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會找烏克蘭買安124嗎?自己研製才是硬道理

中國會找烏克蘭買安124嗎?自己研製才是硬道理!中國在見過初期,各方面都面臨開始起步的境地,像飛機,坦克這樣的裝備,新中國成立之初還處於空白狀態,從國外買進裝備來研製成為探索的第一步。當時的中國國力不足,想要在這些領域謀得一些發展們也是舉步維艱。

中國會找烏克蘭買安124嗎?自己研製才是硬道理

從國外買來的飛機,坦克要經過重重阻礙,最後到手的可能就是一些用處不大的設施裝備。但這對於當時的中國來說,無疑是很寶貴的財富。比起閉門造車,學習別人的成果要容易的多。在軍工業方面,中國一直從西方引進大型客機和軍用運輸機。但在幾十年的時間裡,中國對於相關技術還處於依賴狀態,並沒有在技術方面有所突破。

中國會找烏克蘭買安124嗎?自己研製才是硬道理

最近,烏克蘭在拍賣一架安124大型運輸機。安124是利比亞棄置在烏克蘭的,他的載貨空間很大,最多能載重171噸,最大起飛重量達到了405噸。有人認為,買下這架安124便能夠掌握更多建造軍用運輸機的技術。由於中國和烏克蘭的關係在外界看來是很親密的,品嚐也會進行一些軍工產品的交易。

中國會找烏克蘭買安124嗎?自己研製才是硬道理

烏克蘭進行這次拍賣,中國的舉動成為了關注的焦點。然而,目前中國還沒企業想要去參與競標。因為實物的仿製並不會獲取實質性的相關技術,只得自己研究。中國在一步步地學習過程中逐漸擁有了自己的技術專利和前沿科技,積累了不少研發經驗,中國的自主研發能力在不斷地增強,研製出自己大型運輸機只是時間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