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國家在公海用核潛艇發射核武器,要是判斷不出是誰發射的,怎麼還擊?

古今說史

理論上這種情況的確是很難判斷的,但它的後果很嚴重,會使相互保持核威懾的國家陷入高度緊張,特別是導彈剛剛射出,還有一段時間才會落地的情況。如果這是對手搶先對你發起大規模核打擊,或者哪怕只是想剝奪你的核武裝,被攻擊方都應該在自身的核力量被消滅之前將其打出去,因為一來有理由,也應當反擊,二來不打就沒還手之力了。有些回答說能通過導彈的彈道或其它參數判斷,這在技術上並不準確,有的說一方動核前,雙方必然已經劍拔弩張,對方很容易判斷是誰打的,但這遺漏了過於緊張或裝備故障而誤射的情況,這種情況在冷戰時代發生過,靠個別軍官的理智才避免了核大戰。

因此,這就是核對峙高度危險的脆弱性,或者稱戰略不穩定性。正因為有毀滅世界的嚴重後果,核大國千方百計地避免這種脆弱性,倒是一些小核國家不顧人類安危,肆意製造核恐怖。避免的方法包括增加核力量的透明度,甚至達到相互參觀核查的地步;加強危機情況下雙方最高指揮機關熱線通報,消除誤會的機制;共同約定不對無核國家使用核武器等。當然,也包括出於戰略和戰術目的,對對方核潛艇實施密切監視和跟蹤。

冷戰結束後,核武器流失的風險一直存在,這又增大了人類的風險。因為核潛艇太難搞到,但彈道導彈或輻射武器藏在民用船隻上卻完全可能,它除了增加引發核大國因誤會而爆發核大戰的危險,更可能直接被恐怖組織等非國家主體用來敲詐國際社會。這些都決定了核力量需要極為小心,而且應該增大透明度。


吳戈

這是個很有趣的問題。不過這種事不太可能發生:擁有核潛艇的國家非常有限,不過美俄英法中,外加租借俄羅斯潛艇的印度。這幾個國家除了印度打醬油(他租借的是攻擊型核潛艇,不具備發射彈道導彈的能力,印度也沒有能在該艇使用的核巡航導彈核魚雷),其它分屬兩大陣營,敵我分明。一艘戰略核潛艇的打擊能力是非常可觀的,可以毀掉數十至數百個城市,而遭到如此規模打擊的國家,比如美俄,不等來襲導彈落地,就會毫不猶豫的發射全部核武器向全部假想敵反擊,根本不會考慮是哪個假想敵動的手。然後,就沒有然後了,滅世。即便只發射一枚導彈,仍有可能引發這種結果,所以沒有哪個國家能確保從中取利。

這裡具體說明一下,以美國為例,根據它自己解密資料宣稱,冷戰時,有相當比例(記得是15%)的核彈是隨時對準中國的,一旦蘇聯發動核戰,不管中國是否參與,都會對中國進行毀滅性打擊。估計蘇聯也不會在核反擊名單裡漏過歐洲(甚是加上非洲也未可知,畢竟美俄都擁有核平地球的能力)。

如果攻擊英法中這樣次一級的核國家,反擊即便不會達到滅世的級別,後果也是其假想敵不可承受的。仍是一場浩劫。比如是英法遭到攻擊,美國倒不見得第一時間傾力核反擊,但搞清中俄誰動的手也不太難。戰略核潛艇這種東西是無時無刻不被跟蹤關注的,冷戰時美蘇互派攻擊型核潛艇一對一盯梢對方戰略核潛艇,現在美國對中俄核潛艇也是時刻監控,不見得一一精確跟蹤定位,但大致活動範圍畢竟是有譜的。而為了避免招致核反擊,無辜一方甚至可能會馬上上浮所有核潛艇,公開位置以證清白。所以找到肇事者可能性極大。即便沒有準確證據,這事也不可能善罷甘休,必定會對心中的“嫌犯”發動報復打擊,然後有可能升級成全面核戰。如果是中國遭到核攻擊,由於中國不具備全球監控能力,核彈頭有限,估計反擊目標主要就是美國(英法都是美小弟,誰動手都一樣算美國頭上,所以真有人能從中獲利的或許就是英法?不過中國有沒有瞄準英法的核彈?天知道!)。

或者發射的不是潛射彈道導彈,而是巡航導彈甚至核魚雷,局面就複雜的多。但還是那句話,擁有核潛艇核武器的國家兩隻手數的過來,查出真兇不是難事,早晚水落石出。然後就是報復,很可能就是核戰,即便不是,也是代價高昂。

總之,核彈是非常敏感的東西,一旦使用,極有可能引爆核大戰甚至滅世,即便不核戰也極可能會爆發世界大戰。幾個核大國沒人幹出這種事還可以全身而退。另一方面擁有核潛艇的國家都是一流的強國,有的是手段實現自己的政治目的,不會有人做這種作死的事兒,圖什麼呀?

所以說,題主設想的事情,根本不會發生。如果發生,或者滅世同歸於盡,或者最終仍能判斷出肇事者。


又及:評論裡太多人拿核捆綁和死手系統說事兒,也是讓人哭笑不得。所以在這裡補充一下。核捆綁這個事,別說互籤協議,實際上沒有任何國家正兒八經明明白白的宣佈過。迄今為止,只是個傳說(雖說是個很合理的傳說),並無證據。另外根據現有的傳說版本,死手系統是在正常的指揮系統被擊毀或癱瘓失效以後後,才會自動發動無差別打擊。如果指揮系統正常,人在決策,就會有各種可能。

主要“嫌疑人”名單(玩笑):

蘇俄颱風級是核潛艇中的巨無霸,幾萬噸的排水量,比神盾驅逐艦還大的多,二十個發射筒,200個彈頭,一艇滅一箇中等國家,即便美國也受不住。


俄亥俄級24個發射筒,攜帶192-288枚核彈頭,猶勝颱風。

法國不屈級

英國前衛級,用的是引進美國導彈。

中國戰略核潛艇,潛射彈道導彈目前應該還是單彈頭,每個發射筒一枚導彈,每枚導彈一座城市。這方面我們亟待加強,但一次打擊仍然是敵人難以承受的。---抱歉,我的記憶落後了,謝謝網友指正,我查了一下:巨浪2和2甲是單彈頭,而去年出現的巨浪2乙,已經可以採用1枚25萬噸熱核彈頭或3枚4~6萬噸級分導熱核彈頭。那麼就是36枚彈頭36個城市。



錫兵中士

先說現在公海上有彈道導彈核潛艇的國家是哪幾個:

美國

俄羅斯

法國

英國

我國

印度

有能力反擊的各國都已經經過各種情報渠道將這六個國家的核潛艇瞭解得門兒清了。並且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就是各國所使用的彈道式核導彈飛行性能都不一樣。因此很容易從彈道導彈的飛行表現上來發現是哪個國家的型號。這玩意誰生產的就是誰的,沒有可能性讓第三國買走的。

因此題主的問題就有點偽命題了——沒有辦法判斷不出導彈是哪個國家發射的。

但導彈發射出來後是未必要還擊的。目前五常之間的熱線電話都是時刻暢通的,一般發現潛艇發射核彈的時候首先會電話問一下。

再有的就是現代彈道導彈的反擊評估系統在發現彈道導彈發射的時候會進行評估並立刻估算損失和要反擊的目標,等待最高領導人團體的確定。

通常會把至少1/3的核彈立刻投入確定後的地方領土範圍。


當然現在彈道導彈的使用還集中在五常的手中。其他國家的各種試射基本上也都會被五常所監視。

至於印度,老話說誰家還不會放爆幾個串天猴呢?

誰都別笑話誰了。


軍武數據庫

這次的問題,有點深度!核戰爭中有一個理論叫做“防止第三方取勝原則”,這個理論什麼意思呢?通過多次模擬核戰爭,發現核戰沒有贏家,任何打核戰爭的國家在第一輪核彈投送以後,註定的結果都是“輸”家,但是沒有被核打擊的“第三方”會贏得戰爭,這個第三方可能是自己的“盟友”、有可能是敵對國盟友、有可能是毫不相干的其他國家。為了不出現這種情況,針對核戰爭的“防止第三方取勝原則”誕生了,具體做法就是隻要核戰爭爆發,就進行對所有國家的無差別核攻擊!這個所有國家包括敵對國、敵人盟友、自己的盟友、不相干的所有第三方國家,也就是說只要打核戰爭所有在這個世界上的國家都要被核打擊!所以有一句經典的話“人類第三次世界大戰如果是打核戰爭的話,如果還可能~打第四次人類世界大戰,那麼人類使用的武器是石頭和木棒”!因為人類現代文明將被徹底摧毀,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倖免於難!


凱旋130004690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首先世界各國在公海,或者導彈飛出公海的導彈實驗,必須要在導彈發射之前發佈公告,發佈詳細的信息,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誤會。

所以在公海偷偷發射導彈是對世界五大流氓強國的挑釁,如果在公海發射核彈攻擊更是破壞世界引起戰爭的行為,受到全世界國家的警惕。

目前世界強大的核國家擁有一定的默契和協約,因為核戰沒有贏家,基本上強大的核國家都有最後一套核方案,

一是核捆綁其他第三方國家,結成同盟,對非同盟國其他國家核轟炸,逼迫他們站隊。

二是不惜代價全面核轟炸敵國,同歸於盡。

所以核國家必須遵守這份默契。

如果有人偷偷用潛艇發射核彈,將引起世界各國的極度緊張,如果被攻擊方是核大國,那就會加強防禦並調查是誰發射的,其他的國家也會全力幫助他國調差是誰發射的,世界各國會把發射核彈的國家列為高度危險國家,必要時刻予以毀滅。

按照實力攻擊方只有機會發射一波導彈,世界各國根據他發射的量決定他的危險度,而且發射的導彈越多越能分析出是哪個國家。

只發射一波少量導彈的話,他就沒有機會發射第二波,一旦發射第二波導彈就可能被查出是哪個國家了,不發射也將被動被世界各國調查,有可能在某天被查出來。最後這個發射核彈的國家將被他攻擊的核國家攻擊,世界各國默許並一定程度幫助被攻擊的國家滅點那個在公海發射導彈的國家。

如果在公海發射導彈量很大的話,那基本不可能掩蓋是哪個國家發射的核彈,那這個國家將會被世界所有強大的核國家攻擊,因為誰都擔心這個瘋子國家會把戰火引到自己身上,所以還是滅點的好。


真兄弟旗艦店

很多人誇大了核武能力,像國土面積較大的國家,核武承受能力不是一艘兩艘核潛艇就能摧毀的,只是會給大城市造成致命打擊而損害經濟,因此你公海發射然後到達某國城市,絕大部分不管陸基核武還是空地核武都不會在大城市中心,你打完第幾顆馬上就知道是誰了,人家馬上就可以反擊了,除非像俄羅斯和美國那樣,一次性幾千枚核武打出去,無差別摧毀對方大部分目標,讓你有指揮權的人全部幹掉,和絕大部分陸基空軍核武幹掉,但是還有核潛艇沒法幹掉,他主要城市還會受到核武打擊。可以預料的常規戰備值班核潛艇,估計會有一旦和擁有發射指揮權的失去聯絡多少時間可以自行根據信息判斷髮射核武,不然指揮權的人全部沒了,核潛艇也等於作廢。


未來75537870

攜帶核武器的核潛艇,常規動力潛艇,巡洋艦,軀逐艦,戰略轟炸機,始終保持作戰狀態,隨時可發射。但是,由於無法獲取密碼,就無法軀動核彈。在核彈發射前都由政府下令軍方,軍方將指令通過無線傳送到某一作戰單位。核潛艇雖保持發射狀態,但始終在政委的監控中,艇長也無法發射核彈。如安題問在公海上,即使通過某種手段強行發射了核彈,核彈在飛行中無法按指示目標飛行,處於盲飛狀態,在太空中會自啟自毀程序,但不會爆炸。核彈的爆炸方式與普通炸彈不同。巨大的核彈內裝的都飛行時的燃料。戰略轟炸機攜核彈飛行,即使核彈不慎掉到地面也不會爆炸。核彈不是通用炸彈,每一枚核彈發射密碼都不一樣,每一枚核彈都是按預先襲擊目標而製造的,當量都不同。現今核彈都是先進入大氣層中,再按指令修正彈道,在到達襲擊目標時,加速垂直下降,令人無法反擊。核彈飛行時也需要時間,即使無衛星監控,雷達也能發現,一般高層單位也能安全撒離,但必須在40分鐘內撒離和躲避。如從南海發射到達廣州上空,將近飛行1小時,這就有足夠的反應時間。


民間觀察家

不需要判斷是誰發射的。

核捆綁戰略,瞭解一下。

就是如果我遭到了核打擊,那麼我不需要去查到底是誰打了我,而是立即向其他所有有核國家展開核反擊,他沒打我也不行。核捆綁戰略就是大家一起死,我進入了石器時代,你們都得跟我一起去,不能留下一個完整的核大國當霸主。

像美俄這樣謀求霸權的國家,他都是公開承認核捆綁戰略的。而其他的中等核國家例如我國,英法,應該也都是這樣的心思。所以,如果真的有一個國家發射了核彈,後來的情景就會非常有趣。

所以大家也沒必要期望哪一天美俄決裂,兩國火拼,然後我們看熱鬧,人家沒那麼傻。

核捆綁戰略確實很恐怖,但它也有恐怖的意義,就是發動核戰爭的後果太可怕了,代價太嚴重了,所以,誰都不敢出手。

就像有些電影,恐怖分子劫持核潛艇,其實也是這個目的:觸發核捆綁。

核彈的威力是被大家高估了的,想徹底毀滅一座大型城市需要幾十枚核彈頭。而只發射幾枚導彈並不足以毀滅誰,但它可以引發連鎖反應:如果美國捱了兩枚核彈,它就會立馬向俄中英法扔核彈,而俄國又會向美中英法扔......

但作為美國來講,判斷誰向他扔核彈還是不難。英國跟他用的是同款潛射導彈,這個他自己門清。除了英國也就是俄、法、中。這三個國家的核武器水平並不相同,技術也不一樣。所以根據彈道,火箭燃燒速度等特徵,可以判斷出是哪個國家的導彈。在冷戰期間,美國可以做到每一艘蘇聯核潛艇出海,就會有一艘自己的攻擊型核潛艇跟蹤它。現在情況應該也是差不多。所以哪個國家的戰略核潛艇大體部署在哪裡,美國人心裡也是有數的。要是在北冰洋出現核彈發射跡象,用腳都能想出來是誰幹的。


銳視覺何老師

目前科技來說本題無意義!導彈發射後的火焰很快就會被世界任何國家發衛星發現!大約二十年前導彈發射後的火焰能在61秒內被發現!至於今天時間是多少未知…

只要偵查出導彈被髮射,而且沒有事先得知,那麼任何國家都會進入高級別的戰備狀態!此時的資源都在為它服務。能很快算出發射點在哪兒!依據導彈的速度軌跡和大小以及尾焰的形態等等測算出導彈的種類,能量大小。這些都不是難事!難的在題主說得還擊!這個只能是等他爆了後才能有實質動作。沒有爆炸前只能攔截和擊落!要不然就會發生核對持,一走火就是地球文明倒退


美女愛好者耶

有核武器的國家屈指可數,有彈道導彈的國家就更少,那麼能夠將彈道導彈和核潛艇結合在一起的國家也就是五常。在彈道導彈核潛艇中,也有三六九等之分,美軍的俄亥俄級不能說是最先進的,英國新造的前衛級、法國的凱旋級也都很不錯,靜音效果也達到第一梯隊的水平。

就是前衛級比較坑一些,前不久還出現了發射三叉戟彈道導彈故障偏航的問題。俄羅斯的核潛艇靜音效果會略差一些,但總體上也具備了歐美核潛艇對抗的能力。中國核潛艇作為後起之秀,進步神速,也被美軍高度關注。所以如果一個國家在公海用核潛艇發射核導彈,那麼只有可能是這五個國家,所以也不難判斷是誰發射的,因為跟蹤彈道導彈核潛艇從來都是一個重要的情報資源。

一個國家才幾艘彈道導彈核潛艇,因此有實力的情報機構都會列入日常觀察目標,判斷別國的彈道導彈核潛艇出航時間,去了哪兒,然後根據反潛機進行定位,連續跟蹤。因為彈道導彈核潛艇是核反擊的最後一關,也是二次核打擊的主力,各國都作為戰略武器使用,所以跟蹤對方的彈道導彈核潛艇也就成了日常操作。

美英是一體化的,因為英國核潛艇都用美軍的彈道導彈,法國也是一個陣營,那麼剩下的就是另一個陣營。所以判斷導彈向誰發射,那就初步給出了方向。但也有烏龍,前衛級發生過向美國本土發射彈道導彈的事故,也算是專業坑隊友經典案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