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財經院校大盤點

財經專業是國內最為熱門的專業,幾乎所有的高校都開設了財經類專業。今天,就帶大家走進“錢”的世界,探訪國內那些著名的財經院校。

在財經圈,“清北復交人”擁有著絕對的就業話語權。

因此,此處就不再介紹這五所大學,畢竟他們的文憑都有很大的價值。

而且,這五所大學開設的財經專業十分具有針對性,並沒有採取廣而設之的方式。

那麼,都有哪些值得關注的財經類大學(學院)呢?

01

上海財經大學

上財財經院校裡的“老大哥”。

此前有“江湖傳言”稱“老一輩的金融人才都在人大,新一輩的金融人才都在上財”。

不過,現在好像不這麼說了,畢竟很多綜合大學的財經專業發展迅猛。

上財許多專業都是非常強的,其會計學、財政學、經濟思想史是國家級重點學科,金融學為國家級重點培育學科。

上財擁有大量實習、工作機會,能顧給予學生大量的鍛鍊機會,而且其市場化程度高,更有利於將所學知識用於實踐。

上財同時還和世界上排名靠前的大學有合作關係,出國留學比例也非常高。

上財學生在國內的就業主要以上海為主,在上海有著絕對的話語權。

國內財經院校大盤點

02

西南財經大學

不得不承認,西財2004年的搬遷對於西財的發展有非常大的負面影響:

首先是對老師的影響,教授們長期需要奔波於溫江與成都之間,不僅對老師消耗了老師大量精力;更是極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和老師之間的面對面交流。

其次,搬遷偏離了成都的發展中心。成都的金融中心一是在天府廣場,二是在高新區。

不論哪一邊,對偏安溫江的西財,均沒有提供良好的環境支撐。

目前,這種情況已得到改善。2017年6月地鐵四號線的通車,方便了西財學生的實習。

整體來看,高新區建成、成渝一體化建設,將對西財產生積極影響。金融方面,西財在西南地區有著絕對的話語權。

西財有金融學、政治經濟學、會計學、統計學四個國家級重點學科。西財的財經文化非常濃厚,這可以從非財經專業的設置上體現。

相較於其他學校,西財有非常多樣化的培養模式可供選擇,極具特色的是不直接針對高三學生招生的經濟與管理學院和光華創新人才實驗班兩種。

前者看重英語能力,後者中的金融理財實驗班非常看重數學能力,而且只對理科生招生。

深圳是西財的主要就業城市。江湖傳言稱,在深圳,每三個在金融就業的人中必有一個是西財的。

出國留學上,無論是項目還是自己申請,西財每年進入全球TOP50的高校的學生都不在少數,留學比例更是近1/4。

國內財經院校大盤點

03

中央財經大學

央財是財經院校裡成長最快的,央財在科研實力上的確較上財、西財而言相對弱勢。

但因地處京城,資源豐富,成長非常迅速。作為京城地區最為“專業”的財經院校,更是得到各界重視。央財非常強的專業是會計和金融。

就業實力上,央財的確要略勝西財一籌,這與其所處的大環境是分不開的。

據此,可以看出地域對於財經專業的選擇的重要性;另一個原因是,央財所在的北京,有著非常多的高校,西北有中國政法大學,東北邊有三所財經實力均在自己之上的“清北人”。

還有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與央財相互競爭。生存環境帶給央財非常大的成長。

二者優勢學科也十分相近,這是整個財經院校裡普遍存在的情況。

國內財經院校大盤點

04

對外經貿大學

對外經貿號稱“小清華”,校友遍及海關、外貿等重要單位。

對外經貿大學培養重心在國際化上,該校除財經類專業外,非常注重學生的外語(尤其是英語)的能力培養。

對外經貿在國際貿易方面有著非常大的學科優勢,財經圈裡流傳的“兩財一貿”中“一貿”便是指的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國內財經院校大盤點

05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在財經和法學兩個領域都有著重要地位,財經法學交叉特徵突出。

就目前而言,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就業話語權的確要小於前面的四所專業財經院校:

一方面是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所處的武漢,武漢在人才留存上出現的不得力情況,也影響了中南財經政法。

二是在我國主要的幾個就業地域上均分佈著實力強勁的財經院校或專業:

北京有央財、對外經貿兩所財經院校和清北人等著名高校;東北有東北財經;上海有上海財經大學,以及復旦、上海交大等。

甚至連浙江地區的浙江財經大學也能一定程度對中南財經政法造成影響,而南京審計學院雖然只是二本,但是其審計在國內首屈一指,會計學也實力強勁。

西南有西南財經大學坐鎮,同時西南財經大學在深圳有很大的影響,同時珠三角地區還有中山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廈門大學、匯豐等學校存在。

不過,從2016年開始,武漢開始大力出臺政策留住武漢本土大學畢業生,對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就業形勢好轉有很大的正面影響。

國內財經院校大盤點

06

東北財經大學

東財當屬財經院校中最為尷尬的院校,東財本身作為老牌財經院校,學科實力非常強,老一輩的金融人才中,擁有東財背景的不在少數。

就學科實力上,東財最為老牌的專業是會計和財稅專業,當前,東北財大的產業經濟學、財政學是國家級重點學科。

由於未能搭上平臺建設的東風,以及地處以鋼鐵、石油等重工為主的夕陽產業地區,對東北財經大學的發展產生了非常不利的影響。

東財有一個值得注意的地方就是它的出國留學傾向方面,東財有特別多的赴日交換/留學項目,對於想去日本學習的學生而言,東北財大的確是不錯的選擇。

在就業上,東財的確面臨著就業門檻的問題,畢竟不是985、211,也不是雙一流,這和西南政法大學有非常大的相似之處。

當然,就業還是看個人實力,尤其是之後的發展。

國內財經院校大盤點

07

其他(綜合院校)

國內綜合院校(除清北復交人)的財經專業實力也非常強,主要有:

1)武漢大學:武大學科發展也非常平衡。財經方面,武大的“經濟學基地班”實力非常強。

這個當初開設於北大、人大、復旦、廈大、西財等13所高校的國家級專業,為祖國培養了大批的金融人才,其中更是有人入選新世紀十大金融人才。

目前,除武大外,其他院校的基地班基本上已經偏離了當初的培養初衷,專業實力確實大不如從前。

當然,進入該班級非常難,武大經濟學本科階段設有“經濟學”和“經濟學基地班”,二者有很大區別,前者是普通的經濟學。

2)廈門大學:廈大金融和會計在國內非常知名,不僅體現在就業實力上,更體現在培養要求上,廈大的課程要求非常高。

比如研究生階段,當其他學生只要求學“三高”(高級計量經濟學、高級宏觀經濟學、高級微觀經濟學)的時候,廈大金融(即使是專碩)卻需要學習“八高”。

3)中山大學,這所以革命前輩孫中山先生的名字命名的大學,財經專業也非常強,如經濟學等。

中山大學最有話語權的當屬其嶺南商學院,作為全國前五的商學院,其分數是中山大學均分最高的學院。除此之外,管理學院和國際商學院也不錯。

4)浙江大學、南京大學、南開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暨南大學的財經專業也非常不錯,不過這幾年似乎有淡出大眾視野之趨勢。

尤其是暨南大學,原本財經專業十分突出的暨南大學,存在感已大不如從前。

5)綜合大學裡,財經專業相對弱勢的便是四川大學、重慶大學、天津大學等,其實,選擇這些院校,很大程度上還不如選擇專業的財經院校。

當然,如果能夠充分利用這些學校綜合平臺優勢,倒也是不錯的選擇。

以上就是關於國內財經院校的介紹,各位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財經院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