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沒有水泥,那古人是怎麼建房子的呢?

沐沐木哦

水泥作為粘合劑,在建築上的作用不言而喻,水泥在中國的大規模使用已經是近代以後的事。

水泥在西方國家很早就開始使用了,古羅馬時代利用火山灰與沙子,石灰等調配成早期的水,但是我國文明的發源地黃河和長江流域沒有火山,自然也就不會火山灰。

古代缺少水泥確實對我國的建築產生了巨大影響,最明顯的就是不以石材為建築的主要材料。

不過,我國古人的智慧是輸於任何一個民族的,沒有粘合劑,古人就發明了榫卯結構。

榫卯結構代替粘合劑,在兩個建築材料中期固定作用,對比水泥,這種結構的靈活性大大增強,可以根據需要隨時調整,不像水泥固定不可變。

並且榫卯結構屬於具有很好的彈性,抗震能力也是一流的。弱點也很明顯,做工非常複雜,用得起的人非富即貴,小老百姓只能蓋茅草房,這也是沒落的原因之一。

這個發明讓中國的建築在世界上獨樹一幟,讓無數建築師驚歎!

以清朝為例,中央有一個專門的機構負責設計和建造,他就死鼎鼎有名的——樣式房。

放幾張樣式房的作品大家感受一下:

(圓明園)

(頤和園)

(承德避暑山莊)


桂西散人

中國的古建築主要以土木為基本的建築材料,泥土和木材,是自然對於人類最大的恩賜,雖然那個年代沒有水泥,但憑藉著土木,咱們也建了無數的經典之作。

那麼,古人建造房屋的步驟都有哪些呢?

一張圖告訴大家:

這是小君在北京的古建博物館拍攝的,它告訴我們古人建房一般七大步驟:

第一步——抄平放線

這是建房最基本的,即用水平儀等專用儀器去測量地面的平整度,觀測物體是否在一個同一水平面上,即標高相同。

第二步——開挖槽基

即為埋設建築基礎需的要而開挖土體形成低於地面的空間,類似於溝槽。

第三步——築基砌磉

即我們常說的打地基。

第四步——安置柱頂石。

中國古建築素來講究“房倒屋不塌”,這主要是支撐房屋的達木柱子起了最重要的承重作用,因此,這些柱頂石一方面可以讓立在它上面的大木柱更加穩固,同時也防止木頭柱子直接接觸地面受潮。

第五步——包砌臺明

古代的房屋,尤其是宮殿建築都是建在臺基之上,比如故宮的三大殿,而臺基的邊緣就叫做“臺明”(如下圖)

這個部位是古建築露在地面的部分,因此在建房時,它也是工匠們精雕細琢花心思的地方。

第六步——椽望安置

打好了臺基,柱子也立起來了,接下來就要在屋身和屋頂花功夫了,要安置各種的柱子、椽子、檁條等(如下圖)

這樣一個房子的基本結構才算完成。

第七步——氈背鋪瓦

哦,還有最後一步,得在屋頂上鋪設瓦片,這樣才能讓整個屋頂充實起來,遮風擋雨。

古代帝王們很喜歡在屋頂的瓦片作文章,比如皇帝才能用黃色琉璃瓦,王爺能用綠色琉璃瓦,而普通百姓家也就只能用個粗布瓦片。

真是處處體現等級吶!


宮殿君

中國的古建築在建築史上是輝煌的一筆。古人取材於身邊的物品,將土 、木完美融合,使建築有了自己的靈魂。

遠至舊石器時代,人們還未掌握建築的技藝,最有效的建造一個安身立命之所就是尋找一處山洞。如北京猿人,他們便是群居在山洞中。至新石器時代,人們就地取材,逐步搭建起自己的房屋。河姆渡遺址有大量幹欄式建築,幹欄式建築是指在木(竹)柱底架上建築的高出地面的房屋。在這裡還發現了我國最早的“榫卯”結構。《通志·三皇紀》記載:“厥初,先民穴居野處,聖人教之結巢,以避蟲豸之害,而食草木之實,故號'有巢氏',亦曰'大巢氏'。”有巢氏教人在樹上搭建房屋,幹欄式建築與此有異曲同工之妙。

南方地區為去溼氣、避蚊蟲採用的是幹闌式建築,而北方多是穴居式建築。穴居式建築使用的主要材料則是黃土,有的直接在斷崖處挖洞,類似於現在的窯洞。有的則是在平地向下挖出有一定面積的穴,有深穴,有半地穴,再用黃土籠蓋住巢穴,這樣就形成的簡易的房屋。有些房屋以木為骨,用木頭搭構好房屋的基本形制,再用泥土覆蓋住,這種方式被稱作“木骨泥牆”。

中國木構建築的基本結構類型分為:抬梁式和穿鬥式2種 。

抬梁式木構架是在屋基上立柱,柱上支梁,樑上放短柱,其上再支梁,梁的兩端並承檁,如是層疊而上,在最上層的梁中央放脊瓜柱以承脊檁。 穿鬥式木構架是由柱距較密柱徑較細的落地柱與短柱直接承檁,柱間不施梁而用若干穿枋聯繫並以挑枋承托出簷。

“夯土版築”是古代建築最常見的築牆技術。所謂夯土版築,就是用木棒(亦稱夯杵)將黃土用力夯打密實變硬而建造起來的樓房。夯土造屋早在殷商時代就有了。我國這種夯築技術的最古遺例是在河南省湯陰縣叫做白營子的地方,它是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末期的遺址。商代以後,這種技術被各個領域廣泛應用,許多規模宏大的宮室和陵墓都是用夯築技術建造的,特別是夯土臺基成為建築物的必有通式。

現代的建築皆由鋼筋水泥打造,看似比土木堅硬,但卻是少了土木的一種韌性。這種韌性未嘗不是古人骨子裡自帶的,自然、等級、中庸等等傳承了千百年的性格在建築中都能夠一一顯現出來。


北京民俗

“古代”橫跨東西方几千年,如果直接說“沒有水泥”無疑是犯了不問是不是,就問為什麼的主觀錯誤了。

首先,古代羅馬是有混凝土這種材料的——不但有,還大規模地運用到了建築領域(圖1)。

圖1:古羅馬水泥牆與現代水泥牆對比

當然這件事情有一定偶然性——古羅馬文明版圖內火山較多,比如著名的吞噬了龐貝古城的維蘇威火山,而活躍的火山帶來了儲量豐富的天然火山灰,使得古羅馬人可以像古代中國人取土燒磚一樣”“取灰拌土”。古羅馬人使用的混凝土配方與今日常見的混凝土有很多差異,更多的也是根據經驗對天然材料進行配比,並沒有形成基於現代化學和材料學的理論,但是在擁有著自然賦予的資源之後,古羅馬人的確沒有浪費,而是創造出了非常宏偉值得載入史冊的建築,其中的代表之一就是羅馬萬神殿(圖2)。

圖2:萬神殿

萬神殿造型簡潔,巨大的圓形穹頂直徑可達40餘米,在穹頂的頂部還有一個直徑接近9米的圓洞用於採光(圖3)。

圖3:穹頂與中央的開洞

整個穹頂乃至整座建築都是用混凝土澆築而成。後世研究這座建築的學者們著實驚訝迷惑了很久,因為即使用今天的技術,採用現代水泥,澆築一個直徑如此巨大的穹頂,頂上再開一個大洞的話,結構上也會因為張力和重力的作用導致坍塌,古羅馬人在公元初年就建出了結構如此有挑戰性的建築,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當然,經過分析研究之後,人們逐漸解開了了這個歎為觀止的謎題:萬神殿從下到上的混凝土當中配比的骨料重量並不相同,較重的混凝土用於基座,較輕的用於穹頂,且穹頂的殼體逐漸減薄,最大限度減少了自重。而穹頂內部的凹格,也對結構起到了縱橫兩個方向的加固作用(圖4)。

圖4:萬神殿剖面。可見逐漸減薄的穹頂厚度與加固的凹格

雖然沒有現代的建築機械,古羅馬的建築家們依然通過巧思建造出了這一奇觀,並深刻地影響著之後數千年的西方乃至全世界的建築師們。


司空白話

其實中國古代的建築,多以木結構為主,根據不同的地形特點,形成不同的建築風格。木結構建築分佈區域廣、歷史週期長,所以在封建社會時期已經發展得很成熟了。十九世紀中葉之前,中國古代建築一直都是一個封閉的體系,有其獨特的審美價值觀和風格;十九世紀中葉以後,中國打開國門,開始接受外國先進的技術,建築設計也開始與世界接軌,風格開始發生轉變。

我國目前發現最早的混凝土,是新石器時代的白灰夯土地基技術。現代混凝土是1824年,一位英國瓦匠發明的水泥技術。

在水泥發明以前,一般百姓都是用黃泥。將黃泥碾碎後和水,加入小段的細草,不斷踩踏至粘稠,這個過程就是燙泥。這種泥可以用於石頭與石頭之間的粘合,可用於砌牆等,雖然強度、粘合度不如水泥,但是是就地取材,在當時來看已經很實用了。

而大戶人家用的就好一點了,可以用生石灰粉和水兌成石灰粉。將石灰粉浸泡在水裡就叫瀝灰,浸泡一個月後,就可以用來砌青磚牆了,這種灰強度非常高。目前看到的清代建築,大多都是用這種灰砌成的,只是成本比較高,普通百姓是用不起的。即使到了抗戰時期,大多數老百姓還不知道“水泥”是個什麼東西,還是管它叫“洋灰”。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中國人生產出了自己的第一包水泥,是由昆明水泥廠製造的。


老照片

古人的智慧超出你想象,沒有水泥照樣建房子,地基用石頭,粘合劑是白灰渣,就是燒白灰剩下的散碎白灰和燒白灰時燃料殘渣混合物,地上的磚牆用白灰膏粘合,也有用白灰渣過篩後做粘合劑的,一般比較規矩的青磚用白灰膏,外牆不再處理,磚面裸露,用不太規矩的磚壘砌山牆,會用篩過的白灰渣或者白灰膏和細沙。然後用白灰加細沙抹牆面。此類粘合劑在十年前還有零星應用。屬於中檔以上建築使用的方法。

白灰膏壘砌磚牆

低檔次的,乾脆就是土坯加黃泥,有些地方會用版築夯土的方式砌牆,條件好點的,為了曾加強度及奶沖刷度,會在黃土裡加上白灰。

最高檔的粘合劑是白灰膏加上糯米熬漿,橋樑宮殿建築中常用,在建築間隙則會使用三合土,就是把白灰、細沙、黃土,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勻,然後分層夯築,這種三合土的強度很大,粘性很好,而且具有一定的防水性。可以用於建築基礎、橋樑填充材料和路面建設,是最接近水泥作用的建築材料。

三合土夯築

糯米灌漿壘砌,加上三合土夯築填充,能夠建造出比水泥還堅固的建築,配比合適的三合土,強度足夠大,而且不像水泥那樣脆,可以吸能抗衝擊。普通民房用這個成本有點高,所以一般還是以白灰為主,白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氫鈣,製成白灰膏用於建築,會在自然環境裡與二氧化碳反映,生成碳酸鈣和水,石頭的主要成分就是碳酸鈣,耐老化程度甚至優於水泥。

還是以我家鄉的承流橋為例,現存建築是清嘉慶年間留下的,使用了糯米灌漿加三合土夯築的技術,歷經了三次六級以上破壞性地震,特別是7.28唐山大地震,承流橋所在的位置震級達到了七級,但承流橋幾乎是毫髮無損,連條大的裂縫都沒出現,而周圍的民房全部倒塌,承流橋震後仍繼續承載著十噸上下的載重卡車通過。直到現在,主體結構仍然十分完整,2016年才對周圍一些人為損壞部分進行了修善,整體依然還是兩百多年前的清代建築。

經過三次破壞性地震的榛子鎮承流橋


山野論史








眾人拾柴火焰高,我是東北總叨叨。

總叨叨通過查閱資料發現,古代的人們建造房子主要用以下材料:

1、木材,古代的許多建築都是全木質結構,通過榫卯的交接,將一根根木頭和一個個建築構件,緊密的連接在一起,最終構成一個複雜宏偉的建築,據說古人掌握了不用一顆釘子,完全靠榫卯就能保持建築牢固,甚至千年不倒的高超技藝。










2、石頭,古時候由於戰亂不斷,為了保護生命和財產安全,古人採用大量質地堅硬的石頭來修築城郭,建造房屋,鋪設道路。修建陵寢,墓穴。現今的許多古代遺蹟都可以看到當時的古人使用了大量的石頭來搞建造。












3、人工燒製的磚瓦。古人很早就掌握了燒製陶器的技術,在這個技術的基礎上,古人發明了用粘土燒製磚瓦的技術,磚瓦的使用使建築的體積有了變得更宏偉龐大的材料上的支持。

4、泥土,沙石,稻草,石灰。古人採用混合泥土沙石配合稻草石灰和米漿攪拌得來的混合物來粘接磚瓦和石頭,並用這些混合物來填充分析,塗抹牆壁。由於幾種材料的共同作用,使得建成的建築在徹底乾燥以後堅固無比。













總上所述,古代人雖然沒有水泥,但是勞動人民憑藉著智慧,發明創造了許多的技術和方法來建造房子,當時的許多建築的工藝水平甚至是我們今天都無法趕超和模仿的。


總叨叨

古人如何建房子的?故宮我就拿出來鎮樓了。


鋼筋混凝土的發明出現在近代,通常是認為1848年,傳入中國的時間就更短了,那麼古人如何選取建築材料的呢?

我們從幾個方面來回答:

一、屋頂的材料。

古人常用的屋頂材料一般是琉璃瓦和陶瓦來進行建造屋頂,琉璃瓦比較華美還能夠在陽光下折射出絢爛的光芒,所以常用於皇家的建築雍容高貴華美,例如,故宮博物館中的建築屋頂。

陶瓦就比較平民化的建築材料了,使用比較廣泛,在我國南方現存的蘇州園林等都能看到陶瓦的身影。

二、框架材料。

我國古人常用的為木頭,中國人用木頭的原因多樣,主要一點是中國建築大多講究施工快而實用,所以採用木結構比較多。梁啟超認為,中國人建築時候壓根沒想著房子能夠存在千年,所以中國人就選用最方便的材料了。


三、牆體材料。

我國古代的牆體材料一般是使用防水的砂漿和油氈做成,具有一定的防水性,而且比較堅固。我在小時候還在我們村裡看到過全是泥漿和麥秸砌成倒不如說糊成的牆,當時沒條件沒有拍照現在這些年全給拆了。在皇家的建築牆上會塗一些顏料,大多是紅色所以參觀故宮的時候會發現主題色就是紅,因為硃紅色和紫色是皇權的象徵,平民不可以,所以平民大多采用白色。

四、門窗材料。

我國古代的門窗一般採用都是木質材料,皇家採用的多為金絲楠木而普通人家只能採用一些數量大的材料。這也是中國古代榫卯工藝比較厲害的主要原因之一。


ling活的小胖子

很多人都有疑問,為何古代的城牆都如此雄偉,沒有水泥是如何建成的呢?有一個專業叫“土木工程”,是一個古老的專業,為何不叫建築工程呢?因為土木是建造建築最早的材料。


宮殿和城牆都是用磚石和木頭壘成,作為皇家的建築,肯定是要用最好的材料。但是普通百姓建造房子用什麼呢?最早的人類是在山洞裡穴居的,河姆渡人造出了幹欄式建築,有巢人更厲害,直接在樹上搭建房屋。《通志·三皇紀》記載:“厥初,先民穴居野處,聖人教之結巢,以避蟲豸之害,而食草木之實,故號'有巢氏',亦曰'大巢氏'。”可見,木頭是遠古時期一種主要的建築材料。

隨著時代變遷,古人開始嘗試用泥土做牆體,木頭做承重結構,屋頂蓋上茅草擋雨。用作牆體的泥土要加入切碎的麥秸,然後放入一個大約30X40㎝的木框裡,做成一塊一塊的泥磚,用來壘牆。做牆體的泥要精挑細選,不能有過多雜質。



一直到清朝甚至解放後的一些偏遠地區,都還有這樣的房屋,在我老家如今仍然有這樣的老屋,雖已不再住人,但是依然幾十年屹立不倒,可以看出這樣的建築可靠性還是很高的。


歷史密探

以考古發掘證實,早在中國新石器時代的遺址裡,就有使用“白灰面”的痕跡。商周時代的建築遺址裡,常見石灰材料出土。《左轉》有記載:用蜃灰。

這種“蜃灰”,是用蛤殼燒製而成的石灰,加固建築的效果非常好。

而到了大一統的秦漢時代,周朝時只有修宮殿陵墓才會用上的“蜃灰”,應用卻已更加廣泛。比如著名的“秦直道”,每一寸路都是用“蜃灰”加黃黏土修築。這條四通八達的古代中國道路網,就是以這種古代版的“石灰”技術鋪就。秦漢的巍峨宮殿,更常用石灰加豬血料姜石抹成,以暗紅色外觀形成更好的加固效果,且有防潮功能。

也同樣是在西漢時期,一種加固效果更好的新石灰材料,也很快應運而生:三合土。這種材料把石灰黏土和沙子,加水按照一定比例黏合後,就成了中國古代版的“混凝土”,到了戰火紛飛的魏晉南北朝時期,三合土在軍事建築領域已是大受歡迎。大夏政權雄踞漠北的“統萬城”,就是三合土建築材料的傑作。它荒廢數百年後,宋代科學家沈括造訪時,依然親口見證了這座堅城的牢固程度:赫連城(統萬城)緊密如石!

不過,這種牢固的三合土,缺點也十分明顯:它的顆粒還是太過粗糙,粘合度也相對有限。加固程度比起現代水泥混凝土來,還是差距遙遠。不過,就是在南北朝時代,另一種更強大的“中國石灰”也脫穎而出——糯米灰漿!

糯米灰漿,產生於中國南北朝時代,是中國傳統三合土的升級版:工匠們把糯米煮爛以後,將漿汁倒入三合土裡,再加上羊桃藤汁活勻,就成了加固作用更強的“糯米灰漿”。以20世紀中外諸多學者們的測試報告稱,這種誕生於近一千五百年前的古代建築材料,加固效果不但領跑古代世界,甚至堪比現代水泥。

當然,這功能強大的“糯米灰漿”,成本也十分昂貴。在剛誕生的南北朝時期,也只是用來修葺貴族陵墓。到了隋唐年間時,開始用來修橋建廟,唐朝的開元寺就是用“糯米灰漿”來加固,歷經千年屹立不倒。而建於唐代的泉州古塔,也是以“糯米灰漿”的地基,扛住了七點五級的地震。不過,當時這“糯米灰漿”還太金貴,只有重大工程時,才會用上。

到了農業生產更發達的明清年間,拜突飛猛進的稻米產量所賜,“糯米灰漿”的應用也更廣泛。明清時代許多大城市的城牆,都是完全以糯米灰漿砌成。典型明代湖北荊州糯米灰漿城牆,至今還有“鐵打荊州”的稱號。在關乎國計民生的水利工程上,成本降低的糯米灰漿,更成了重大助力。明代盧溝橋兩岸的大型河堤,以及清初浙江餘杭大海塘,全是百分百糯米灰漿打造,扛住數百年雨打風吹,至今造福當地。

這類留存至今的“糯米灰漿”建築,更常叫現代挖掘技術抓狂:1978年,考古人員在發掘南京徐埔夫婦墓時,這糯米灰漿打造的墓室,竟叫考古隊的挖掘機都無可奈何,急得考古隊把鐵鏟鋼釺都砸壞,竟還是動不了墓室分毫。這強大加固能力,六百年後依然震撼現代人。

至於現代驢友們十分熟悉的北京故宮明長城甚至承德避暑山莊等名勝古蹟,當年修築時,都是清一色以糯米灰漿來黏合磚石。然後再以這強大加固防護能力,扛過數百年風雨考驗,把古代中華文明的輝煌風貌,穩穩呈現在現代人眼前。

這樣強大的建築水平,其實早在新航路開闢時,就震驚了那些初次踏上中國土地的歐洲人。十六世紀西班牙學者門多薩的《中華大帝國史》裡,就以大段的筆墨,描繪了歐洲人見到明代建築後的震撼心情:

明代福州的每一座塔樓,都是“超過羅馬人的任何建築”。泉州當地的巨型橋樑,更到了“不是親眼所見簡直難以置信”的地步。中國人的建築水平,簡直是“可以造出世界上最好的建築來。”

十七世紀時無比霸道自信的沙俄彼得大帝,曾專門派使團來中國,不惜開出誘人條件,就想求清政府給沙皇俄國派幾個石匠來——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學會中國的建築技術。清朝乾隆年間曾經造訪中國的法國學者Jean Denis Attiret,更為中國古代建築發出歎服聲音:“我對他們(中國人)的聰慧深為敬佩,我們歐洲人倒似乎顯得平拙無奇。”即使在那個中國近代史的前夜,強大建築技術,仍然是中國人驚豔世界的驕傲智慧。

撐起這驕人成就的,不止是看得見的秦磚漢瓦雕樑畫棟,更有這以“糯米灰漿”為代表的建築材料技術,數千年來沉默的支撐。它就像錚錚的鐵骨,世世代代,以堅硬的姿態,支撐中華文明扛過多少考驗,至今生生不息。

以這個意義說,那些為“三合土”“石灰”“糯米灰漿”殫精竭慮的古代工匠們,也許大多數人並沒有留下姓名,卻與那些英雄人物一樣,堪稱中華文明的脊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