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真宗晚年,寇準為什麼要向皇帝建議太子監國?

文|王永魁

宋真宗天禧四年(公元1020年),宋真宗趙恆再次病倒(大中祥符末年曾發病,後病情好轉)。“時上不豫,艱於語言,政事多中宮所決”。劉皇后開始從幕後走向前臺。當時的參知政事丁謂看準這個時機,勾結一些人,積極向劉皇后靠攏,“交通詭秘,其黨日固。”

宋真宗晚年,寇準為什麼要向皇帝建議太子監國?

圖注:劉皇后畫像

宋真宗早在大中祥符末年第一次發病時,就有過請太子監國的想法。他“嘗臥懷政(周懷政,當時是內宮太監,任入內副都知)股,與之謀,欲命太子監國”。後來宋真宗病情好轉,此事也就暫時不再提了。周懷政曾把宋真宗的想法告訴過寇準。寇準於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從永興軍回到京城,並又一次拜相。

或許是出於對劉皇后擅權的憂慮,或許是出於對丁謂等人弄權的不滿,或許是出於對大宋政權安危的擔當,寇準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這就是秘密晉見皇帝,重提太子監國。

此時的寇準,似乎忘記了當年宋太宗立太子徵求意見時他的答詞,涉及皇權更迭的事,本來是忌諱朝臣發表意見的。不過,這時的宋真宗神志還算清醒,寇準找到獨自與皇帝談話的機會,他說:“皇太子人望所屬,願陛下思宗廟之重,傳以神器,以固萬世基本。丁謂,佞人也,不可以輔少主,願擇方正大臣為羽翼。”對寇準的話,宋真宗表示同意。寇準就讓翰林學士楊億起草表章,請太子監國,並打算讓楊億取代丁謂。

宋真宗晚年,寇準為什麼要向皇帝建議太子監國?

圖注:宋真宗趙恆畫像

寇準的這個建議,可以說一舉三得。第一,患病的宋真宗退出政治舞臺,假皇帝名義決事的劉皇后權力也就隨之被剝奪;第二,與劉皇后結黨的丁謂,經皇帝同意“不可以輔少主”,自然也要離開政治舞臺的中心;第三,由年僅十歲的皇太子趙禎處理國家政務,需要“擇方正大臣為羽翼”,寇準當仁不讓,可以組建以自己為首的執政班子。

宋真宗晚年,寇準為什麼要向皇帝建議太子監國?

圖注:寇準畫像

然而,寇準低估了政治對手的力量,也高估了病重的皇帝的力量,竟然在酒後把密請太子監國的事情說了出去。丁謂得到寇準讓太子監國的建議已被皇帝許可的消息後,十分害怕,急忙到皇帝面前去說寇準的壞話,“請罷準政事”。史載:“上不記與準初有成言,諾其請。”

這段記載很可能是為尊者諱。也許此時皇帝聽了丁謂的一番言辭,對自己同意太子監國後悔了,畢竟太子監國意味著自己大權旁落,也許還有其他的難言之隱。這時,與丁謂一黨的錢惟演也“亟論準專恣,請深責。”宋真宗反覆考慮的結果是,寇準被明升暗降,剝奪了主政的權力,改授太子太傅,封萊國公。

寇準請太子監國,“擇方正大臣為羽翼”的設想,是士大夫政治發展到黨爭的一種表現。寇準試圖通過太子監國的方式,打擊劉皇后與丁謂的勢力,加強自己的勢力。但由於皇帝病重、自己不謹慎而洩密、劉皇后與丁謂的勢力已經坐大並形成了嚴密的應急機制等種種原因,最終歸於失敗。兩年以後,宋真宗病逝,宋朝開啟了女主垂簾聽政的政治模式。

參考文獻: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九十五、卷九十六

王瑞來:《“狸貓換太子”傳說的虛與實——後真宗時代:宋代士大夫政治下的權力博弈》,載《文史哲》2016年第2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