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能撐多久呢?

上週最大的新聞應該就屬美國對中興公司禁售芯片了,消息一發出,整個公司譁然,甚至有人預見中興業務可能會因此陷入停擺,因為對於中興這種對芯片強依賴的高科技公司而言,其本身並沒有研發芯片的技術能力。雖然中國也有龍芯 麒麟等芯片研發企業,但是他們所研發

的芯片在穩定性和可靠性上和美國公司的還是有很大差距的,而且國產芯片大部分是用於相對低端的產品上對於芯片沒有過於嚴格的要求。是否中國本土就真的無法研發出能滿足中興等科技公司的高端芯片呢?這個本身不能單純地說是技術問題,首先,對於芯片這種高精度的產品,它對原材料的要求是極高的:99.99%的純金(或更高),如果在技術成熟的條件下進行量產,可能製作成本還可以克服,但作為芯片的研發很難保證一次成型,中間肯定會有多次試驗,就像當你寫好一段代碼要嵌入到芯片時,要測試一遍吧?可當你測試時,能拿著高純度的金材料來做嗎?所以試錯成本就會增加,財力也會增加。所以芯片技術的研發投入畢竟不同於一般的項目迭代,如果一個版本有問題,測試有bug,最多重新編譯再發版,中間幾乎是沒有任何成本的(最多是員工的時間成本);還有就是芯片的核心架構也是老美的。中興現在因為美國的禁售令而立刻像是被人打了七寸,不得不說其實在核心技術層面中興不佔任何優勢,中興現在看來其實就是處在供應鏈的下游,
受制於人而又不得不制於人,這裡尷尬的不僅是中興更是中國整個芯片市場,乃至中國整個高科技產業的核心競爭力。為啥這樣說?像現在國內的手機安卓系統核心框架是google的,全世界的13臺(現在好像增加到十幾臺)根服務器有將近一半以上在美國,還有幾臺在日本。最初的根服務器國內一臺都沒有,不過後來因為ipv6的發展,國內也有了幾臺根服務器。對於提供上網服務器的根節點,如果哪天美國又想報復一下中國他們還是有點兒話語權的,到時候切斷到中國的網絡,那後果,可以想像。

對於中興能撐久,說實話這完全取絕於他們還有多少存貨,但這對於中興的打擊絕對是空前的。斷糧後的路怎麼走?估計中興的高管也不知道,最後中興還是把其創始人侯為貴請出山,下面就是侯老和中興的兩名高管,託著行李箱急奔向美國開始了斡旋之旅,這裡我們預祝中興能有個好的結果吧。

中興能撐多久呢?

侯為貴及中興現任兩名掌舵高管一同前往美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