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美國M1卡賓槍?

尖端軍事

好槍, 好用,甚至我軍都曾考慮過第一代制式步槍用m1卡賓槍或者參考其仿製。雖然有人說威力偏小,其實也夠用,二戰時候都k98等等都存在威力偏大的問題,戰後大家更傾向於中間威力彈了,因為大部分交戰距離都是50-400米。再遠的話才是步槍威力更可以發揮,但是多數距離都是步槍威力過剩了。(四五百米外你看的清嗎)

所以此槍雖然初衷是給後勤兵啊,炮兵警衛,輔助兵使用,但是戰後發現此槍還真是好用,後坐力還比m1偏小。不過此槍在抗美援半島時候表現一般,不如越南戰爭的時候。


另外說一下,當時抗戰美援武器裡並沒有m1卡賓槍,很多人問不是美國海軍額外給了軍統一些嗎?其實解放戰爭時,國軍手裡5萬支左右的卡賓槍是駐華美軍遺留的。西南美陸軍移交3萬8千支,平津美第三兩棲軍移交1萬2千支,美海軍軍援軍統局1萬餘支。(西南美陸軍還移交了1萬支M3黃油手提機槍,1946年美國佬還給了國軍43萬加侖的汽油,不得不說美國真是闊氣)

繼續,1945年中印緬的美軍也有20多萬...這幫人回國時,輕重武器都給了國軍,僅僅是汽車就給了2萬輛以上,飛機給了700架。(美軍拔根毛都比我們的腿粗,當時不得不這麼說,而且解放戰爭時沒了美援,法幣是通貨越來越膨脹,可以相見美援的威力)國軍接收了120多萬日軍的裝備,這麼多東西,也許國軍消化不了。當然,這都是題外話了,


李三萬的三萬裡

M1卡賓槍作為自衛武器使用還算過得去,但是如果當做短步槍使用那是根本不夠格的。問題出在M1卡賓槍使用的槍彈上,.30卡賓彈採用直筒彈殼,圓型彈頭,從外形上看基本上就是一個大號手槍彈,從彈道上看也是大號手槍彈。

可能有人會把.30卡賓彈當做是中間威力步槍彈,誠然,在當時.30卡賓彈介於手槍彈和步槍彈之間,但是它的槍口動能是.45 ACP彈的兩倍,但是隻有.30-06步槍彈的三分之一,所以它更偏向手槍彈一點,當做步槍彈並不合適。首先是彈頭形狀,這種圓形的彈頭形狀不符合空氣動力學外形,初速下降很快,射程近,而且侵透力比較弱,再加上直筒彈殼裝藥量不及瓶頸式彈殼,導致了他彈道比較糟糕。在朝鮮戰爭期間,有志願軍士兵浸水後凍住的軍大衣都擋住了.30卡賓彈的彈頭。戰後美國在小口徑高速彈的研究中把.30卡賓彈的彈殼縮口改成了.22口徑,表現還是可以的。

M1卡賓槍本身一開始就是當做M1加蘭德步槍的補充,作為一種輕型的自衛武器使用的。所以對於它的定位來說M1卡賓槍還算比較成功,但是性能實在弱雞。

值得一說的是M1卡賓槍的設計師大衛·馬紹爾·威廉斯實在監獄裡設計了這支槍,設計了M1卡賓槍後設計師名聲大噪,甚至被人稱作“卡賓·威廉斯”。在二戰中,M1卡賓槍大約551萬支,而改進型的M1A1卡賓槍產量約15萬支,M2卡賓槍生產了57萬支,M3卡賓槍生產了2100支。

以上是我的回答,歡迎大家留言討論。我是輕兵器愛好者,熱愛輕武器與戰術文化,期待與你一起走進狂野的輕武器世界!


輕兵器愛好者

m1卡賓槍,是二戰期間,美陸軍制式裝備,口徑7.62毫米,份量極輕,大概5斤多點的樣子。

與二戰時期,動輒8-10斤的步槍相比,該槍真是太輕了,單手都能持槍,攜帶方便,所以一經服役,就深受美軍基層官兵的喜歡。


太平洋戰爭後期,幾乎到了官兵人手一支m1卡賓槍,畢竟m1加藍得半自動步槍太沉了,8發的彈容,其持續火力,也遠不如15發的卡賓槍。

m1卡賓槍,開了美軍裝備之先河,亞太、北非、歐洲等戰場,都有此槍的參戰記錄,至二戰結束,生產裝備了600餘萬支。

該槍發表中間威力步槍彈,比大威力步槍射程近,卻比衝鋒槍射程遠,殺傷力也比衝鋒槍大,火力強於栓動與半自動步槍。

m1卡賓槍,不僅參與了二戰,在朝鮮、越南都有參戰,美軍將此槍大量派送給了盟友,國內解放戰爭時,國軍主力部隊,也曾有大量裝備,但很多成了解放軍的戰利品。

總之,m1卡賓槍,份量輕、易攜行、火力猛,但射程較近,殺傷力不如步槍,但優於衝鋒槍,是把好槍,所以深受列裝國家官兵的喜歡。

2018年2月15日於杭州


國平軍史

M1卡賓槍初衷是給後勤,炮兵等二線部隊使用的武器,但是其在實戰中證明了自己是一款非常成功的步兵武器,受到了包括美軍在內的很多國家士兵的喜愛,並發展了很多衍生型號。

M1卡賓槍誕生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使用的依然是傳統的栓動步槍,使用全威力步槍彈,射速慢,雖然射擊精度好但是需要良好的訓練才能達到,而且巨大的後坐力導致其難以掌握。於是美軍開始研發一種新的步槍,用來裝備二線部隊等。

於是M1卡賓槍誕生了,其為半自動步槍,這對於訓練不多的士兵而言是個很好的優點,可以通過火力來彌補無法掌握精確射擊的缺點,同樣的時間內,敵軍步兵沒有擊中還要拉動槍栓重新上膛,而半自動步槍只需要繼續扣動扳機,在敵人拉槍栓的時間內足夠擊斃敵人。而且其使用的縮短版7.62毫米槍彈後坐力也不大,對於近距離的作戰是足夠的。

後來M1卡賓槍大受歡迎,還裝備了很多一線作戰部隊。而且像M1A1傘兵版本,長度更是大大降低,十分短小精悍,有利於空降作戰。而對於一些體格較差的士兵來說,M1卡賓槍後坐力低,也能很好的控制。

而美軍當然沒有忽視這款武器,還出現了全自動版本的M2/3卡賓槍,簡直就是一把突擊步槍了,不過這些自動版本的產量不算太大。而後來美軍甚至還在M1卡賓槍的基礎上加裝夜視儀,測試早期版本的槍用夜戰系統,由此可見美軍對M1卡賓槍的重視程度了。

此外, M1卡賓槍還差點成為了解放軍建國後的之時武器,其後坐力低、火力猛、體積小等特點很適合中國軍隊,當時甚至一些兵工廠已經仿製了一部分,但是由於種種原因,這個計劃最終沒有成行。


僱傭兵

M1卡賓槍是美國軍方早在二戰之前就提出來研發的一種輕武器,但是這一要求被擱置了一段時間直到1940年又重新被提出來並得到了批准。經過一年多的研發和試驗該槍終於在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前的1941年十月定型生產。


M1卡賓槍

M1卡賓槍實際上也是步槍的一種。由於該槍相對於普通步槍槍管更短,因此威力和射程都不如普通步槍。但是由於其比普通步槍更輕和更短,因此更機動靈活和適合近戰。同時該槍在威力和射程上又優於手槍和衝鋒槍,因此被許多美軍官兵喜愛在二戰中生產了數百萬支,為美國二戰勝利做出來了很大的貢獻。

二戰結束後該槍及其改進型依然發揮了比較大的作用,在朝鮮戰場和越南戰場中都大量使用。但是在朝鮮戰場表現不佳在越南戰場卻有不錯的表現。後來該槍逐漸被美軍淘汰並被輸出給其它國家,由於該槍比較輕便又比手槍威力大在民間槍械市場也比較暢銷。


執斧傳播開天名

M1卡賓槍是美國在二戰期間美軍裝備的一種特殊武器。其最早的研發思路起源於1938年,目的在於為二線部隊提供一種威力和精度優於手槍,但後坐力和重量好於步槍的自衛武器,也更便於攜帶。這一思路可以說是比較先進的,與現代意義上的單兵自衛武器基本一致。最終,溫徹斯特公司的槍和彈均通過了測試,被定型為M1卡賓槍。

M1卡賓槍的設計師大衛·威廉斯的經歷頗為傳奇:1921年美國禁酒期,威廉斯因釀造私酒被警方追捕,途中一名警員死亡。大衛·威廉斯因此被判處30年徒刑。但其監獄的典獄官卻相信威廉斯無罪,還發現他具有槍械的設計才能,允許他在監獄內設計並製造步槍。後來威廉斯被認定無罪,開始從事輕武器設計。據稱,威廉斯僅用了13天便設計出了M1卡賓槍,因此也被稱為“卡賓威廉斯”。1941年10月,M1卡賓槍正式投產,但只得到了極少量的訂單,溫徹斯特公司甚至計劃關閉生產線。但僅僅兩個月後,太平洋戰爭爆發,M1卡賓槍的採購數量劇增,成為了美軍在太平洋戰場作戰的重要武器。M1卡賓槍的射速高於M1半自動步槍,後坐力也更小,威力則比湯姆遜衝鋒槍更大,是近距離作戰的利器。雖然其遠距離威力不足,但實際上,M1卡賓槍根本就是一種近距離使用的武器!不過其在低溫條件下可靠性較差,因此在朝鮮戰爭中飽受批判。不過在溫暖的越南,M1卡賓槍仍然十分受美軍的歡迎。


旭說軍事

美國M1卡賓槍開始時是為後勤和二線部隊使用的,當是二線部隊使用的是和一線部隊使用的步槍一樣的,但當是的作戰步槍是拴動步槍,威力大,但槍也長,二線部隊用不著大威力的槍,手槍的威力又小了點,這樣就需要一種短小的,使用方便的,威力比手槍大,比步槍小的武器,這樣就研製出了卡賓槍,後來經過二線部隊的使用,感覺非常好用,慢慢的就開始裝備一線部隊了,我是在軍事博物館裡近距離的看過這槍,感覺這槍從造型上來看還真是把好槍啊,不怪乎巴頓將軍的吉普車上都要掛一把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