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動手實踐——糖火燒

糖 火 燒

相傳遠在明朝的崇禎年間,叫劉大順的回民,從南京隨糧船沿南北大運河來到了古鎮通州,也就是今天北京城正東的通州。劉大順見這通州鎮水陸通達,商賈雲集,是個落腳謀生的好去處,便在鎮上開了個小店,取名叫“大順齋”,專制作銷售糖火燒。沿至到了清乾隆年間,大順齋糖火燒就已經遠近聞名了。

為保持傳統特色,糖火燒在選料製作上是相當講究的,多少年來,製作的堅持面要用純淨的標準粉,油要用通州的小磨香油,桂花一定要用天津產的甜桂花,再如必不可缺的紅糖和芝麻醬,也是專購一地,絕不含糊。這座百年老店之所以經久不衰,正在於它的貨真價實,取信於民。

週末動手實踐——糖火燒

原 料(制四十個

麵粉一斤八兩 老酵三兩 芝麻醬一斤 紅糖一斤 糖桂花二錢 鹼面一錢四分 花生油四錢

制 法

1, 將老酵,鹼面和涼水八兩(冬天用溫水八兩五錢)一起放在盆內攪成稀糊,再倒入麵粉和成麵糰。面和好後,還要陸續灑入涼水,兩反覆扭揉,直到麵糰光潤時,蓋上溼布餳五、六分鐘。同時將芝麻醬加入紅糖調攪成糖醬。

2, 把麵糰放在抹了花生油的案板上,分成相等的四塊。先取一塊夾搓成四寸長的圓條,用手遐扁,再撈著搏成五寸長,三寸寬的厚片。然後,左手(拇指在上,其他四指在下)拿著厚片的左端,將面提起,再反腕向案板右方一甩(甩時勁頭要勻,動作要利落), “啪”地一聲橫落在案板上,成為約一尺長,二寸五分寬的面片。上面抹勻糖醬(五兩),用左手托起面片左端輕輕向外抻長,同時右手把面片由右向左捲成卷。把卷摁扁,兩端相對摺起,再摁扁捲成卷,搓勻後揪成十個面劑,均捏成桃形,收日規上摁成直徑一寸二分的圓餅。按此法將其餘面塊全部做完。

3, 餅鐺在微火上燒熱,將圓餅收口的一面朝下,放在餅鐺上烙,然後再翻過來烙正面(兩面共烙十分鐘左右)。隨後放入烤爐中,用微火烤成醬黃色即成。

特 點

香甜味厚,綿軟不黏,適合老年人食用。如果把新烙的糖火燒放在瓷罐裡悶一天再吃,滋味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