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天使也是惡魔,他給人們帶來了豐收卻也帶來戰爭

他是天使也是惡魔,他給人們帶來了豐收也帶來戰爭——紀念一位譭譽參半的科學家

——————————————————————————————————————————————————

今天介紹一名人類近代史上的科學家,他的發明養活了當今世界近三分之一的人口,而同樣一戰因他而死的人,不計其數。至今,他的名字依舊記刻在中學課本上;至今,他的發明,依舊有人不斷研究與完善。

他就是大規模合成氨工業的奠基人——弗裡茨·哈伯.

他是天使也是惡魔,他給人們帶來了豐收卻也帶來戰爭

眾所周知,N元素是植物生長所必須的物質。而植物所能利用的氮大多來自於土壤中的硝酸鹽類物質,除少數豆科植物外,大多數植物無法直接利用空氣中的氮氣。

而哈伯發明的工藝解決了這一難題。

1908年,德國物理學家、化工專家哈伯提出鐵催化劑下高溫高壓合成氨氣的方法並在1909年,於卡爾斯魯厄大學建成實驗裝置併成功生產。

他是天使也是惡魔,他給人們帶來了豐收卻也帶來戰爭

隨後幾年合成氨工藝迅速發展並進入生產。哈伯也因此獲得了1918年的諾貝爾化學獎。

然而科技的發展總是雙面的,大規模製氨的實現也為火藥的持續性供應提供了可能。要知道,在一戰時期,原本火藥所需的硝酸鹽大多來自礦物或是人畜糞便堆積,效率極其低下。而合成氨工業化生產的實現讓德國的軍火儲備快速增加,以至於德國很快就發動了一戰。

在“為了儘早結束戰爭”的目的驅使下,一戰中,哈伯加入德國化學兵工廠,為一戰提供戰爭物資的研製。他喪心病狂地認為毒氣是快速結束戰爭的最佳途徑,1915年進行野外試驗成功後,隨即應用於伊普雷戰役。據統計,英法軍隊約有1.5萬人中毒。這是世界史上第一次大規模使用殺傷性毒劑,也是現代化學戰的開始......

他是天使也是惡魔,他給人們帶來了豐收卻也帶來戰爭

也因為此時,他備受各國科學家的指責與質疑,他的妻子伊美娃甚至以自殺的方式表達抗議。

一戰德國戰敗後,在內外壓力下,他把精力全部投入到科學研究當中,在他的領導下,威廉物理化學研究所成為了世界化學研究的中心之一。並且培養了大批優秀研究員,他的行為也逐漸被科學界諒解。然而到了希特勒當政時期,身為猶太人的哈伯再次被推到了風口浪尖,威廉研究所也被改組。而後哈伯在無奈之下流落他鄉,不過數月便因心臟病發作在瑞士逝世。

值得一提的是,在哈伯逝世一週年時,德國仍有許多學會學者,不顧阻撓組織集會,以此來緬懷這位偉大的科學家。

而其合成氨工藝,養活了世界數十億人。

天使還是惡魔,又怎能說的清。

他是天使也是惡魔,他給人們帶來了豐收卻也帶來戰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