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心理學分析一個極度敏感、自尊心極強,且容易受外界影響的人?

丘崇壇

如果你極度敏感、自尊心極強,且是一個很容易受外界影響的人,那麼以下這件事可能會令你驚訝——你極有可能是一個

隱性自戀者。


說到“自戀”這個詞,我們更容易想到的,可能是張揚、強勢、自吹自擂這樣的顯性自戀者。但事實上,還有另外一種類型的自戀者——隱性自戀者,他們雖然披著自尊心極強,敏感的外衣,但豐富的內心戲卻完全不輸那些高調的自戀者。


為什麼說這樣的人可能是隱性自戀者呢?

隱性自戀者,儘管在外人面前他們常常顯得很靦腆、害羞、含蓄,也很少不誇誇其談,但是,其實在他們的心裡,他們是覺得自己很優秀,很出色,與眾不同的,他們希望這樣“完美”的自己能被他人看見。


而他們之所以會對周圍人的評價很敏感,也會很容易因為別人的對自己的一句負面評價而難過或憤怒——在別人眼中看來自尊心極強、容易受外界影響的,可能是因為他們生怕自己內心那個“優秀”、“出色”、“與眾不同”的自己,外人會看不到。這種

“心裡覺得自己很優秀,但又不明確地表現出來”其實就是一種隱性自戀。


對於隱性自戀來說,承認自己自戀是困難的。但如果,你已經意識到,且願意面對真實的自己的話。

我們想將以下幾條建議分享給你:

1. 把注意力從自己身上挪開,培養對他人的關心和善意

主動幫助他人可以讓人感到生命的意義並提升幸福感。因此,隱性自戀者如果學著把對自己的過分關注分給他人一些,可能反而會變得比較輕鬆和快樂。


2. 將他人放到和自己平等的位置上,練習說出自己的感受

隱秘自戀者時刻都想表現出一種“我比你厲害/我比你特別”的感覺。一旦在他人面前顯露出自己的弱點或脆弱,他們就會有一種“這樣我就輸了”的感覺。但事實上,並沒有那麼多人在“等你犯錯,等著嘲笑你。”

不管是與朋友、伴侶還是家人的關係中,想要建立真正的聯結,適當地暴露自己的脆弱,真誠地表達自己的感受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這樣做並不代表你的虛弱,而是在向對方傳達:我想努力和你好好相處。


3. 學習真正的、健康的自尊

健康的自尊與自戀的區別在於,健康的自尊的來源不是優越感,也不是關於自身完美的幻覺,而是從內心肯定自我的價值。清晰地認識到自己的優點與缺點的之後,擁有健康自尊的人依然喜歡自己,接納自己。而自戀往往靠著沒有依據的、空洞的“我很特別”來支撐自己。

你要明白,人無完人,不那麼討喜的缺點和閃閃發光的優點一同構成了你。缺點並沒有讓你顯得更虛弱,也不會讓你成為一個不再值得被愛的人。能這樣想,才是真正的喜歡自己。



Reference:

Hendin,H. M., & Cheek, J. M. (1997). Assessing hypersensitive narcissism: Areexamination of Murray's Narcism Scale.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31(4), 588-599.

Miller,J. D., Dir, A., Gentile, B., Wilson, L., Pryor, L. R., & Campbell, W. K.(2010). Searching for a vulnerable dark triad: Comparing factor 2 psychopathy,vulnerable narcissism, and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Journal ofPersonality, 78(5), 1529-1564.

Otway,L. J., & Vignoles, V. L. (2006). Narcissism and childhood recollections: Aquantitative test of psychoanalytic predictions. Personality and SocialPsychology Bulletin, 32(1), 104-116.

Raposa,E. B., Laws, H. B., & Ansell, E. B. (2016). Prosocial behavior mitigatesthe negative effects of stress in everyday life. Clinical PsychologicalScience, 4(4), 691-698.


知我心理學

自尊心強,自卑該咋辦?內因心理學家管奎令:選擇和控制上出現了問題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file_sign": "\

內因心理學

有關如何分析一個極度敏感、自尊心極強,且容易受到外界影響的人。這個需要從另一個方向著手,我對它稱之為——五行心理學。

在這裡只能大概的闡述下,具體的就比較多。有條件的話可以找一找一本叫《五行管理》的書籍。有點類似,但是那本書作用的範疇是管理,也涵蓋心理學部分,就看讀者的領悟能力了。

下面咱們就從五行心理學開始闡述。

首先我們要認知以上三樣明顯特徵在五行中是由上面代表的。

1.極度敏感。主要體現的是五感即聽覺,視覺,嗅覺,觸覺和味覺,在五行中是木的特性即枝繁葉茂花草樹木是直觀感覺的延伸。

2.自尊心極強。主要體現在道德範疇,對道德修養和道德涵養要求極高,可以說是一種自我剋制的極限。在五行中體現的則是土的屬性,土以厚德可以載萬物。

3.容易受到外界的因素影響,主要體現在主觀心境反應上進而延伸到行為上的受阻,在五行中體現的則是水,平靜無波,一旦有風便會波濤洶湧難以自制。

再就是另外兩種所謂體現出來的,

4.諸如土以厚德可以載萬物,之後便可以土生金,金與欲則利,也就是以道德為準繩,鑄造的權欲之器,可以另闢蹊徑,別開天地創造一番事業的路子來。

5.還有就是極度敏感的木屬性可以木生火,可以調動一切有利有益的因素共同發揮作用讓已有的成就蒸蒸日上。

以上5層則是相生的演化模式,但是很少有人做到圓滿。總是有所欠缺。雖然具備了三樣很不錯的特性,失去走出去開創未來的任性和踴躍度,依然處於寸步不前的窘境。希望儘早拍拖出這樣的現狀。後面在送上穩固心境的方法,具體就看領悟了。(明養擇修變煉)用這六個字把五行性格進行相生的衍生與銜接。


夢幻哲學申紅蕾

在我看來,極度敏感、容易受外界影響的人並不是一個自尊心極強的人,恰恰相反,是一個自尊缺乏的人。他們極度在意別人的感受,擔心別人嫌棄自己,鄙視自己的表現,事實上是他們自己內心嫌棄自己,鄙視自己,認為自己不夠優秀的。用精神分析理論來看,他們使用了反向形成的防禦機制,將自己偽裝成一個強大的、優秀的人,來掩蓋自己內心的恐慌,不讓別人看不起自己。

極度敏感的人一般都有一段造成他們現狀的個人經歷,這段經歷往往是充滿著打擊、批評、控制的。生活中出現的批評和不滿都會讓他們的潛意識聯想起這段創傷經歷,讓他們把當時壓抑的情緒在現階段的事件中爆發出來,給人一種敏感、易受影響的印象。

一個過度在意別人看法的人,是缺乏自信的。他們的自信來源不是潛意識對自己的肯定,而是外界給予的評價。他們需要別人的肯定來獲得心理的滿足感,這種缺乏人格獨立性的行為必然造成人際交往中問題的來源。為了獲得別人的關注和肯定,他們往往會採取過度犧牲的方式來滿足對方的要求,而且不太會拒絕別人的請求,但當他們為此去求助別人時,可能會造成別人的不滿,引起人際關係緊張。

當外界的鼓勵和關注穩定且持續的時候,他們就會逐漸的將這種鼓勵內化成自信和自尊,逐漸變得不容易受外界影響,也沒有那麼敏感了。所以,對於這樣的小夥伴,我們需要給予一定的理解,穩定的關注,讓他們逐漸自己走出以往的陰影。


鵜鶘心理陳小康

樂樂,今年10歲,上五年級。

樂樂的爸媽是鄰里、同事眼中的老實人、老好人。

樂樂從小在父母言傳身教下,也逐漸有了父母的影子:內向,乖巧,待人禮讓。

然而,最近他卻因為體育課上的一個小摩擦把同學的頭給打破了皮、見了血,被叫了家長。瞭解得知,起因是同學因為搶佔場地的問題罵他是慫蛋。

為什麼一向禮貌、乖巧的樂樂會一反常態,出手傷人呢?

從小樂樂就被父母教導要禮讓三先。很多時候,樂樂向父母訴說在同學那裡受到的委屈和情緒,都會得到父母這樣的教導:凡事多讓讓別人,對方並無惡意。甚至有時樂樂作為“受害者”還會挨批評。

久而久之,樂樂變得內向自卑,凡事都是能忍則忍,自尊心超強。從而養成了他典型的人格特點,也是弱點:不在沉默中滅亡,就在沉默中爆發!

自尊心超強、自卑的孩子,通常都是一味忍讓、委屈自己。但在他們的內心裡也通常存在著一顆“定時炸彈”,一旦積累到一定程度、不小心被觸發,則有可能會表現出極強的攻擊性,做出出格的行為,造成較嚴重的後果。

那麼,我們該怎麼辨別自家的孩子是否會存在自卑的傾向呢?

以下幾個日常行為特點,可以為您一些參考:

1非常在意別人對他的看法,一旦別人對他的觀點產生質疑、批評,非常容易妥協。

2非常在意自己的外表和打扮,覺得只有這樣才能吸引到別人。

3受到別人讚美,卻感到不自在,不知道如何回應。

4即使自己沒有做錯什麼,但別人一旦憤怒,卻忍不住想去道歉。

同時,小花也推薦給各位爸媽一個簡單科學的測試量表,以便更準確地把握孩子的自尊心情況。

本量表由美國心理學家Rosenberg編制,適用於三、四年級以上的孩子,最好由孩子自己來進行作答

量表得分越高,代表自信心水平越高,更加樂觀積極;

反之,自信心水平較低,容易自卑。

5、6年級到8、9年級的孩子,他們內心敏感、脆弱,自尊心意識本來就比其他時期較強。因此,家長朋友在與孩子交流溝通時一定要注意保護孩子的自尊心。

那麼,問題又來了!孩子真的自卑傾向很強,我們該怎麼辦呢?

關於這一點,

著名導演李安給了我們一個簡單卻又科學的回答。

在一次採訪中,當主持人問李安現階段最大的幸福感是什麼的時候,他是這樣回答的:“我太太能夠對我笑一下,我就放鬆一點,我就會感覺很幸福。”

“我做了父親,做了人家的先生,並不代表說,我就可以很自然地得到他們尊敬,我每天還是要賺來他們的尊敬。

第一句話,道出了他作為一個成人、一個成功人士,他所希望從家庭成員那裡所獲得的支持:微笑、鼓勵。

第二句話,道出了他身為人父、身為人夫,與妻子孩子的相處之道:給他們尊重、賺取他們的尊重。

一個是自己的情感需求,一個是自己對妻子孩子的情感回饋,雙方互相給予尊重、鼓勵、微笑,這便是他幸福、成功的秘訣。

一個自信成功人士,尚且渴望得到來自家庭的“微笑”,那麼對於情緒敏感、脆弱、才十來歲的孩子,我們就更應該懂得給予他們“微笑”。

特別是對於自尊心很強、自信心較差的孩子,我們對他們的教導、鞭策更是要慎之又慎!不打、少訓、尊重、委婉引導……都是我們需要注意的教育方式。

在與孩子溝通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採取下面這些科學簡單的技巧:

第一步 客觀描述孩子的行為、結果,不說好壞,不加批判;

第二步 鼓勵孩子談自己的想法,談自己對事件、行為的評價;

第三步 引導孩子思考更好的解決方法、進步之道;

第四步 說出站在父母的角度自己的建議,引導孩子做出最佳選擇。

如此,小朋友才會更加樂意接受家長的教育與引導。

對於自尊心較強、敏感心細的孩子,我們除了要十分注意我們的溝通教育方式,避免傷到孩子自尊心之外,也需要幫助孩子提升他們自尊及自信心。

1

多主動幫助別人

送人玫瑰,手留餘香。經常幫助他人的行為,會不自覺地改變孩子看待自己的心態:他們會變得更加認可自己。

2

學會接受讚美

別人對孩子讚美的時候,我們都要告訴孩子:第一時間道聲“謝謝”,不要懷疑自己是否值得,別人的誇獎動作就是我們肯定自己的最佳證據。

3

沒必要為每一件小事兒而內疚道歉

當你的朋友告訴你“跟我一起偷東西吧”,相信你肯定毫不猶豫地拒絕,且不會感到內疚。

同樣,你的朋友向你借錢,而你剛好有急用不能借,他卻為此憤怒“連這點錢都不借給我,算什麼朋友啊”,此時,我們仍然不應該為此感到內疚而道歉。

4

多肯定自己

引導孩子:每天早上起床對鏡子中的自己微笑,並對自己說“我很棒,加油!”同時,家長也要多給孩子微笑、肯定。

忍耐、敏感、脆弱是自尊心強、自卑的孩子的主要特點,我們不僅要注意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也要幫助孩子學會接納、相信、肯定自己。

而這都可以從日常的親子互動中做起:給孩子“微笑”,讓孩子學會給你“微笑”。


知子花家庭教育

如果一個人極度敏感而且自尊心還很強的話,也許在他的內心深處有著一顆自卑的心。而這種自卑感讓他在與人交往和處事的過程當中總是處在一個不自信的狀態。一事情總是可以從很多個角度來看待的,這種類型的人往往對一些細節非常關注,因此如果他們能夠把自己的這項技能發揮在適當的場合當中,也有助於他們擺脫這種不自信。例如,在工作當中,這些人往往都很會看別人臉色,他們可以通過抓住對方的一個眼神或者是小動作,知道對方大概在想什麼東西,這樣就可以幫助他們更加迅速地融入到這個群體當中,並且提前知道下一步自己應該怎麼樣去做。其實每個人的自尊心都很強的,但為了在這個社會當中生存下去,有時候不得不把自己的自尊心先放下,即使受到了別人的白眼,也要為自己最終的夢想承受一些必經的磨練。但是,一個人一定要有底線,如果沒有底線任憑別人蔡他自己的自尊心的話,那麼在別人眼裡你是最好欺負的那個人,而你也會逐漸沒有了自我,這並不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自尊心過強的話,別人也可能誤解你,認為你這是在高傲自大,所以自尊心的把握也是需要有一個度的。同時,每一個人都會受到環境的影響而改變當下的一些決定,如果不想自己太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的話,那麼在你改變想法的時候問問自己做這件事情的初衷到底是什麼,自己當下的這個決定的初衷是否越來越遠了,這樣也可以有效地把握你前進的方向,不那麼容易迷失自己。


Miss張小豆

在我看來,這是一個缺乏自我認知,和沒有獨立自我意識的人。同時,也是一個心理不健康的人。

一般來說,一個心理健康的人通常能夠充分了解自我,能夠全面認識和評價自己。並且善於修正和樂於接納自我。我們看到這個人首先就容易受到外界影響,這就表明他們對自己是缺少充分的認知的。自尊心強,這代表什麼?過分的強調就是過分的掩飾,這表明他自尊心的脆弱,由此看出自我評價並不高。我們還能看到心理健康的人會情緒積極飽滿,心境良好。通常來說,開心、愉悅等積極的心理情緒狀態會佔據著優勢。精神狀態也會保持著振作與穩定。即便出現一些負面的情緒,也能夠健康快速地自行擺脫和處理。同時,我們也會看到心理健康的人能夠正視現實,自律性強,能夠坦然地面對挑戰,獨立處理問題。我們在來看看題主所說的這種人,當他們的神經極度敏感,表明他們太過在意外界對他們的評價。其實從某種角度來看,他們生活在別人的評價中,就像是別人的“傀儡”,去迎合別人的需求了。並且還要強調自己的自尊心,這讓人感到他們是一種矛盾和掙扎。所謂自尊心,也就是自尊心是尊重自己,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不容許別人侮辱和歧視的心理狀態。然而尊重自己,就是建立在自我認知清晰明確的基礎上的,當我們用敏感的神經去接觸外界的信號,並隨著外界的指令改變而改變,這不等於說是沒有自我了嗎?那所謂的自尊心也只能是個笑話了。

祝福大家都能夠活出本真的自我來,不然一直為別人活著,也就太沒意思了。


鵜鶘心理

首先需要和題主澄清一下,人作為最複雜的生物,是沒有辦法完全分析出一個人的準確想法的,只能根據信息作出大概的判斷。相信題主想要了解的原因也是為了更好的理解這類人吧。

其他答案也分析到了內心敏感、自尊心極強的人往往都會有一個自卑的內核,但是往往被問到是否覺得自卑時,許多人都會給出否定的答案,甚至會說“我非常清楚的知道,我比周圍的人更優秀”。

但是自卑感的存在不完全是一件壞事,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為我們總會遇到力所不能及的目標。如果我們一直保持勇敢,便可以通過改善處境這一唯一、直接、現實而有效的方法來擺脫這種感覺。沒有人能長期忍受自卑感,而是必然會採取某種行動來解除自己的緊張狀態。但是,假如某個人心灰意冷,認識不到如果他付出實際努力就可以改善的處境,他仍然無法承受自卑感,他會繼續苦苦掙扎以擺脫自卑感,但他採取的辦法都不會有效果。他的目標依然是“超越所有困難”,這就造成了這類人的自尊心極強,自尊心強大到有時候不是設法克服障礙,而是自我催眠或自我麻痺,以產生優越感。同時自卑感仍在積累,問題也會越來越緊迫。

如果我們只看到這些行為而不去理解的話,我們可能會覺得這些人是漫無目標的,因為這些行為似乎並不是為了改善處境。然而,只要意識到這類人和其他人一樣,都是為了獲得一種滿足感的話,卻放棄了改善目標處境的希望,他的所有行為就會更好理解一些。


安慰記

一個極度敏感的人,往往會非常敏銳地察覺到周圍人對自己的態度,從而會相應地做出一些保護自己的舉動,比如封閉自己的內心,不想太多的與人群接觸。這種察覺別人想法的行為是一種本能的,是心理上保護自己的一種體現。而同時又兼具自尊心極強的人,那就是不願意別人看輕自己。當發現別人出現同情自己或者有點看不起自己的行為時,這對他們的自尊心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衝擊,甚至會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他們的處事方式。由於非常關注外界對自己的看法,所以他們看似不在意與別人的相處,但實際上外面的任何風吹草動,他們都可以很敏銳的抓住,甚至在他們的內心得以放大。別人的眼光對他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有時會影響他們的行為。由於極強的自尊心,就想讓別人尊重自己,不看輕自己。與這樣的人相處,首先就是要注意維護他們的自尊心,不要把他們的面子當面戳破。太過於直白的話對他們來說也是一種傷害。


KK健康

很高興來解答題主的問題。我的受訓背景是溝通分析(transactional analysis)流派,就以此理論為依據,談一談我的看法。

溝通分析把我們與人交往時的心理地位分為了四種,分別是「我好,你不好」「我不好,你好」「我不好,你也不好」「我好,你也好」。


一旦某個人同時表現出「極度敏感」「自尊心極強」和「容易受外界影響」,那麼他可能陷入了「我好,你不好」的心理地位。


處於這種心理地位的朋友,會從心裡覺得自己的看法和威嚴不容挑釁,別人都不如我。一旦在溝通交流中遇到不一致的看法,這類朋友總能「敏感」地捕捉到,繼而表現出很強的攻擊性和控制慾,來維持自己的「自尊」。

雖然在溝通中,這類朋友通常都會成功地建立自己的權威。但這種「權威」,都是建立在擊敗「挑戰者」的基礎上,只要不同的意見出現,這類朋友就會不由自主地去壓制不同意見。


然而,生活中的不同見解非常多,這類朋友總要去和全世界「作戰」一樣,身心俱疲,非常「容易」受外界影響。聽不進去意見,一意孤行的朋友通常屬於這種類型。

其他三種心理地位,都不屬於問題中描述的情況。其中,處於「我不好,你好」和「我不好,你也不好」的朋友,自尊心水平並不高。


處於「我好,你也好」的朋友,自尊心水平處於一個相對高的水平,但不會特別「敏感」,也「不太容易會受外界影響」,對外界採取平等接納的態度,是一個比較理想的心理地位。


希望上面的回答能對題主和大家有所幫助!在日常溝通中,當我們能夠反思一下自己的心理地位時,很多問題也就變得簡單了。對於「極度敏感」「自尊心極強」和「容易受外界影響」,你有哪些體會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說說你的見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