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便"出现这种颜色,需要提高警惕!

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你会做什么?大多数人一定回答:小便。很少人注意到,其实排尿是日常生活最频繁的行为,平均成人每天的排尿量达1200-1500cc,而排尿的频率、次数、颜色,都反应了身体健康的状况。

根据医疗网站《Health.Ucsd》报导指出,成人的尿液是由水、尿素、氯化物、钾、钠、肌酸酐及其他溶解离子组成,最常见的尿液为如琥珀色的黄色,这是尿液中的尿胆素的颜色,而尿胆素是从废弃的红血细胞所合成的废气物质。倘若尿液颜色不是呈现琥珀般的黄色,就要注意身体是否有以下状况:

·尿液呈透明色:大多是饮水过量,可能会稀释体内多的电解质与盐份,对血液中的化学不平衡不利。

·尿液呈暗黄色:正常范围质内,但可能有轻度脱水的现象。

·尿液呈浅橘色:可能有脱水,或是肝病、胆管问题,这种颜色通常是由血液中排度过量的维生素B群所造成。

·尿液呈橘色或棕色:尿液中如出现这种颜色,有可能是黄疸症,或横纹肌溶解及严重脱水所造成。

·尿液呈粉红色:可能食用甜菜、莓果类造成的颜色变化,但如果饮食中没有特别调整却出现这种尿液颜色就要小心。

·尿液呈红色:有些食物如红萝卜、大黄、黑莓、饮料色素会导致尿液偏红,但如果在没有饮食改变前提下,出现红色的「血尿」,就可能是尿道肾结石、尿道感染、甚至肿瘤的征兆,也可能是摄护腺病变、铅或汞中毒的症状,因此尿液如果出现鲜红色,务必立即就医。

·尿液呈白色或乳白色:表示血液中的某些矿物质(如钙或磷酸盐)含量过高,又或是尿路感染、蛋白质过多,宜咨询专业泌尿科医生。

·尿液呈青绿色:有些人吃芦笋时会出现尿液变绿,但如果饮食正常却出现这种颜色,就要注意是细菌感染、绿脓杆菌感染等征兆。

提醒民众除了应该定时排尿、不憋尿之外,每天也要摄取足够的水份,称人一天应喝2000-3000CC的水,也要注意不偏食、不穿紧身衣物以免挤压膀胱。

第一时间get最实用的营养干货,做自己和家人的营养师。

谢立启

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公共卫生学博士

中国健康头等舱营养医学信息咨询平台创始人

中国天启果蔬酵素断食疗法创始人

健康头等舱-自然疗法医学首席专家

谢立启博士留美20年间,致力研究临床营养学和自然疗法医学,专精以食物营养疗法,酵素疗法,果蔬断食疗法等自然方式,净化身体血液,唤醒人体自我修复受损组织的原始本能,以强化免疫功能,预防现代人许多重大流行病的发生,为中国预防医学的推动不遗余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