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書勢》裡說了啥

《草書勢》裡說了啥

崔瑗《草書勢》

是流傳至今的我國曆史上最早的一篇書法論文,而且是論草書書勢的。

書法是一種線條藝術,草書於此尤具代表性。因此,這篇文章也就彌足珍貴。文章在講了書法的起源之後,重點講了草書的產生,指出由於“官事荒蕪”,出現了比大小篆簡略的“隸書”,而“草書之法,蓋又簡略,應時諭指,用於卒迫,兼功並用,愛日省力”。這就說明,草書是由於政事繁忙,為適應書寫簡易快速的需要而產生的。這是符合實際的。任何一種藝術,起初都是為了實用,後來才出於審美的需要,逐漸使之完善成熟。漢代草書在實用中提高技藝,成為一種獨具特色的書法藝術,終於得到了社會的承認。

《草書勢》裡說了啥

崔瑗《草書勢》的重要意義,還在於它記錄了他對草書藝術的審美感受,把草書作為供人欣賞的美的藝術。文中提出一個重要美學命題:“觀其法象”。法象,本指人的合乎禮儀規範的儀表舉止,借用到草書直觀上,則指其合乎法度而又獨具特色的藝術形象。因此,“觀其法象”,就是觀賞草書的藝術形象。而且文中具體生動地描繪了這一點。一則說,“抑左揚右,望之若欹”,意在講草書結體不同於篆隸的對稱平穩。一則說,“獸跛鳥躊,志在飛移,狡兔暴駭,將奔未馳”,強調草書的動態美。書法本是空間藝術,是靜止的,這裡的鳥獸想要“飛移”,狡兔突然受驚將要“奔馳”,給人強烈的時間藝術的動態感。一則又說,“或蜘蛛點蝻,狀似連珠,絕而不離”,指出草書的下點,如“燕”、“然”下面四點,筆勢也有它自身的特色。一則還說,“若山蜂施毒,看隙緣巇,騰蛇赴穴,頭沒尾垂”,點出草書筆畫的曲折、迴旋、流暢。這些都是草書的特殊處。它較之漢代的正書篆、隸來,線條更流暢,更自由,更具活力,更富意態。那筆勢“畜怒怫鬱”,縱放出來,就會產生出奇異的情景。然則崔瑗在肯定了草書的這些特徵之後,又指出草書的自由不是隨意的。文中一方面寫到“方不中矩,圓不中規”,指出草書打破了篆隸要求對稱平穩的限制,另一方面又寫到“就而察之,一畫不可移”,表明草書是有自己的法度的,有著“一畫不可移”的規則和規律性。這種對自由與規律、合目的性與合規律性的高度統一的要求,是我國先秦美學就具有了的一條重要原則。崔瑗對草書藝術的審美感受,再次體現了這一點。(胡玉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