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裡一對80萬的“地磚”,在夏天有一個奧妙,說出來令人瞠目

故宮裡一對80萬的“地磚”,在夏天有一個奧妙,說出來令人瞠目​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為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

故宮裡一對80萬的“地磚”,在夏天有一個奧妙,說出來令人瞠目


故宮裡的珍貴文物不在少數,而地磚一定是最不引人注意的一個,也就是那個明清時期皇帝上朝時,群臣在金階上大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而金階上鋪的就是那價高黃金的“金磚”,此“金磚”非彼金磚,它們只是看似溫潤如玉、不滑不糙的方磚罷了,竄出這種“金磚”,最後以80萬一對的價格成交,算起來就是40萬一塊,簡直令人瞠目結舌。地磚需經歷七道選土工序——土質黏而不散,選好的泥土需要露天放置一整年,再將泥土泡開,用數頭牛反覆踩踏和人力摔打,處理好的泥團再放入模具,陰乾歷時7個月後入窯燒製;燒製時,先用糠草去溼氣燻一個月,接下來就是劈柴一月,燒柴一月,燒松枝四十天,出窯。出窯的金磚必須達到“敲之有聲、斷之無孔”要求,一批成品中若有6塊達不到要求,就得回爐重造。一著不慎兩年的努力都可能付諸東流。做到以上,夏天踩著會很涼爽,瓜果等甚至可直接放在上面冰鎮,這也是為什麼皇宮裡異常涼快;冬天還能起到保暖作用。

故宮裡一對80萬的“地磚”,在夏天有一個奧妙,說出來令人瞠目


故宮故宮前部宮殿,當時建築造型要求宏偉壯麗,庭院明朗開闊,象徵封建政權至高無上,太和殿坐落在紫禁城對角線的中心,四角上各有十隻吉祥瑞獸,生動形象,栩栩如生。故宮的設計者認為這樣以顯示皇帝的威嚴,震懾天下。後部內廷卻要求庭院深邃,建築緊湊,因此東西六宮都自成一體,各有宮門宮牆,相對排列,秩序井然,再配以宮燈聯對,繡榻幾床,都是體現適應豪華生活需要的佈置。內廷之後是宮後苑。後苑裡有歲寒不凋的蒼松翠柏,有秀石迭砌的玲瓏假山,樓、閣、亭、榭掩映其間,幽美而恬靜。故宮宮殿是沿著一條南北向中軸線排列,三大殿、後三宮、御花園都位於這條中軸線上。並向兩旁展開,南北取直,左右對稱。這條中軸線不僅貫穿在紫禁城內,而且南達永定門,北到鼓樓、鐘樓,貫穿了整個城市,氣魄宏偉,規劃嚴整,極為壯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