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流傳了300多年的祭虎節,五彩全身扮老虎超有趣,23號等你來

2018.03.23

祭虎節

彝族流傳了300多年的祭虎節,五彩全身扮老虎超有趣,23號等你來

1、祭拜儀式 早9點(地點:可邑虎嘯山林)畢摩牽羊祭拜虎神,在老虎山上殺羊。

2、祭拜儀式 中午13點(地點:可邑虎嘯山林)畢摩用羊肺、羊心、羊肝祭拜天地神靈,拜虎神,唸經文。

3、祈福 中午14點(地點:可邑虎嘯山林)畢摩帶演出隊、跳虎隊及全體在場人員圍繞老虎唸經轉3圈(鳴炮 燒香)

彝族流傳了300多年的祭虎節,五彩全身扮老虎超有趣,23號等你來

2018.03.23

演出活動

演出時間:14:30-16:00

演出地點:虎嘯山林

1、可邑老年協會 (2個節目)

2、可邑山魂文藝隊(2個節目)

3、跳月協會(2個節目)

4、可邑小鎮管理處演出隊(2個節目)

5、阿細跳月自由式(16點至17點)

彝族流傳了300多年的祭虎節,五彩全身扮老虎超有趣,23號等你來

祭虎節簡介

虎貫穿於彝族的歷史,宗教,藝術,生產和生活中,祭祖,建房,出行,征戰和現在小孩滿月客都以擇虎日為吉道之日,在很多的地方的彝族自稱為虎的後代。

虎嘯,龍吟都是權勢的聲音,山林是虎的天下,虎嘯山林就是號令百獸,據說很久以前,不少彝族寨子都有養虎守寨的傳統,老虎食量驚人,除了人們捕捉一些野貓野狗野兔等野物投食外,老虎每隔半個月還要吃一隻羊,而現在,在方圓幾百裡彝山,再沒有養虎,只有用青石打造的石虎來鎮守寨子,有老虎的山寨,豹子,狼,野豬等會傷害人的野獸不敢到村裡為非作歹,人們過上了平安生活。

可邑小鎮的祭虎習俗源遠流長。時至今日,仍然流傳著“山神不開口,老虎不吃人”。阿細人認為一年中的第一個虎月虎日是一年裡最重要的時間段,故在每年的第一個虎月虎日舉行隆重的祭虎活動,以祈福安康與和諧。

彝族服裝圖案也多是老虎形狀、紋飾,例如:虎頭鞋、虎頭帽…等等。虎是阿細人的圖騰。

彝族流傳了300多年的祭虎節,五彩全身扮老虎超有趣,23號等你來

300多年曆史的祭虎節

阿細的創世史詩《阿細先基》中記載,遠古時代阿細人居住在洞穴中,狩獵靠木棍、充飢靠野果,總有豺狼野豬來攻擊和搶食物。有一天,電閃雷鳴,老人帶著小孩躲到山洞裡,青年男女還在外面打獵,而此時豺狼虎豹也跑到山洞裡,老人嚇得帶上小孩立刻跑出山洞,但卻忘了女首領的兒子還在山洞裡,當女首領回來時,誰也不敢去營救小孩,因為山洞門口有兩隻老虎守著,就這樣僵持了七八天的時間,女首領打算放棄了,她認為就算孩子沒有被老虎吃掉,可能也餓死了,又過了兩天,人們發現守在洞門口的兩隻老虎不見了,於是大家一蜂而湧跑進山洞,發現小孩不但沒有被老虎吃掉,反而被老虎餵養的又白又胖,畢摩見狀,立刻三叩九拜,說道:“母虎神轉世,阿細人的新首領來了!”並把小孩取名“羅母”意為“老虎”羅母從小身強力壯,長到十多歲便成為了阿細人的首領,從此,阿細人便成為了一個信虎,奉虎,畏虎,崇虎的民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