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油水”最厚的部門,只要進了這個地方,一輩子花銷不愁

提起紫禁城,最容易想起的就是“奢華”二字。紫禁城作為皇家的住宅,必定會有大量奇珍異寶的存在。在皇家沒落之後,那些曾經在紫禁城中生活過的王公貴族依然可以靠著曾經的積蓄,在北京城中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從這個角度來看,皇家豪宅的財富儲量真的是十分的驚人。

那麼,在歷史上,真正掌管著這個皇家住宅的到底都是一些什麼人?

中國古代“油水”最厚的部門,只要進了這個地方,一輩子花銷不愁

如果說,紫禁城的真正擁有著,那毋庸置疑的就是住在裡面的歷代皇帝。除去皇帝這個絕對的掌控者不說,筆者就對紫禁城進行日程維護管理的管家予以分析,這個管家的權利到底有多大?畢竟,皇帝作為一國之君,不可能為了紫禁城中的事物親力親為,所以,對於紫禁城事物的管理,皇帝管家的權利可謂是手眼通天。長官稱總管大臣,無定員,由滿族王公或滿族大臣兼充,秩從二品,乾隆時改正二品。府內所屬廣儲司掌銀、皮、瓷、緞、衣、茶六庫出納,織造、織染局亦在其管轄之下。

然而,皇帝的管家都是一些什麼人呢?

在清朝時期,紫禁城的大多事物都是由內務府打理的。可能,受許多影視作品的影響,人們對於內務府的認知存在著偏差。順治帝入關定都北京後,即設立了內務府,以管理宮禁事務。順治十一年裁撤,順治十八年康熙即帝位後又重新恢復。內務府衙門當時分“內務府堂”及所屬“七司”、“二院”等,總機關稱“總管內務府衙門”。內務府在很多人的眼中,都是由許多宦官管理掌控的。

中國古代“油水”最厚的部門,只要進了這個地方,一輩子花銷不愁

實際上,內務府並不是宦官掌權這樣簡單,在某種方面來說,內務府的打理和宦官並沒有什麼直接的聯繫。

有清一代,內務府的存在類似於現如今社會中的一種管理機構,只不過,這種機構的存在是專門為皇家服務的。並且,打理內務府的人員大都是皇帝十分信任的人員,清朝時期,內務府的權利分配基本由皇室的“上三旗”所掌控。但是,內務府的這種組成方式,也使其誕生了難以避免的弊端。

因為,當時可以在內務府當差工作的都必須是“上三旗”的人員,這種人員構成方式就不能避免世襲繼承和裙帶關係的產生。而且,朝廷對於內務府的管理還十分鬆散,畢竟,都是皇家自己的人在管理自己。最終,皇帝對於內務府權利的放任也就導致了內務府在朝廷中有著一種特殊的地位。

中國古代“油水”最厚的部門,只要進了這個地方,一輩子花銷不愁

如果,不是皇上親自過問,內務府在紫禁城中的權利完全是手眼通天,也就是說,當時的內務府如果皇帝不親自過問,就沒有任何權利可以制衡,至此,這也就導致了內務府中滋生出許多貪汙腐敗的蛀蟲。並且,在紫禁城這個縮小版的國度內,內務府可以認為是這個小國家的權利中樞。

清代時期,內務府所轄制的範圍除卻紫禁城還有頤和園等其他場所。這些場所所需要的經濟花銷十分巨大,這也就給內務府貪汙腐敗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清代有民謠說:“房新樹小畫不古,此人必是內務府。”那麼,內務府的經濟到底處於什麼水平呢?這從歷史記載的點滴中,就可以發現其中的端倪。

中國古代“油水”最厚的部門,只要進了這個地方,一輩子花銷不愁

康熙在位期間,曾多次去江南巡查,皇帝巡查接待事宜必定是重中之重。在康熙這幾次下江南中,多達四次的接待都是由曹家完成的,皇帝出巡期間銀兩的消耗必定也是一個天文數字,但是,曹家並沒有表現出財力不濟的情況。曹家當時只是內務府中一個權力不高下屬單位,所以可以看出,當年內務府當年的財力必定十分雄厚。

內務府掌控如此鉅額的財富,這其中的掌權官員到底多麼富有並不需要筆者多說。如果是太平盛世,內務府也就僅限於私吞財務罷了。然而,清朝末期,隨著皇家的實力每況愈下,內務府這些曾經手眼通天的蛀蟲就露出的貪婪的本性。“惡奴欺主”這種在太平盛世基本不會發生的事情竟然變成了常態,而作為末代皇帝的溥儀也被迫參與到和內務府的鬥爭中來。

中國古代“油水”最厚的部門,只要進了這個地方,一輩子花銷不愁

根據溥儀的回憶:“內務府這種”惡奴欺主“的行為在清朝末期十分嚴重,清朝原本的花銷大概在每年七十萬兩左右,但是,後期內務府官員為了自身的利益竟然將開支的數額擴大了三倍之多。”甚至,這種鉅額的花銷讓財大氣粗的皇室也吃不消,到後來,甚至出現了開始變賣皇室珍寶維持度日的情況。

與特權有關的一切機構,都會不自覺地隨之膨脹。自此之後,內務府貪汙腐敗的情況愈演愈烈,到了後來,甚至變成了明目張膽的掠奪。據歷史記載,內務府曾經串通外人對皇家物件進行拍賣,以此收取大量的回扣。最終,皇宮中大量的奇珍異寶也在內務府的腐敗之後流失海外。

中國古代“油水”最厚的部門,只要進了這個地方,一輩子花銷不愁

可以說,內務府雖非六部之一,但實際上是一個有權勢的大機構,它同皇帝的密切關係賦予了它一種影響與威望,這是其他機構望塵莫及的。內務府的腐敗,從本質上來講還是源於皇室對掌管內務府大臣的過分信任與放任。如果,皇室從一開始就對內務府權利進行合理的劃分,也就不會出現內務府私自變賣皇室器物的事情,內務府也就不會有這那手眼通天的權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