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件小事,看西漢的三位名將最終的結局

西漢從不缺名將,儘管隨著大漢帝國的興衰,名將也由漢初的燦若繁星,變得星星點點,但始終貫穿西漢的全程。

細分開來,名將大量湧現的時期有兩個,一個是漢高祖劉邦與西楚霸王相爭之時,另一個則是漢武帝時期。

究其原因,就在於這兩個時期戰爭頻繁,前者是內部戰爭,而後者則是對外戰爭。沒有戰爭,就沒有名將,這是必然的事情。

大量觀察這些名將會發現,他們的最終結局都不完美,甚至大多很不好。比如漢初三大名將,就無一善終,又比如周勃父子,一個險些被戴上造反的帽子,另一個直接就死在獄中。

都說一個人的性格決定他的做事方式,而他的做事方式則決定著人生的走向,這些名將的最終結局,從一些小事當中就可以看出了端倪。比如說李廣、霍去病和韓安國。

一、李廣斬殺霸陵尉

在決定漢匈戰局的漠北之戰中,李廣因為迷路而錯失了最後一次封侯的機會,也因此而拔劍自殺,結束了傳奇的一生。

李廣難封,固然令人嘆息,不願受刀筆吏的侮辱而自盡更是令人敬佩;但不能否認的是,他的身上有著不少的缺陷,正是因為這些缺陷,才導致了自殺的結局。

其中最令後世人所指責的,也是最能體現這種缺陷的,就是斬殺霸陵尉。

事情的經過很簡單,贖為庶人的李廣,有一次隨從騎馬外出,回來時走到霸陵亭,因為超過了出入的時間,就被霸陵尉大聲喝斥,阻攔在亭外。後來李廣重新被啟用,就請求派霸陵尉一起赴任,到了軍中就把他殺了。

在這件事情上,霸陵尉並沒有做錯,要說值得商榷的,就是不應該喝斥,但李廣卻因為這件事情公報私仇,斬殺了霸陵尉。這樣的意氣用事、睚眥必報的性格,最後自殺的結局也是在所難免。

從三件小事,看西漢的三位名將最終的結局

二、霍去病射殺李敢

霍去病的功績是毋庸置疑的,“封狼居胥”更是成為後世將領追求的最高目標。

歷史上關於霍去病是因為什麼而死的,沒有明確的記載,只知道年僅24歲的天才將領,突然之間就暴病而亡。

用兵靈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斷,是霍去病領兵作戰的特點;而善於長途奔襲、快速突襲和大迂迴、大穿插作戰則是他最具代表性的戰法。

之所以具備這樣的特點,以及善於使用這樣的戰法,其實與他的性格息息相關,因為他本來就是一個桀驁不馴的人,最能體現這一點的,就是在甘泉宮,在漢武帝的眼底下射殺了李廣之子李敢。

雖然李敢之死,有咎由自取的成分,因為打傷大司馬大將軍衛青,本來就是可以論罪的。可是,國家有國家的法度,即便有罪也應該由專門的部門來處理,而不是私自行刑。

有著這樣的性格和行為,假設霍去病不是英年早逝,到最後很有可能會遭到漢武帝的猜忌,結局反而會不完美了。

從三件小事,看西漢的三位名將最終的結局

三、韓安國釋免田甲

韓安國可以算是整個西漢歷史上,能夠得到善終的少數名將之一。與他同時期的,周亞夫被下獄,五日不食、嘔血而亡;李廣迷路貽誤戰期,自殺而亡。在他之後的,霍去病英年早逝;李陵三族被夷滅,投降匈奴。漢武帝時期,算來唯有衛青和他,算是善始善終。

這其實也與他的為人處世方式有關,韓安國其人,有大才而不恃才傲物,有大功而不居功自傲,而且為人圓潤,不輕易得罪人。即便有人得罪他,也不有仇必報。

最能體現這一點,就是釋免了羞辱了他的獄吏田甲。

事情的開始很俗套,無非就是韓安國因為犯罪而被打入監獄,獄吏田甲秉承“痛打落水狗”的原則,狠狠得羞辱了韓安國一番。人家韓安國憤憤不平地警告他,說“死灰難道不會再燃燒嗎?”,就是要田甲不要狗眼看人低。

可田甲倒好,落水狗不打也打了,那就堅決打到底,於是惡狠狠地說:“如果燃燒了我會用尿把他溺滅的。”

從三件小事,看西漢的三位名將最終的結局

最後不用想也知道,韓安國復官為內史,田甲就嚇得趕緊逃跑,這時候韓安國就幽了他一默,說:“田甲不回來就任,我就要夷滅你的宗族。”田甲便脫衣露胸前去謝罪。韓安國笑著說:“你可以撒尿了!像你們這些人值得我懲辦嗎?”最後並沒有真的懲罰他,而是寬恕了他。

韓安國所受到的羞辱,與李廣相比,肯定是要多得多,但後來並沒有因此而報復羞辱了他的人,這裡面所折射出來的為人處世方式,以及心胸,就遠勝於李廣。這也不難聯想到,為什麼韓安國能夠有始有終。

雖然,這些小事與最終結局的聯繫,都是我們這些後人總結出來,但是從這些事情當中,其實也可以找到可以借鑑參考的經驗,這點才是最關鍵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