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童星”落幕,當年的替聲逆襲成學霸女神,父親卻這樣說

-快樂成長比快速成功更重要-

2008年的那場舉世矚目的奧運會上,開幕式中的一首《歌唱祖國》,讓兩個素不相識的女孩--林妙可與楊沛宜,有了一場特別的相遇。

從此,林妙可與楊沛宜這兩個名字,像是被賦予了某種魔性,總是“結對”出現在公眾的視野中,再也不分彼此。

“中國第一童星”落幕,當年的替聲逆襲成學霸女神,父親卻這樣說

林妙可是誰?

1997年出生於北京的林妙可,從小便開始學習民族舞、鋼琴、長笛和書法,並熱愛舞臺表演。6歲時就開始拍攝廣告,參加過的節目、新聞發佈會數以百計,最忙的時候每週都有通告。

2008年,年僅9歲的林妙可迎來了她演藝事業的“巔峰”。

通過選拔(還有一種說法是被時任北京奧運會總導演的張藝謀“欽點”),林妙可憑藉良好的氣質形象以及優秀的舞臺感染力,被選定為最終登臺表演的兩位候選人之一。

“中國第一童星”落幕,當年的替聲逆襲成學霸女神,父親卻這樣說

而另外一位,便是楊沛宜。

“中國第一童星”落幕,當年的替聲逆襲成學霸女神,父親卻這樣說

楊沛宜是誰?

出生於2001年的楊沛宜,天生一副好嗓門。在北京奧運會之前,她從未接受過任何專業的聲樂訓練,兩歲半開始便跟隨酷愛音樂的父親學習唱一些歌曲和京劇。

2008年4月,更是憑藉一首《媽媽格桑拉》,奪得北京市海淀區中小學聲樂比賽獨唱一等獎。後被學校推薦參加奧運會開幕式的演唱候選人選拔,並最終與林妙可一起入選。

“中國第一童星”落幕,當年的替聲逆襲成學霸女神,父親卻這樣說

最終:

楊沛宜在聲音上的稚嫩和純真贏得了大家的一致認可,但是由於正值“換牙”期,形象上不過關,與機會失之交臂;

而林妙可雖然在聲音的寬度和高度上都不適合,但是舞臺經驗豐富,表現力強,形象氣質更符合當時的舞臺需要。

因此組委會決定:聲音上選用楊沛宜,形象上選用林妙可。

也就是後來大家議論紛紛的“假唱”。

“中國第一童星”落幕,當年的替聲逆襲成學霸女神,父親卻這樣說

“假唱”事件隨後不斷髮酵,在網絡上引起了眾多議論,輿論一邊倒地可憐起了小沛宜,更有網友將之後兩人參加的電視節目剪輯成了對比片段,以此來說明兩人在唱功上的差距。

很多網友都覺得林妙可“搖頭晃腦、挑眉弄眼”的表現“好做作”,不該是一個9歲孩子應該有的樣子,矛頭直指林妙可!

在此我不得不替小妙可喊個“冤”:一個年僅9歲的孩子,哪裡懂得這麼多?

如果非要定個是非對錯,錯的也應該是教她這樣表現的人--爸爸媽媽,或者奧組委的舞臺指導人員!

是他們,把一個本該天真稚嫩的女孩,變成了一個大家眼中所謂的“成熟”、“老道”的表演者,只為達到成人視角下變態的“完美”與“成功”!

“中國第一童星”落幕,當年的替聲逆襲成學霸女神,父親卻這樣說

奧運會之後,兩個孩子走向了完全不同的人生軌跡。

在父母的培養下,林妙可很快成為了一名小童星,不斷活躍在演藝圈,出演過《美人心計》、《紅樓夢》等知名電視劇,身價甚至飆升至500萬,一度被網友稱為“中國第一童星”

然而,她這些年經歷的爭議也不少,“陪酒門”、“長殘”,這些惡意滿滿的評價都圍繞在這個十幾歲的小女孩身上。

尤其是在未能進入北京電影學院和中央音樂學院,進而選擇了南京藝術學院之後,其經歷更是被網友挖出來作為“反面教材”調侃不斷。

“中國第一童星”落幕,當年的替聲逆襲成學霸女神,父親卻這樣說

這不禁讓我想到了中學課本里學過的北宋王安石的一篇散文--《傷仲永》。

文章講述了一個江西金溪名叫“方仲永”的神童,因後天父親不讓他學習,被父親當作造錢工具而最終淪落到一個普通人的故事。

成長永遠比成功更重要!一個孩子的成才,哪能僅僅依靠或者過分依賴於先天的條件?

林妙可的父母在她的學習教育上花了多少時間精力我們不得而知,但是從小妙可的成長軌跡我們不難看出,父母對於她的造星計劃還是過於急功近利了些。

請別再過分指責林妙可,還是那句話:她只是個孩子,她也是受害者!

“中國第一童星”落幕,當年的替聲逆襲成學霸女神,父親卻這樣說

相比於林妙可急功近利的造星人生,楊沛宜的人生軌跡顯得更為健康和平穩。

她一直安靜地進入了中國交響樂附屬少年及女子合唱團,安靜地考上了人大附中,做了一個學霸。同時,也沒有放棄自己喜歡的音樂。

奧運會之後,楊沛宜簽約了金牌大風,發行了EP《歌唱祖國》,還為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演唱主題曲,也曾被媒體報道闖蕩香港樂壇。

參加過一些電視節目,也基本都和唱歌有關,下了節目,也沒有覺得自己是個“小明星”。演出之外的生活,就是每天做作業,練鋼琴。

生活非常的規律平穩,用楊沛宜自己的話說就是:“該學習的時候學習,該休息的時候休息,像平常人一樣。”

看得出來,父母把她保護的很好!

“中國第一童星”落幕,當年的替聲逆襲成學霸女神,父親卻這樣說

回想一下當年的情況,各大媒體鋪天蓋地地報道另外一個女孩,這對年僅7歲的楊沛宜來說是怎樣的一種傷害?

她有沒有懷疑自己?還要不要繼續唱歌?還相不相信這個世界?

想想我們自己的孩子,被搶一個小玩具都會不開心甚至大哭大鬧,而7歲的楊沛宜被搶走的,還是通過她自己努力得到的本該屬於她的東西。

而作為楊沛宜的爸爸,楊慧松並沒有去指責任何人,也沒有在任何一家媒體上高呼女兒的不公平。他做的,只是讓女兒安靜地去學習,安心地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避免任何“急功近利”或是對女兒有不好影響的舉動

至於外界的評價,一概不評論。

“中國第一童星”落幕,當年的替聲逆襲成學霸女神,父親卻這樣說

奧運會結束後,有傳言說楊沛宜要出演中央電視臺的電視劇,但是因為戲份少於林妙可便拒絕了。

消息出來不久,楊爸爸便出來公開否認:“這是謠言,沛宜不會出演這部電視劇,她現在年齡還小,重要的是學習。”

楊爸爸對女兒教育的用心,可見一斑!

就像楊爸爸自己說的那樣:

小孩子看到的世界,應該在小孩子的範圍,不要涉及成人的世界,會對心靈造成衝擊。有一些信息,別人的議論,小孩的理解跟成人完全不一樣,如果有偏差,或者大人引導不夠及時,對孩子的後續發展很不好。

“中國第一童星”落幕,當年的替聲逆襲成學霸女神,父親卻這樣說

林妙可是08年的幸運兒,而相比之下楊沛宜更像是一個“受害者”。如今,大眾卻看到了事件的相反面,誰能真正定義這其中“成功”與“失敗”的含義呢?

當初奧運會的被選擇和之後的成長軌跡都不是兩個孩子能決定的,大人的鍋終究不能讓孩子來背!

與其說楊沛宜經過這麼多年的默默努力終於成功“逆襲”,倒不如說楊家父母與林家父母的眼界,決定了兩個孩子如今的高度。

楊爸爸的博客裡公開了一封寫給女兒的信,其中有兩句發人深省的話,貼出來與大家共勉:

錦瑟年華當與書香為度,是為不負天地人生。任它“滿城春色宮牆柳”,我自“獨上西樓勸斜陽”。

陳師省身有言曰:“於水流婉轉處能耐住寂寞,臨波濤驚駭時可躍於其上”,以此示兒且自我明志。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