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偷玩手機防不勝防?中美學者開發算法軟件識別“熊孩子”

孩子偷玩手機防不勝防?中美學者開發算法軟件識別“熊孩子”

孩子偷玩手機防不勝防?中美學者開發算法軟件識別“熊孩子”

如何防範孩子偷玩手機或是沉迷手遊?這是不少家長的育兒難題。6日從浙江大學獲悉,浙江大學和美國南卡羅來納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基於行為識別的算法軟件,可以識別出使用手機的“熊孩子”,並自動阻止手機訪問購物軟件、通訊軟件以及兒童不宜的網站。

國家青年千人計劃入選者、浙江大學電氣工程學院智能系統安全實驗室教授徐文淵介紹,中美團隊聯合研發出的這種可用於移動設備的算法軟件,能夠通過測量手指按壓的表面積、手指施加的壓力和滑動長度等度量數據,分辨出用戶是成人還是兒童。

“兒童手部較小,手指觸碰點比一般成人小。因此,兒童往往會在較小的屏幕範圍內進行操作,滑動軌跡較短。此外,與成年人相比,兒童與智能手機互動的靈巧性較差。根據我們的觀察,孩子們在智能手機上的每次觸摸都比成人慢。當他們嘗試在兩次觸摸操作之間切換,從輕擊到滑動時,情況也是如此。”徐文淵說。

研究團隊總計提取了30多項特徵用來分辨兒童和成人用戶。測試結果表明,通過單次滑動成功識別兒童用戶的準確率達到了84%,通過8次連續滑動之後,準確率可達高到97%。

據瞭解,該算法軟件相關論文已於今年2月在美國召開的移動技術大會(hotmobile)上發表,但尚未被整合到操作系統中。研究人員認為,該項技術在兒童用戶多樣性、手勢數量、準確性等方面還有待進一步提升。

注:本文來源新華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