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这么近,那么远

梦想,这么近,那么远

仰望星空

人生虽是短暂,但只有人类的双手

能够为宇宙穿上盛装

梦想,这么近,那么远

今夜呀,我站在北京的街头上,向星空瞭望。

明天呦,一个紧要任务,又要放在我的双肩上。

此刻,是最该我沉着镇定的时光,而星空,却是异样的安详。

梦想,这么近,那么远

在那遥远的高处,在那不可思议的地方,你观尽人间美景,饱看世界沧桑。

梦想,这么近,那么远

生命是珍贵的,为了赞颂战斗的人生,我写下成册的诗章。

可是在人生的路途上,又有多少机缘,向星空瞭望!

当我怀着自豪的感情,再向星空瞭望。我的身子,充溢着非凡的力量。

梦想,这么近,那么远

因为我知道:在一切最好的传统之上,我们的队伍已经组成,犹如浩荡的万里长江。

而我自己呢,早就全副武装,在我们的行列里,充当了一名小小的兵将。

梦想,这么近,那么远

而星空啊,不要笑我荒唐!我是诚实的,从不痴心妄想。人生虽是短暂的,但只有人类的双手,能够为宇宙穿上盛装。

世界呀,由于人的生存,而有了无穷的希望。

梦想,这么近,那么远

你啊,还有什么艰难,使你力不可当?请再仔细抬头瞭望吧!出发于祖国的神舟飞船,正遨游于辽远的星空之上。

文章(节选) | 郭小川《望星空》

邓清明

星空很远,梦想很近。而他,却等待了20年。

梦想,这么近,那么远

梦想,这么近,那么远

梦想,这么近,那么远

他,叫邓清明

中国首批航天员

唯一一位现役还未执行过

飞天任务的航天员

梦想,这么近,那么远

1996年,载人航天工程进行首批航天员选拔

1998年,邓清明和其他13名战友光荣入选

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首批航天员

“英勇无畏 无私奉献 不怕牺牲

甘愿为祖国的载人航天事业奋斗终生”

这句誓言

是身为航天人坚定不移的信念

邓清明一直在坚守,整整20年

梦想,这么近,那么远

2003年,杨利伟驾乘神舟五号一飞冲天

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终于实现

邓清明努力备战,渴望亲自体验飞天的感觉

“神九”落选

他说,下一次也许还有机会

“神十”落选

微乎其微的分差让他与梦想再次擦肩

那一年,他47岁

2014年,航天员大队五名航天员停航

然而,邓清明并没有放弃

以最好的状态准备迎接“神十一”的选拔

梦想,这么近,那么远

△ 神舟十一号航天员景海鹏(左)、陈东在天宫二号实验舱向全国人民问好并敬礼

2016年10月17日清晨

广播里传出零号指挥员清晰的口令声

7时30分28秒

搭载着景海鹏、陈冬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

点火发射

邓清明遥望火箭拔地而起,荣耀而感伤

就在一天前

他第三次接到备份通知

“祝贺你”,“谢谢你”

一话一答间,崭新的飞天征程再次开启

梦想,这么近,那么远

△ 邓满琪与父亲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飞控大厅合影

逐梦之路始终离不开家人的支持

得到备份通知的邓清明从西郊机场回家

走进家门

爱人和女儿在门口齐声说道

欢迎英雄回家

那一刻,他忍不住泪眼纵横

在女儿邓满琪的眼中

爸爸是“最敬业、最无私的人”

永远是她心目中最伟大的英雄

梦想,这么近,那么远

△ 2017年8月,邓清明等航天员在烟台进行海上救生训练

星空很远,梦想很近

面对着不断成长的年轻航天员

他说,“作为一名老兵

更多的是坚持、调整好心态”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风雨过后肯定是彩虹

梦想,这么近,那么远

仰望星空

苍穹呦,星空哟

面对着你,我有资格挺起胸膛

梦想,这么近,那么远

夜深了,风息了,雷雨逃往他乡。云飞了,雾散了,月亮躲在远方。天海平平,不起浪,四围静静,无声响。但星空是壮丽的,雄厚而明朗。

星空,只有你,称得起万寿无疆!你看过多少次:冰河解冻,火山喷浆!你赏过多少回:白杨吐绿,柳絮飞霜!

梦想,这么近,那么远

望星空,我不免感到惆怅。

说什么:身宽气盛,年富力强!怎比得:你那根深蒂固,源远流长;说什么:情豪志大,心高胆壮!怎比得:你那阔大胸襟,无限容量!

在伟大的宇宙空间,人生不过是流星般的闪光。在无限的时间的河流里,人生仅仅是微小又微小的波浪。

梦想,这么近,那么远

忽然之间,壮丽的星空,一下子变了模样。天黑了,星小了,高空显得暗淡无光,云没有来,风没有刮,却像有一股阴霾罩天上。天窄了,星低了,星空不再辉煌。

我们生活着,而没有生命的宇宙,既不生活也不死亡。我们思索着,而不会思索的穹窿,总是露出呆相。

星空哟,面对着你,我有资格挺起胸膛。

梦想,这么近,那么远

当我怀着自豪的感情,再向星空瞭望。我的身子,充溢着非凡的力量。

我们要在地球与星空之间,修建一条走廊,把大地上的楼台殿阁,移往辽阔的天堂。

文章(节选) | 郭小川《望星空》

吴杰

也许,攀援终无法到达顶峰。而他,时刻都在“准备出征”。

梦想,这么近,那么远

梦想,这么近,那么远

梦想,这么近,那么远

他,叫吴杰

1996年,远赴俄罗斯接受航天员培训

因梦想急切,仅仅花了一年时间

就完成四年的训练科目

并把航天员训练技术带回中国

他成了中国最接近太空的人

梦想,这么近,那么远

回国后,吴杰成为中国首批航天员兼教练员

此后的20年,他日复一日

重复着“准备出征”这一件事

梦想,这么近,那么远

△ 2006年,航天员景海鹏、吴杰(后)进行水上出舱训练

2003年,吴杰第一次与“飞天”失之交臂

执行这次任务的是他的战友、学生杨利伟

2005年,神舟六号计划搭载两名航天员升空

吴杰再次成为“备选”

他执笔写下

遥看神六巡天走,梦想神七伴我游

2008年9月,神舟七号发射在即

这次航天员要执行出舱活动任务

吴杰恰恰是最早学习这项技术的中国航天员

这一次,他又落选了

一路坚强的吴杰,忍不住留下了眼泪

梦想,这么近,那么远

△1999年,航天员潘占春、李庆龙、费俊龙、刘旺(从左至右)进行失重飞机训练

一次次接受祖国挑选

一次次与飞天失之交臂

一次次,他重新出发

为祖国,永远时刻准备着

2014年3月

达到航天员服役最高年龄的他

与其他四位航天员——

李庆龙、陈全、潘占春、赵传东

一同选择退役或转岗

数十年的等待

他们的个人梦想没能成真

但,正是因为有了他们

中国离实现航天强国的梦想越来越近

梦想,这么近,那么远

仰望星空

这梦太远,远在九天银河之外

这梦又很近,近在上下求索的日日夜夜

梦想,这么近,那么远

20年,7305天,175320个小时

做一件事

68个日夜,4600余万公里,绕地1069圈

寻一个梦

中国航天20年,航天员6次飞天,6次凯旋

你记住的或是11位执行过任务的航天英雄

但是,我们更要知道的是

在叩问苍穹的飞天梦里

还有着无数个“邓清明”、“吴杰”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虽未披甲征战,已是鞠躬尽瘁

他们的故事或许不那么惊天动地

但依旧值得每一个人熟悉

资料 | 《朗读者》、中国军网、新华社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