始於隋朝,經唐、宋不斷完善,至明清時期,形成嚴密完備的公開選拔人才的考試製度。

明、清時,科舉考試分為縣試、院試、鄉試、會試、殿式等層次考試,考取者獲得不同的功名、入學、出仕為官。

秀才:縣試、府試、院試(省學政主持的考試),童生參加,錄取者稱為生員,始獲得功名,俗稱秀才。

生員分為廩生、增生、附生,廩生可獲得政府膳食供給待遇,相當於現在大學公費生;增加錄取名額的增生、附加錄取的附生則沒有這個待遇,相當於現在大學擴招的自費生。

生員中選拔出優秀者,可以入最高學府國子監學習者稱為貢生,為貢生中的優貢,相當於現在保送讀研;不同於恩貢、蔭貢等憑特權進入國子監的貢生。

秀才只是取得入縣、府學習,拔貢,及向上層次考試的資格,不能出仕為官,可免除差徭; 向上考試不第,可搞教育辦私塾、文臣武將幕僚、州府縣吏、賬房管家等謀生。

你看,秀才相當於參加高考,考上大學;有公費的、自費的、擴招的、保研的(拔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