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都道李白詩好,其實詩仙的詞 亦超脫於世俗 別有其獨特風情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其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傳世。李白的作品除了世人廣為稱頌的詩歌,也曾涉獵過詞這種體裁,《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便是李白一生為數不多的詞作之一。仔細品味詩仙的這首詞,如同他的詩歌一般,亦超脫於世俗,別有其獨特風情!

世人都道李白詩好,其實詩仙的詞 亦超脫於世俗 別有其獨特風情

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

——李白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連短亭。

世人都道李白詩好,其實詩仙的詞 亦超脫於世俗 別有其獨特風情

詞文翻譯:

遠處舒展的樹林煙霧漾瀠,好像紡織物一般,秋寒的山色宛如衣帶,觸目傷心的碧綠。暮色進了高高的閨樓,有人正在樓上獨自憂愁。

玉石的臺階上,徒然侍立盼望。那回巢的鳥兒,在歸心催促下急急飛翔。哪裡才是我返回的路程呢?過這長亭緊接著又是漫長的短亭。

世人都道李白詩好,其實詩仙的詞 亦超脫於世俗 別有其獨特風情

詞文鑑賞: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李白在開頭就描繪出了一個暮色蒼茫、煙雲暖曖的黃昏晚景。尤其是句中“寒”及“碧”兩字為全文籠罩了一股蕭瑟淒涼的氣息,更能增添行人心間的傷感之情。所以緊接著兩句“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可以看作是對前文的總結,李白由客觀的外在景象過渡到自己內心的主觀感受,由遠及近,層次井然,更能撥動人們內心的那種愁情思緒。

世人都道李白詩好,其實詩仙的詞 亦超脫於世俗 別有其獨特風情

“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李白久久站立在石階前,在這片暮靄沉沉下心中卻是一片空茫。此處的“空”及“歸”兩字用得尤為精妙絕倫,不僅將主人公的主觀情緒融入了客觀景象中,而且使得前後形成了鮮明對比,達到了強烈的反襯效果。“何處是歸程?長亭連短亭”李白在詞尾看似自問自答的提問,其實表明了歸期的無望,更令人愁情萬丈,道生哀怨,這其中也寄託了李白難尋人生歸宿的失意惆悵的愁緒。

世人都道李白詩好,其實詩仙的詞 亦超脫於世俗 別有其獨特風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