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本科生不是這場搶人大戰急需的核心 20城搶人大戰:高科技互聯網人才是香餑餑(二)

高科技人才,是這些城市的最大期望

事實上,對這些瘋狂搶人的城市而言,儘管表面降低了門檻,互聯網、人工智能等高科技人才、創新型人才,才是他們最大的期望。

比如天津,雖然政策在幾十個小時之內多變,但天津市副市長孫文魁就明確指出:對人工智能、生物、醫藥領域領軍企業的急需人才,由企業家自主確定落戶條件,對急需型人才企業提名單,企業家推薦,可直接辦落戶。

比如西安,儘管西安已有通信行業龍頭企業駐紮多年,例如華為的芯片部門,無人機龍頭企業大疆創新也正在西安建立研發中心,並將在近幾年開始運營。去年8月,馬雲宣佈與西安達成戰略合作,阿里西北總部將落戶西安,另外,三星電子去年也開始在西安投資建廠。

更早之前的2012年,三星半導體一期在西安投資,這是建國以來單筆最大的高科技投資。三星半導體入駐西安高新區後,帶動了100多家配套企業入駐。從2011年集成電路產值100多億元到2016年半導體產業產值500多億元,陝西省半導體產業產值排名從全國第八一躍成為全國第四。

“優秀的一流人才加入到我們‘大西安建設’中來,最大的好處是能帶來新的理念、新的技術、新的管理模式、新的業態,能夠助推我們創新發展。”西安市市長上官吉慶說。

“過去中國主要以投資和出口拉動經濟增長,但現在中國在尋找經濟增長新動力。一線城市控制人口,給二線城市帶來經濟增長新契機,二線城市希望通過加大對人力資源的吸引和投入,形成下一個經濟增長的動力,特別是高科技經濟增長方面的動力。”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管理學院陸銘教授如此認為。

中國人才研究會副會長孟慶偉同樣指出,這也是我國經濟結構由高速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趨勢。在孟慶偉看來,在新一輪經濟發展中,城市已經意識到了人才所起的關鍵作用。目前,各地集中引進的主要有3類人才,即團隊引進、高科技人才引進、後備人才引進。

實際上,對北上廣深而言,“搶人大戰”的核心,更是一場高科技人才的爭奪戰。

此前3月26日,上海開了一個特別的“大會”——冠之以“上海市人才工作大會”的,這還是歷史上頭一回。上一次召開全市性的“人才工作會議”,還是2010年。

上海市委書記李強解釋說,開大會研究的是“大事”,開完了要有“大影響”,要用“大力度”來推動這件大事。說到底,開大會,要向全社會、海內外發出一個明確的信號。什麼信號呢?上海“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渴求人才,特別是卓越人才”,這座城市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此後,上海明確了集聚造就高峰人才的重點領域。聚焦國家戰略需求和戰略目標,方案提出了13個上海有基礎、有優勢、能突破的重點領域,包括宇宙起源與天體觀測、光子科學與技術、生命科學與生物醫藥、集成電路與計算科學、腦科學與人工智能、航空航天、船舶與海洋工程、量子科學、高端裝備與智能製造、新能源、新材料、物聯網、大數據等。

北京出臺的引才政策,也同樣體現了這種特點。其中,既包括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這樣的高層次人才,也包括科技創新人才、文化創意人才等專業領域人才,還包括科技成果轉化緊缺急需的高技能人才等。

這種需求,甚至早已蔓延至港臺。5月8日,為配合科創業界在人才方面的需要,香港當地政府推出《科技人才入境計劃》,計劃將優先適用港區科技園從事科技、人工智能、數據分析、金融等企業,以彌補香港長期人才缺失的現狀。

送房、大筆補貼,那不是給本科生的

很抱歉,本科生不是这场抢人大战急需的核心 20城抢人大战:高科技互联网人才是香饽饽(二)

鄭州人才新政

高科技人才才是各大城市的爭奪核心,這在待遇上體現的最為明顯——不管是萬金難求的一線城市戶籍,還是送房、可觀的補貼,面向的主要是高層次人才,相較而言,補貼本科生的幾萬元似乎有點小巫見大巫。

在珠海,創新創業團隊最高可獲1億元資助。但如果是本科生,在珠海可能連住房補貼都沒有。在鄭州,按鄭州3月份鄭州市商品住宅銷售均價8181元/㎡計算,高層次人才最低拿到的購房補貼也近164萬。綜合來看,高科技人才比本科生各項補貼之和足足多了360.2萬元。

長沙同樣如此,除去創業補貼,高科技人才比本科生各項補貼之和足足多了近102萬元。南昌人才新政中最大亮點則是,給予畢業生“零門檻”按需落戶,並給予國內外頂尖人才最高獎勵500萬,但給與高層次人才補貼之多,讓本科生只能“仰望”,到手補貼相差2000餘萬。

這些背後離不開政策和前沿驅動。目前,大數據、人工智能、多領域推進“互聯網+”等內容已經被寫入各地的《政府工作報告》。同時,不少城市明確提出加快新產業培育和創新。比如,貴陽在支持和鼓勵區塊鏈企業及其相關機構入駐方面,從主體支持、平臺支持、創新支持、金融支持、人才支持等方面詳細列舉了相關獎勵政策。

但也有業內專家疑慮,政策激勵畢竟是短期行為,無法作為城市吸引人才的“長效機制”,同樣無法保證在吸引這些人才後,送房子、送戶口、發獎金的形式真的可以把年輕人留下來嗎?

北京一家人工智能公司的何銳(化名),對此就顧慮重重:雖然他作為業界小有名氣的人工智能專家,符合天津直接落戶政策,但由於必須在天津工作,且天津並沒有北京人工智能的相關環境和潛力公司。

“如果貿然辭職來津,對我來說風險頗高。”他說。

這樣的糾結,在其他城市同樣出現。比如西安,西安高校雲集,被稱作“學府之城”,在校學生人數居全國前列,在五十餘所本科院校中,有3所985大學,分別是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而且陝西作為半導體大省,省內有很多高效研究所,也有半導體相關專業——問題是,全國幾乎1/5的半導體人才都是從西安走出去的。

在李程看來,對於流失嚴重的西安高校畢業生群體,單獨的自由落戶政策或許並不足以構成強烈的“西引力”。前一段時間,他看到一份今年本專業畢業生就業去向的表格,留在西安和離開西安的比例約為1:3,他感覺這個數字與往年相比並沒有太大差距。

數據

杭州、長沙、成都成最大贏家

獵聘《2018Q1中高端人才薪酬與流動大數據報告》指出,從2016年四季度到2018年一季度這一年半時間內,在全國人才淨流入率排名中,杭州、長沙、成都分列前三名,成為最大的贏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