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是一次二次閱讀

有句名言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旅行是一次二次閱讀

也有學者提出不同的觀點,說應該先讀萬卷書再行萬里路,把“行萬里路”當成二次閱讀,在行萬里路的過程中重新認識這些知識。

旅行是一次二次閱讀

旅行是一次二次閱讀

我認為“讀”與“行”應該兼之。

孩子小時候還不具備讀或者不愛讀的時候,這時,行萬里路的作用便體現出來了,可以讓孩子有更多的機會“聽”知識、“玩”知識,去西湖看看斷橋殘雪,去南京秦淮河體會當時的亡國恨,去三峽大壩看看國之重器……。

旅行是一次二次閱讀

斷橋殘雪

旅行是一次二次閱讀

秦淮河

長大之後,有了更多的機會讀書,而且讀書的經濟成本要比行萬里路低得多。

所以,對於我們經濟情況一般的人來說,還是要多讀書,但是一到有了合適的機會,便要行萬里路,多去“見見”這些知識。

旅行是一次二次閱讀

要去魯迅先生故居去體會民族脊樑的硬氣,去沈園找尋陸游與唐婉的悽美愛情,去天下一個樣的古鎮找尋其中的不一樣,去上海南京路看看中國近現代的飛速發展……

旅行是一次二次閱讀

這裡說的“行萬里路”不是走馬觀花式的旅遊,不是“上車睡覺,下車拍照”,而是一次“深閱讀”,一次真正的把自己的內心釋放,去體味那些興盛與衰退,華美與落寞。

旅行是一次二次閱讀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讀來的人生道理總是難以用於實踐,當親眼見過之後,再次站在那些道理面前時,便像個虔誠的教徒一樣篤信不疑。

旅行是一次二次閱讀

其實,行萬里路還有一個好處:走出宅門,見見自然,對心理的陽光非常有益。有時我們不是一定要去千里之外,哪怕去附近一條林蔭小道走走停停,心中的陰霾也可揮之而去。

旅行是一次二次閱讀

“讀萬卷書” 與“行萬里路”像是蹺蹺板的兩段,自己當審視一下自己身處這塊板的何處,站位不妥,便自行改之。便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