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不好,先反省嘴巴

許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

有很多好想法,卻沒有付諸實踐;

制訂的戰略從沒有改變過任何行動;

能洞悉系統運行的規律,卻沒能改變運營政策;

實驗中取得良好效果的方案,推廣上卻毫無進展。

這種“煮熟的鴨子飛了”的感覺著實讓人沮喪,出現這種問題既不是意願不強,也不是意志力不夠堅定,甚至可能和沒有進行系統思考無關,癥結在於心智模式。

也就是說,新觀點和新知識與人們內心長久以來固化的認識發生了衝突,老思維把人們侷限在我們習以為常的思考方式當中。

所謂的“心智模式”可以理解為看問題時的思考方式,《皇帝的新衣》中,大家心中都裝著美麗新衣的幻想,唯有小孩子敢於打破這種想法說出實情。

那為什麼心智模式這麼重要呢?

主要原因是不同心智模式的兩個人去觀察同一件事物會得到不同的描述,因為他們會看到不同的細節,並且對這些細節會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釋。

比如我們一起去參加一個聚會,我們看到的都是同一群人,但是我們大腦中能識別的人的圖像是不同的。

還有,當股災發生的時候,普通人會感覺非常地恐慌,因為他的資金受損;而真正懂人性的投資者,則會非常地興奮,因為這又是撿便宜貨的時候了。就像巴菲特所說的,他人貪婪時我恐懼,他人恐懼時我貪婪。

那我們該如何修煉我們的心智模式,改變思考慣性呢? 下面介紹幾個方法。

一、反思實踐。

經常總結,經常反思,檢查一段時間的工作是否達標,如果沒有,是哪種因素在影響。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舍恩研究了反思實踐在醫學、建築學和管理學領域的作用,他發現很多人離開研究生院後,就停止了學習,而真正取得成績的是那些不斷反思的終身學習者,更重要的是培養在實踐中反思自己思考方法的能力。

二、知行合一。

我們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反思,反思的內容就是我們自己所想的和自己所做的之間的差距,經常會反思可以提高自己的意識水平。在反思得出結論之後,更重要的就是知行合一,也就是把所想變成所做。 我們經常在給自己,設立種種目標。比如這個月我要減肥、我要學英語、我要開始練習寫作、每天跑步五公里、每天做瑜伽,等等。現實的結果卻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反思所帶來的這種差距,肯定會引起人的沮喪和失望,畢竟自己所想的沒有完成實踐。就像我們前面在講自我超越時一樣,這種差距,是一種心理負擔,同時也是一種前進的動力。面對這種差距,我們要說出真相,覺察和承認這種差距,然後知行合一,用自己的行動去彌補這個差距。 也會出現“當局者迷”的情況,這時候你就需要找到自己的小夥伴,讓他代替你,說出你言行不一致的地方,再進行改正。

三、跳躍性判斷。

大腦中有數量巨大的神經元,它們能讓我們快速思考,但諷刺的是,想得太快,會讓我們無法經常充分地思考和檢驗,就直接得出一個結論。

我們的理性思維非常善於從信息中抽取細節,形成抽象化的概念,然後再用這些概念去推理。假設一下,你面前有100張陌生人的照片,大多數人是無法記住每張面孔,但是能記住類型,比如這100個人中,男性多、女性少,或者中年人多,小孩和老年人少。

瞭解了大腦意識的工作原理後,問題就顯現了,從識別到形成概念的速度太快了,快到我們不能意識到大腦進行過這個過程,我們更直觀的體會是從信息“跳躍”到概念,這個過快的過程恰恰會限制我們的學習能力。

這個問題在企業中經常出現。很多高管堅信“顧客購買商品只看價格,根本不看服務質量”。現實的場景是顧客確實對摺扣非常感興趣,這就不斷加深高管的這種想法。

當一名新來的市場營銷人員建議領導增加改善服務的投入,高管會友善地回絕這個提議,因為在他的想法中,“顧客原來沒有提過新的服務要求”已經固化的結論“顧客只關注價格,而不在乎服務”。

當這家企業的競爭對手開始提高服務水平時,市場佔有率的差距就會顯現。

為了儘可能消除這種“跳躍性判斷”得到的僵化結論,我們在做決定前需要問自己: 我得到的結論是基於什麼的數據或者什麼人的看法?會不會有一種可能性,就是我收集的信息是錯誤的?在這個決定以外,可能還有其他更優選擇嗎? 如果你的回答都是負面的,那麼此刻你就需要重新思考了。

最後,我們再一次明確心智模式的修煉和第五項修煉——即系統思考之間的關係。系統思考沒有心智模式修煉作為基礎,就像飛機只有機翼沒有發動機。這兩項修煉可以很自然地結合起來,通過系統思考發現可能的隱藏信息,通過思考方式的改變提出新的應對方法。

我們的思考模式有著不少坑,經常進行自我反思,才能突破自己舊有的思考模式,不斷修正自己的決定,達到收益最大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