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家喻戶曉的大品牌還要拼命投廣告?可口可樂有話說

在很多人看來,投廣告是為了迅速擴大品牌知名度,讓更多人能夠知道、瞭解品牌,通俗來講,就是要混個臉熟。

如果真是這樣,一個新的問題就產生了。那些本來就已經人盡皆知的大品牌,即使沒有鋪天蓋地的廣告,也會有很多人購買其產品,為什麼它們每年依然要花大價錢去投放廣告呢?

為什麼家喻戶曉的大品牌還要拼命投廣告?可口可樂有話說

大品牌都愛鋪廣告?

說起鍾愛投廣告的品牌,OPPO、VIVO這兩家想必沒有人會陌生。“充電五分鐘,通話兩小時”“前後2000萬,拍照更清晰”“這一刻,更清晰”等等經典廣告語,大家有意無意間可能也已經聽到了太多次。

就是這樣兩個知名度已經高得不像話的品牌,近年來,在廣告投放,尤其是冠名娛樂節目上,依然很“瘋狂”。

如果你喜歡看綜藝,不管你是熱衷於《快樂大本營》《吐槽大會》這樣的棚內綜藝,還是更愛看《花兒與少年》《高能少年團》這樣的戶外綜藝,無一例外,你都能看到這兩個品牌活躍的身影。

為什麼家喻戶曉的大品牌還要拼命投廣告?可口可樂有話說

OPPO、VIVO一年到底花了多少錢投廣告、做營銷,也讓許多人好奇不已。當然,常年霸佔著黃金廣告位的“釘子戶”遠不止它們。肯德基、麥當勞、雪碧等等國際知名品牌,也都年復一年、樂此不疲地投放著大量廣告。

品牌砸錢宣傳只因太“土豪”?

作為享有超高知名度和號召力的大品牌,不約而同砸錢做宣傳、鋪廣告,真是因為太“土豪”,不在意那點兒錢?殿堂級飲料品牌可口可樂的故事,大概能為大家解答一二。

1. “家喻戶曉”是個偽命題

我們都說,像可口可樂這樣的大品牌,已經家喻戶曉,是不是就可以減少廣告費用投入,但事實上,可口可樂的“家喻戶曉”正是一年又一年的廣告鋪出來的。

消費者固然會經常使用熟悉的產品,選擇熟悉的品牌,但他們常常也是健忘的。只要你一段時間不出現在他們身邊,刷刷存在感,很快你的品牌就會被淡化,甚至徹底遺忘。

為什麼家喻戶曉的大品牌還要拼命投廣告?可口可樂有話說

據統計,即便是在可樂文化盛行的美國,每年仍有接近一半的家庭不會消費可口可樂。從根本上來說,所謂的“家喻戶曉”只是個偽命題,廣告對於任何品牌都是不嫌多的。

2. 讓顧客感到安心

在這個信息碎片化的時代,消費者的大腦每天需要接收、處理大量信息。對品牌而言,持續性的廣告投放,不止可以讓顧客深入瞭解品牌,也可以建立對品牌的信賴感。

試想一下,當你想要喝碳酸飲料時,浮現在你腦海中的品牌裡,為什麼通常都有可口可樂?除去味道本身的因素外,品牌君猜想,也是因為它長久的廣告鋪墊,讓你有意無意間,對這個品牌產生了安全感。

為什麼家喻戶曉的大品牌還要拼命投廣告?可口可樂有話說

3. 建立情感聯繫

短期來看,廣告的投放是為了提升產品銷量,長期的角度來說,投廣告是為了陪伴消費者。

有人說,只要產品做得好,走到了用戶心裡,那麼無需廣告的支撐,品牌也能走得長久。

但品牌君想說的是,如果沒能通過廣告這一種傳播形式,持續輸出品牌的動態、成果,怎麼去告訴消費者你的實時信息,怎麼有機會和他們產生情感的碰撞與共鳴呢?

盲投廣告有風險

投放廣告的益處顯而易見,既然有這麼多好處,是不是所有品牌都要卯足了勁兒,鋪天蓋地投廣告呢?

看似OPPO、VIVO、可口可樂這些大品牌的廣告四處可見、極其隨意,但實際上,在每一個渠道的投放和預算上,他們都有嚴格的標準去進行把控。

為什麼家喻戶曉的大品牌還要拼命投廣告?可口可樂有話說

廣告的投入產出比、投放目以及目標人群和品牌可承受的費用等等問題,都需要品牌們一一核算落實。否則,稍不注意,可能就會玩兒砸,金立的案例就不用品牌君多說了吧。

當然,現實中的廣告投放模式,遠比品牌君所說的複雜千百倍。但無論如何,可以肯定的是,對於任何一個規模的品牌而言,有計劃、有周期的廣告投放,在任何時候,都頗有必要。

為什麼家喻戶曉的大品牌還要拼命投廣告?可口可樂有話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