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男子無人超市 20分鐘“卷”走240餘件 無人超市防盜是個大難題

犯罪嫌疑人李某某(男,17歲,汶川人)、雷某某(男,21歲,都江堰人)、謝某某(男,15歲,都江堰人)3人在酒店玩到凌晨3點,覺得有點餓,身上又沒錢。

謝某突然想起前段時間路過天河盛世步行街,看到有一個“免費”超市,提議去那裡“拿”點吃的,3人立即同意並從酒店前往。

盜竊過程中,李某某等3人分工明確,望風、拿商品、撕標籤,不到20分鐘就盜走包括零食、飲料、酒水、避孕套等在內的240餘件商品。因東西太多,他們還叫來好友劉某某(男,21歲,都江堰人)幫忙。期間超市後臺值班人員察覺異常,立即用語音提示他們歸還商品或付款,不然將會報警。但是4人並未理會,拿著東西迅速離開。

4男子無人超市 20分鐘“卷”走240餘件 無人超市防盜是個大難題

目前,李某某等三人涉嫌盜竊罪已被都江堰公安依法刑事拘留,謝某某因不滿16週歲不予刑事處罰,都江堰公安已責令學校、家長加強教育管理。

無人超市不等於免費超市

無人超市雖然無人售貨,但絕對不是免費超市啊!超市也是要盈利的,不是慈善機構呢!這四位顯然是搞錯了!

阿里巴巴的“淘咖啡”無人超市亮相前後,資本瘋狂湧入無人零售領域,多家無人便利店獲得融資。我們先來看看淘咖啡!第一次進店時,打開“手機淘寶”,掃一掃店門口的二維碼,獲得一張電子入場券。通過閘機時掃這張電子入場券,進入店內之後就可以購物了。進到裡面全程不用再掏手機。

當你拿著商品離開時,必須經過兩道“結算門”。靠近第一道門,它會自動感應到你將離店的信息並自動開啟。兩三秒之後走到第二道門,上面的屏幕顯示“商品正在識別中”,再過一秒左右,顯示“1件商品正在支付中”,大門開啟,你的手機收到扣款信息。

4男子無人超市 20分鐘“卷”走240餘件 無人超市防盜是個大難題

依靠生物識別技術防盜

“淘咖啡”開張前,開發這套全新的無人支付技術的螞蟻金服技術實驗室的工程師們做了一次內測:把商品放進書包、塞進褲兜;多人擁擠在一個貨櫃前搶爆款;測試結果顯示,常態場景都能被識別,非常態場景大多數情況下也能被系統識別出並準確扣款。技術負責人、螞蟻金服技術實驗室高級技術專家曾曉東說,這套技術方案混合使用了計算機視覺和傳感器感應,再疊加非配合生物識別技術,以降低誤判率。

無人超市防盜是個大難題

國內市面上存在的無人便利店,採用的技術基本有三種形態,一種是以計算機識別為基礎的人工智能路線,代表是Ama-zonGO、Takego、掃貨特賣;另一種是以RFID為基礎的物聯網路線,代表是繽果盒子;第三種是售賣機/二維碼形式的互聯網路線,採用自有的app掃碼支付。亞馬遜方面曾對Amazon Go運營效果分析認為,技術仍處於早期,“能夠完美運營的條件是,店內少於20人或當消費者移動緩慢時。通過大數據和智能軟硬件解決場景與體驗的痛點,技術目前還沒那麼成熟。”

4男子無人超市 20分鐘“卷”走240餘件 無人超市防盜是個大難題

至於第二、第三種技術,顯然更為原始。網上已有人試驗,如無人看守或配套相應的技術監控,顧客完全可以不支付就拿走物品。天虹的無人便利店Well Go開業當天,即有網友反映,當要走出大門時,試驗者用手捂住沒有付款的純淨水的標籤,感應區沒有識別出該商品未付款,直接開門放行。此外,顧客還可以利用5秒鐘的感應延時,不付款直接拿走商品。防盜是大難題。一方面依靠技術的提升,另一方面挑戰的是人性。人在沒有監督的情況下,會不會主動付款?無人超市在方便生活的同時,順手牽羊已成了司空見之事。

無人超市供應鏈配套需要跟上。無人便利店要想真正做到便利,高密度的鋪點是必須的,也就是必須規模化。這對供應鏈提出很大挑戰。

無人超市能否成功,關鍵在於如何運營。被投資者們看好的“風口”無人零售,無人超市技術尚未成熟,運營效果也有待應驗。無人零售時代,看起來那麼近,要走的路也不少。

對於無人超市,您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