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劉邦敗了幾十次最終取得天下,項羽從無敗績卻自刎烏江?

為何劉邦敗了幾十次最終取得天下,項羽從無敗績卻自刎烏江?

在風起雲湧的秦末起義中,項羽以其傑出的軍事才能最終消滅秦國,成為新的霸主,他的一生是輝煌壯闊的,可以說一輩子從來沒有打過敗仗。但是,最終取得天下的卻是幾乎沒有取得大勝的劉邦。這到底是為什麼嗯?唐代詩人杜牧曾經寫過一首《題烏江亭》,大概可以作為一個解答的參考: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

杜牧說得很清楚,勝敗乃兵家常事,能夠正視挫折,知恥後勇才是真正的男子漢。

看看劉邦遭受大敗時都是怎麼辦的:漢元年二月,項羽分封了十八路諸侯,劉邦忍氣吞聲地進入封國漢中,到了五六月份,劉邦趁著項羽平定田榮造反,聯合了多路諸侯,揮師五十六萬東進。項羽聽說之後緊急率領三萬輕騎兵回援,劉邦部隊被殺十萬、溺亡十萬,劉邦帶著幾十個人逃亡。

為何劉邦敗了幾十次最終取得天下,項羽從無敗績卻自刎烏江?

劉邦沒有氣餒,他退守滎陽之後重整隊伍,再次依託關中與項羽對峙,隨後擊敗章邯、策反英布、聯絡彭越,俘虜魏王豹,攻破代國,消滅趙國。在這種形勢下,項羽發動反攻,將劉邦圍困,這次,劉邦又是帶著幾十個人逃亡。

為何劉邦敗了幾十次最終取得天下,項羽從無敗績卻自刎烏江?

劉邦沒有氣餒,在韓信、彭越等人的力戰之下,劉邦收復成皋,斬殺曹咎,最終讓項羽腹背受敵,在這種形勢下,雙方劃定楚河漢界,中分天下。在項羽東歸的過程中,劉邦完成了垓下之圍,項羽自殺。

為何劉邦敗了幾十次最終取得天下,項羽從無敗績卻自刎烏江?

可以說,劉邦在與項羽的戰爭中,基本上沒有取得過勝利,但是最終他贏了。項羽自殺之前曾經慨嘆:“吾起兵至今八歲矣,身七十餘戰,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霸有天下”,他將自己縱橫天下,最終卻自刎烏江的原因歸咎於天意,所以放棄了捲土重來的機會,卻不知,劉邦正是因為抓住了每一次捲土重來的機會,才獲得了“天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