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纳与Netflix打架的第二年

戛纳与Netflix打架的第二年

他们在吵什么?

Netflix 和戛纳争执的一个关键点在于电影的发行方式。根据法国当地的规定,只有在电影院线上映 36 个月后,它们才能上架流媒体,而 Netflix 希望的是电影能够在院线和流媒体平台同步上映,或者干脆不登陆院线。

尽管无缘放映环节,甚至和电影节组委会明显有着进一步交恶的趋势,但这并不妨碍财大气粗的Netflix“壕气”干云地在买片环节上,找到它在戛纳的存在感。3000万美元,约合1.9亿元人民币,Netflix在本次戛纳电影节上的第一笔交易,却也成了今年戛纳目前为止最大额的交易。着实不差钱的流媒体以高价拿下暴走漫画的第一部动画大电影《暴走吧!失忆超人》的海外发行权。

戛纳与Netflix打架的第二年

在得知父亲的遗作要撤下戛纳后,《风的另一边》导演奥逊·威尔斯女儿碧翠丝给Netflix首席内容官萨兰多斯发邮件表示:“请重新考虑一下,让我父亲的作品成为建立 Netflix 和戛纳连接的桥梁。”

戛纳与Netflix打架的第二年

戛纳与Netflix、法国与Netflix,更抽象点说是电影院与流媒体之间的“干仗”,起码在今年没有偃旗息鼓、握手言和的可能。如果说去年发生在戛纳的讨论还只是彼此试探的小花腔——毕竟最终由Netflix投拍制作,并未在法国院线上映过的《玉子》与《迈耶罗维茨的故事》仍被准入到主竞赛单元(讽刺的是,反倒是这两部电影让去年戛纳的荧幕不至于显得因中规中矩而无趣到无聊)——今年来自双方高层的强势喊话,就显得电光火石多了。

戛纳与Netflix打架的第二年

起因是三月末,戛纳电影节艺术总监福茂在《法国电影》杂志的访谈中,明确宣布Netflix无缘主竞赛单元,更毫不客气地点名Netflix一直试图和戛纳发生点什么的企图心为何:“Netflix那帮人喜欢红毯,也想来放其他片子,但他们在商业模式上的不妥协站在了我们的对立面。”Netflix首席内容官泰德·萨兰多斯傲娇起来也不遑多让,放话威胁组委会要撤走旗下五部电影,这其中不乏赫赫有名的大导作品,如阿方索·卡隆的《罗马》、奥逊·威尔斯的遗作《风的另一边》。结果很明了,在4月21日戛纳选片发布会上揭晓的名单中,Netflix果然消失了踪影。

戛纳与Netflix打架的第二年

“绕过法国院线而在Netflix自己的平台上全球同步首播”与“要入围主竞赛单元必须现在法国电影院公映”的模式冲突,是一切恩怨的根源。这不仅是牵扯到发行商、电影院的利益牵扯,更是对电影形态、电影理解的重构。恩怨的发酵不可避免发展成一次站队闹剧。向来重视推进电影技术的传奇导演斯皮尔伯格显然不会支持Netflix,他甚至对Netflix 电影是否有资格拿奥斯卡小金人都抱有疑惑,“一旦你决定采用电视的形式,那么就是一部电视电影,”他说,“如果它好的话,你当然应当得到艾美奖的褒奖,但不是奥斯卡。我不认为为了获得资格而象征性走一下院线程序、放映还不到一周的电影有资格参与奥斯卡。”克里斯托弗·诺兰也有着大导对电影放映形式的执着——这大概是热爱在大荧幕上打造视听奇景的炫技派导演都难以克服的——他曾说过自己永远不会和Netflix合作,“它想让院线电影和流媒体同时放出的政策毫无道理,对院线电影而言显然不可行。”(诺兰导演虽然在其后对自己的言论向Netflix COO道歉,不过这则道歉十足英式讽刺,他说自己的言论“太不外交了”)但“穷导演”们可不这么想了,好比本次戛纳被撤走的阿方索·卡隆参与制片的《罗马》,自编自导自己制片意味着极高的财务风险,选择脱手给Netflix无疑是绝佳的变现渠道。这让Netflix看起来有些“鸡贼”,很容易将自己包装成“热爱电影”的公司形象,“为了电影”“捍卫观众”去挑战已有秩序和既得利益,然而其下隐藏的野心如何,着实不堪深究。

戛纳与Netflix打架的第二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