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和癌症到底區別在哪?

shiyichuan2005

好多人聽到癌症都聞風喪膽,癌症是全世界都在攻克的難題,一旦被診斷為癌症,患者就覺得人生瞬間就灰暗了,和癌症常常聯繫在一起的還有腫瘤,兩者既有聯繫又有區別,可以說腫瘤包括癌症。

腫瘤有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而癌症就是所謂的惡性腫瘤。兩者都是由於基因突變造成的,腫瘤和癌症的產生都是由於原癌基因激活或抑癌基因失活出現基因突變,機體局部組織細胞在各種不良因素刺激下出現異常增生,從原因上來說兩者有聯繫。

本期答主:張曉玉 醫學碩士


杏花島

老百姓聽到腫瘤一般第一反應就是“完了,得了癌症了”。即便是醫學科普已經有很大進步的今天,大家普遍還是分不清腫瘤和癌症,認為腫瘤就是癌症,癌症就是腫瘤。腫瘤和癌症確實是兩個容易混淆的概念,經常在問家族史時,有這樣的回答,您家裡有人患腫瘤嗎?一種回答是沒有,我父親得過胃癌。另一種回答是有,我母親有子宮肌瘤。

腫瘤,分為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良性腫瘤一般無浸潤和轉移能力,絕大多數不會惡變,很少復發,生長緩慢,對機體影響較小,只要不發生惡變就不會有太大的危險。而且一般良性腫瘤惡變的幾率很小。與良性腫瘤相比,惡性腫瘤生長速度快,呈浸潤性生長,易發生出血、壞死等,並常有遠處轉移,造成人體消瘦、無力、貧血、食慾不振、發熱以及嚴重的臟器功能受損等,最終造成患者死亡。

很多人能分清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但是分不清惡性腫瘤和癌症。其實,從專業角度來看,癌症只是惡性腫瘤的一種,“惡性腫瘤”不等於“癌症”。惡性腫瘤從組織學來源上分為上皮性的癌和非上皮性的肉瘤及血液癌。也就是說,我們說某人得了癌症,指的是得了惡性腫瘤,這是一種泛指,而如果具體到某個部位的癌症,通常在某個器官組織後面帶“癌”或“肉瘤”字,比如肺癌、乳腺癌,比如骨肉瘤、平滑肌肉瘤,它們都是惡性腫瘤,但不一定稱之為癌。惡性腫瘤中一般癌是最多見,佔惡性腫瘤的80%以上,肉瘤和白血病的發生率較低。


百科名醫

腫瘤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良性腫瘤,另外一種為惡性腫瘤。癌症其實是民間的通俗說話,實際上,它泛指所有的惡性腫瘤,英文名為cancer(癌症)。cancer這個詞彙的本義是“螃蟹”,螃蟹有很多腳爪子,而且向周圍橫行伸出,活動時看起來橫行霸道極具侵犯性的樣子,這用來意指“癌症”實在是再恰當再形象不過。


癌症泛指所有惡性腫瘤,是惡性腫瘤的代名詞。腫瘤是人體在各種致瘤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新生物,說得通俗一點,就是在人體內新長出來的非正常的東西,就像是在不良環境下長出來的異類分子,多表現為包塊、腫塊。但腫瘤有時並不一定就形成可見的包塊,比如白血病(也俗稱血癌),而且包塊也可能並不一定就是腫瘤,比如某些炎症也可能形成炎性包塊,外傷也可能形成血腫或水腫包塊,這些當然不能算作是腫瘤。


此外,我們一般在CT、磁共振等影像學檢查報告中會看到“XX佔位性病變”字樣,佔位性病變是一個比腫瘤涵蓋內容更廣的概念,它指的是額外多出來的一個東西佔據了身體原本某個部位,它本不該存在,也可以稱之為腫瘤(良性腫瘤或是惡性腫瘤都有可能)。事實上,很多情況下最後經診斷證實確實是腫瘤,但也可能並不是腫瘤,比如炎症導致的炎性包塊、膿腫,出血後形成的血腫等。佔位性病變是一個比腫瘤涵蓋內容更廣的概念,它們都可以算是佔位性病變,但不能算作腫瘤。可見,佔位性病變只是一個描述的詞彙,最終還是必須要進一步檢查才能明確,本質上不是一個疾病的診斷。




家庭醫生在線

腫瘤分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惡性腫瘤相當於癌症,良性腫瘤和癌症區別巨大,中間隔著一條條生命,大部分惡性腫瘤需要早期發現才能根治,發現晚了就很難根治了。良性腫瘤和肺癌之間具體的區別包括以下這幾點。

生長方式

良性腫瘤通常具有完整的包膜,也即是整個瘤體包在一整個包裹內,腫瘤細胞和周圍的細胞之間有一個明顯的分界,腫瘤細胞不會長到正常組織當中去,所以整個瘤體的生長呈現出膨脹式生長,發展也比較慢,總體表現為比較緩慢而又持續的增大,但癌症細胞就不一樣,沒有完整的包膜,各個細胞自己長自己的,並沒有什麼管制,細胞甚至會往周圍組織的間隙滲透式生長,奪取這些細胞的營養,致其萎陷並死亡,生長起來猖獗而又可怕,軟硬兼吃,骨頭也能啃出個洞來,這是區分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的重要點。

癌症細胞容易轉移

癌症細胞本身就不受管制,相互之間也沒有太多的緊密連接,很多時候長著長著就從瘤體上脫落下來了,可能發生種植轉移,比如肝臟表面的惡性腫瘤細胞可能脫落下來種植到腹腔底部的器官上,如果腫瘤侵犯血管長到血管內部去,脫落下來的細胞就會隨著血液流動到處流淌,流到哪長到哪,放飛自我,無人能管,除了血管,能夠癌症還可以通過淋巴管轉移,其實和血管裡的轉移大同小異。

代謝速度

良性腫瘤細胞很多接近於正常細胞,新陳代謝並沒有那麼旺盛,對於血液中通用能量來源——葡萄糖和氧氣的渴求也沒有那麼強烈,但是癌症細胞就不一樣了,生長像瘋了一樣不受控制,對於葡萄糖和氧氣等養分的吸收不是一般的大,甚至腫瘤細胞還沒有長大之前就會分泌很多刺激血管生長的細胞因子,引誘周圍的血管長出供應癌症細胞生長的側支血管長進癌症瘤體,癌症檢查技術PET-CT就是利用這一點檢測的,在葡萄糖上標記一些放射性元素注入體內,腫瘤細胞會吸收很多葡萄糖,這時候會形成一個放射性元素的濃聚團,體外檢測到這個濃聚團就高度懷疑是癌症了。


胡洋

癌症是腫瘤在惡性的那部分,腫瘤這個詞的本意就是身體多餘長出來的肉,而多長出來的一塊肉,即可能對身體沒有危害或者沒有短時間內致命的危害,即所謂的良性腫瘤,但也有可能是對身體有致命的危害的腫塊,這就是所謂的惡性腫瘤,而惡性腫瘤就被稱為癌了。對於普通人來說知道這個分類就夠用了,但對於醫學生來說,則還需要掌握一些例外的情況。

例外的命名:肉瘤

生物學和醫學涉及的內容常常繁雜,在命名上也同樣如此。雖然,一般來說惡性腫瘤就被稱為癌症,但是這通常是指的上皮細胞來源的惡性腫瘤,比如最常見的幾大癌症:肺癌、胃癌、宮頸癌、食道癌、大腸及結腸癌、肝癌、胰腺癌、膀胱癌等等。但除此之外還有些非上皮細胞來源的惡性腫瘤,在傳統上依然保持了“瘤”這個名字,不過通常稱為“肉瘤”,如骨肉瘤,血管肉瘤,平滑肌肉瘤。

所以,腫瘤是統稱,下面可以分為兩類,惡性腫瘤和良性腫瘤,惡性腫瘤中又分為兩類,癌和肉瘤,而一般來說要人命的東西大多在癌的範疇中,同時這也意味著只有良性腫瘤,沒有良性癌症這一說,只要稱為癌,那就不是好事兒。

只要腫瘤的細胞來源問題,瞭解一下什麼是上皮細胞也就夠用了。上皮細胞指的是位於皮膚或腔道表層的細胞。除了構成皮膚之外,我們的器官的內外表面都很可能由上皮細胞組成。看下面的示意圖。

圖示:腸道上皮細胞。其功能除了覆蓋腸道起保護作用同時還主管營養的吸收。

而這張示意圖演示,呼吸道的上皮細胞如何變成惡性腫瘤——肺癌的發生。


三思逍遙

那麼腫瘤和癌症的區別到底在哪裡?


先來說什麼是“腫瘤”。腫瘤其實就是人體在各種致瘤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新生物,所謂新生物,也就是新長出來的東西,原來沒有的,新長出來的,這種體內新長出來的東西當然是不正常的東西,就像是在不良環境刺激下長出來的異類分子。

良性腫瘤,從字面上就知道是良性的疾病,良性的,也就是比較好的,至少是不壞的,它的特點是生長速度通常比較緩慢,一般吃呈現向外膨脹性的生長,通常不會侵蝕和破壞鄰近組織器官,也不會向遠處發生擴散轉移,也因此說良性腫瘤總體上對人體的危害相對較小。當然,只是說相當較小,有時良性腫瘤可能會壓迫鄰近組織器官從而影響到這個被壓迫的組織器官,特別是如果它長在身體的要害部位,比如長在腦袋裡的良性腫瘤,可能會導致嚴重後果甚至危及生命,而且少數良性腫瘤在一定條件下,可能會惡變。

惡性腫瘤,也就是通常人們所說的癌症,癌症是民間的通俗叫法,它實際上泛指所有的惡性腫瘤,“癌症”是一種惡性疾病,從字面上就可以知道不是好東西,它的特點是,通常長的速度較快,有侵襲性破壞性,會向遠處擴散和轉移,如果不及時處理,可能會導危及生命,導致死亡。惡性腫瘤(癌症)可以進一步從來源上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從上皮組織發生的惡性腫瘤,稱為癌,比如肺癌、乳腺癌、胃癌、結腸癌等;另一類是從間胚葉或結締組織(肌肉、血管骨骼、結締組織)發生的惡性腫瘤,稱為肉瘤,比如骨肉瘤、血管肉瘤、平滑肌肉瘤等。但必須注意:不是所有的惡性腫瘤,其名稱後面都一定會帶有癌或肉瘤字樣,比如淋巴瘤,儘管沒有癌肉瘤字樣,但它是名副其實的惡性腫瘤。又比如白血病,儘管沒有癌字,但它是惡性腫瘤,俗稱血癌。

癌症是泛指所有惡性腫瘤,這個“症”不能隨便拿掉,不能簡單地認為“癌症”等同於“癌”,癌是一個特定的名字,它前面要帶上XX癌,比如乳腺癌,結腸癌,這種“癌”專指上皮來源的癌症(惡性腫瘤),也就是說,xx癌肯定是一種癌症(惡性腫瘤),但反過來則不一定,不能說癌症(惡性腫瘤)肯定是“癌”,因為癌症(惡性腫瘤)還包括“肉瘤”。

其實,這件事本來並不複雜,簡單地歸結一下:腫瘤,就是身體內長出來的異常的東西即所謂新生物,它包括:良性腫瘤、惡性腫瘤,有時還包括介於兩者之間的交界性腫瘤。其中,惡性腫瘤,也就是大家所說的癌症,進一步可以分為“癌”和“肉瘤”。



腫瘤專科醫生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2473f8ba29545d83539f17d633b689e7\

健康情報局

很多人認為腫瘤和癌症是同一種疾病,這就導致一些長了腫瘤的人認為自己活著的時間不多了,其實這是不全面的,癌症只是惡性腫瘤的一種,腫瘤≠癌症。把腫瘤與癌症混為一談不僅會徒增患者的擔憂,還對其病情起到不良影響。

腫瘤是指人體的某部分細胞,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失去正常細胞基因的調節控制而異常增生,且在局部形成腫塊的一種疾病,分良性和惡性兩類。

一般人們所說的癌症習慣上泛指所有惡性腫瘤。良性腫瘤細胞分化成熟、生長慢、不轉移,良性腫瘤因為呈現膨脹性生長,後期會因為腫瘤太大而壓迫周邊的器官讓患者感到不適,但多是表現為一些局部的症狀。

惡性腫瘤(癌症)細胞分化不成熟、生長快,導致對鄰近組織造成壓擠、侵犯和毀壞,增生的癌細胞可隨血液和淋巴帶至身體其它部位進行增殖和破壞。

惡性腫瘤患者容易出現消瘦、貧血、惡病質等諸多臨床表現,甚至很快危及患者的生命。

專長:腫瘤內科化療,主要擅長淋巴瘤、乳腺癌、肺癌、腸癌、頭頸腫瘤的化療。


醫聯媒體

在臨床上腫瘤和癌症的診斷,常常像晴天霹靂一般,給病人毀滅性的打擊。身體還沒出什麼事,精神就已經處在崩潰的邊緣。

患者總是會問,醫生,我還有得治麼?

談癌色變,那麼腫瘤又如何呢?”

在這裡有必要說說,兩者的區別。


腫瘤(英文tumor)是機體在各種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組織的細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對其生長的正常調控,導致細胞異常增殖而形成的新生物。腫瘤幾乎可以發生於身體的任何部位,依據嚴重程度可分為良性腫瘤、交界性腫瘤、惡性腫瘤三大類。而癌症(英文cancer)就是惡性腫瘤的通俗說法,即腫瘤包括癌症,癌症只是腫瘤的一部分。


一般帶“癌”字樣的都屬於癌症,如肺癌、乳腺癌、甲狀腺癌、結直腸癌、胃癌、食管癌、膽管癌、胰腺癌、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卵巢癌、前列腺癌、腎癌、膀胱癌、鼻咽癌、喉癌、基底細胞癌、口腔癌等。

有些“瘤”是良性腫瘤,不屬於癌症,如脂肪瘤、乳房纖維瘤、子宮肌瘤、骨母細胞瘤等良性腫瘤。 有些可以隨訪觀察,甚至不需要手術處理。

有些“瘤”是惡性腫瘤,即癌症,如淋巴瘤、黑色素瘤、膠質瘤、精原細胞瘤、腎母細胞瘤、視網膜母細胞瘤、神經母細胞瘤以及所有的肉瘤(骨肉瘤、血管肉瘤等)。此外白血病屬於惡性腫瘤,也屬於癌症。

有趣的是,一些帶“瘤”字樣的疾病卻不屬於腫瘤可別過於擔心,如外耳道膽脂瘤,它只是由於外耳道脫落的上皮和膽固醇結晶不能及時被排出外耳道,慢慢堆積成團,阻塞外耳道的塊狀物質。

下面這張圖是良性和惡性的鑑別,歡迎大家收藏!

綜上所述,不能單看“癌症”還是“腫瘤”,要具體分析。好在目前全世界都在全力研究這種疾病,生存率逐年提升,相信未來不管是“癌症”還是“腫瘤”都絕非不治之症!


醫學江湖

大家仍普遍“癌”和“瘤”不分,對基本概念仍是一筆糊塗帳,由此帶來的後果就是:要麼產生不必要的恐慌(無知惹禍,把瘤當癌),要麼就是延誤病情(自作聰明,把癌當瘤)。

腫瘤防治,從認識腫瘤開始,從理清基本概念開始,否則永遠拎不清,永遠活在糊塗中。

對於“癌症是什麼”這個問題,一般的老百姓似乎都知道那麼一丁點,但又半懂不懂、似懂非懂,真要認真問起來,壓根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不知道癌症到底是個什麼東東,不然也不會一談癌就色變。人們對某樣東西產生極度恐懼,要麼是對其太瞭解,知道它的可怕之處,要麼是根本不瞭解它,對其缺乏基本的認識,人們總是敬仰或害怕未知的東西,當然也可能因為缺乏瞭解,所以反倒不害怕,所謂“無知者無畏”。最終的結果是,本該害怕的東西不害怕,而不該害怕的東西卻胡亂害怕,這都是“無知”(缺乏相關的知識)惹的禍!

“談癌色變”正是這兩方面因素導致的:一方面是因為癌症確實有讓人害怕的一面,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人們對癌症缺乏最基本的認識。可問題是,人們往往只知道癌症的可怕之處,卻並不知道癌症其實沒有想像中的那樣可怕。

那麼到底什麼是“癌症”呢?癌症,其實是一種民間的通俗說話,它實際上泛指所有的惡性腫瘤,英文名為cancer(癌症)。cancer這個詞彙的本義是“螃蟹”,我們都知道螃蟹的模樣:有很多腳爪子,而且向周圍橫行伸出,活動時看起來橫行霸道極具侵犯性的樣子,這用來意指“癌症”實在是再恰當再形象不過。

剛才提到“癌症”泛指所有“惡性腫瘤”,那“腫瘤”又是指什麼呢?醫生一般會向你解釋說,腫瘤就是人體在各種致瘤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新生物(新生物,就是新長出來的東西,多表現為包塊、腫塊),其實說得通俗一點,就是在人體內新長出來的非正常的東西,就像是在不良環境下長出來的異類分子。人們往往把身上長了包塊腫塊說成是長了腫瘤,多數情況下這種說法是對的,因為腫瘤多數表現為包塊的形式,但又不完全對,因為腫瘤有時並不一定就形成可見的包塊,比如白血病(也俗稱血癌),而且包塊也可能並不一定就是腫瘤,比如某些炎症也可能形成炎性包塊,外傷也可能形成血腫或水腫包塊,這些當然不能算作是腫瘤。

此外,還有一個大家接觸比較多的名詞就是所謂“佔位性病變”,一般在CT、磁共振等影像學檢查報告中會看到“XX佔位性病變”字樣。“佔位性病變”是一個比“腫瘤”涵蓋內容更廣的概念,從字面上就可以知道它指的是額外多出來的一個東西,佔據了身體原本某個部位,也就是它佔了別人的位置,它本不該存在,這個東西可以是腫瘤(良性腫瘤或是惡性腫瘤都有可能),事實上很多情況下最後經診斷證實確實是腫瘤,但也可能並不是腫瘤,比如炎症導致的炎性包塊、膿腫,出血後形成的血腫,它們都可以算是“佔位性病變”,但不能算作腫瘤。可見,“佔位性病變”只是一個描述的詞彙,最終到底是什麼東西,必須要進一步檢查才能明確,本質上它不是一個疾病的診斷,你不能說某個人得了“佔位病”。

“腫瘤”,按照它的性質可以進一步分為“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當然還有一種界於兩者之間的所謂“交界性腫瘤”(其組織形態和生物學行為介於良性和惡性之間的腫瘤)。

良性腫瘤,從字面上就可以知道它是一種良性的疾病,良性的當然就是比較好的,至少是不壞的,它的生長速度通常比較緩慢,一般在其生長地的局部向外面膨脹性地生長,通常不會侵蝕和破壞鄰近的組織器官,也不會向遠處發生擴散轉移,因此它的危害相對來說比較小,不帶來嚴重後果。但要注意的是,良性腫瘤儘管本身是良性的,但它如果長得很大,可能會壓迫鄰近的組織器官從而影響到這個被壓迫的組織器官,也可能帶來不好的後果,特別是如果它長在身體的要害部位,比如長在腸子裡可能會導致腸梗阻,比如長在腦袋裡面很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後果,甚至危及生命,因為腦袋的空間有限,儘管良性腫瘤本身沒有多少有害性,但它可能會壓迫重要的中樞部位,而我們都知道,腦袋裡的神經中樞是總管全身的司令部,受到壓迫可能會出大事。另外還有一點也要注意,少數的良性腫瘤在一定條件下,可能會逐漸轉變為惡性腫瘤,因此也不能完全掉以輕心。

惡性腫瘤,也就是通常人們所說的“癌症”,“癌症”是大家對惡性腫瘤的俗稱,兩者是等同的,很顯然它是一種惡性疾病,從字面上就可以知道這不是好東西,它的生長速度通常比較快,並具有侵襲性及向遠處擴散和轉移的性質,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控制,可能會導致死亡,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所以一直以來人們才普遍“談癌色變”,對癌症心存恐懼。

下面重點說一下“惡性腫瘤”,也就是“癌症”。

惡性腫瘤可以進一步從來源上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從上皮組織發生的惡性腫瘤,我們稱它為“癌”,比如通常所說的肺癌、乳腺癌、胃癌、結腸癌等,大多數我們所說的所謂“癌症”(惡性腫瘤)指的是這類上皮組織來源的“癌”;另一類比較少見一些的是從間胚葉或結締組織(肌肉、血液骨骼、結締組織)發生的惡性腫瘤,我們叫它為“肉瘤”,比如骨肉瘤、血管肉瘤、平滑肌肉瘤等,這類“癌症”(惡性腫瘤)相對比較少見一些。這些“癌”和“肉瘤”字眼,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其實經常聽說過或者在診斷報告中看到過,但往往不知道怎麼回事,聽著也是一頭霧水,可見了解一些關於癌症的基本概念非常有必要。

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發現:“癌”是指從上皮組織發生的惡性腫瘤,而“癌症”又是泛指所有惡性腫瘤,惡性腫瘤又包括癌和肉瘤,到底誰是誰啊?唉,真難理解!本來有點清晰起來的思路似乎又變得模糊了。別急!只要靜下心來,一點都不會亂,可能只是中文翻譯惹的禍。

英文caner和carcinoma翻譯成中文都是“癌”,前者其實是廣義上的癌(cancer),最好是加一個“症”字,也就是翻譯成“癌症”,泛指所有惡性腫瘤,後者是狹義的癌(carcinoma),最好不要加“症”字,僅指上皮來源的惡性腫瘤,是具體指的某種癌,比如肺癌、乳腺癌。這樣就不會混淆。大家要牢記一點,所謂的“癌症”是普通民眾對“惡性腫瘤”的一種通俗叫法,如果可以的話,不妨拋棄“癌症”這個通俗叫法,跟著醫生一起稱為“惡性腫瘤”,這樣概念就更清晰了,不容易弄混:惡性腫瘤,按組織來源的不同分為癌和肉瘤。如此一來,你就知道,當說某人得了癌症,指的是得了惡性腫瘤,是一種泛指,而如果具體到某個部位的癌症,通常在某個器官組織後面帶“癌”或“肉瘤”字,比如肺癌、乳腺癌,比如骨肉瘤、平滑肌肉瘤,它們當然都是惡性腫瘤,用通俗的說法可以說都是癌症。

小結:

佔位性病變(CT、磁共振等檢查報告中描述性詞彙):

(一)非腫瘤:比如炎症導致的炎性包塊、膿腫,出血後形成的血腫。

(二)腫瘤(tumor):

1、良性腫瘤:比如脂肪瘤、纖維瘤等;

2、惡性腫瘤:俗稱“癌症(cancer)”。

(1)“癌(carcinoma)”,從上皮組織發生的惡性腫瘤,其命名通常是在發生的器官組織名稱後加一個“癌”字,比如肺癌、乳腺癌、胃癌、結腸癌等;

(2)“肉瘤(sarcoma)”,從間胚葉或結締組織(肌肉、骨骼、結締組織、血管淋巴管、造血組織、淋巴組織)發生的惡性腫瘤,其命名通常是在發生的器官組織名稱後加一個“肉瘤”字,比如骨肉瘤、平滑肌肉瘤,但也不一定,比如白血病(,儘管它的名字只有“病”字沒有“癌”字,但它是惡性腫瘤,所以民間把白血病俗稱為“血癌”,白血病可以不表現為“佔位性病變”,也就是白血病可以沒有包塊)、惡性淋巴瘤(常常簡稱為淋巴瘤,沒有所謂“良性淋巴瘤”之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