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遇見熊孩子或者熊孩子父母,請給他們看這部電影

01

最近迷上了日本電影,尤其是那種重口味的,比如《大逃殺》。後來想找一部愛情片舒緩下心情,我勒個去,找到一部《告白》,看完別提心裡多驚悚了,迫不及待要分享給大家。

如果遇見熊孩子或者熊孩子父母,請給他們看這部電影

這電影名字起的,完全是誤導人

02

以下敘述可能引起不適,請慎點。

森口悠子是一名小學老師,她的女兒溺水而亡,警察判定是意外。但森口知道女兒是被自己班上的兩個學生合謀殺死的,因為沒有證據,加上日本的《未成年人保護法》,保護14歲以下的孩子,所以森口放棄法律追責,決定自己復仇。

兇手是兩個男生,A和B。

少年A是個高智商的天才,成績優異,有很多發明獲得國家大獎;但行為很怪,經常虐待動物。他的母親是個天才科學家,因為嫌棄父親笨,加上懷念事業,拋棄了A和父親。A繼承了母親的高智商,也跟母親一樣討厭智商平平的父親,於是一直想做些大事情引起母親的注意。

B是個很笨的孩子,在班裡很不起眼,渴望別人關注,但B他媽很溺愛他。

社會上之前發生了一個大新聞,一個14歲的女孩希美娜毒死了全家,引起了社會轟動。天才的A受到啟發,決定殺人讓母親注意(這都是什麼腦回路?)

A使用電擊錢包擊暈了小女孩,以為女孩死了,很得意。B很害怕,為了撇清關係,把小女孩扔到水裡,做出溺亡的假象。其實小女孩當時沒死,B扔她的時候醒過來了,但B這個熊孩子還是把女孩扔到了水裡。

所以A有殺人之心,但沒有殺人之實;B一開始沒有殺人之心,但卻有殺人之實。

倆人都對森口老師供認不諱,A甚至得意洋洋,說通過殺人展現了自己的聰明才智;B說是為了報復森口不重視他,並且B的母親一口咬定兒子沒殺人,倆人都沒有懺悔。

03

森口老師在春假前決定辭職,給學生們上最後一課,指出了班裡的兩名兇手,並聲稱在他們的牛奶裡放入了艾滋病病人的血,要他們好自為之。

春假後B就不來上學,以為自己得了艾滋病,躲在家裡不洗澡不洗臉,碰過的東西不讓他媽碰,動不動就打人,已然瘋了。

春假後來了新的男老師,倡導‘愛和包容’,跟班長美月去勸B來上學,但B對上學極度反感,精神病越來越嚴重,他媽也受不了了,最後決定把兒子殺掉,然後自殺。

但B完成反殺,把他媽殺了,自己被警察帶走。

其實B出事情都是森口一手策劃的:森口鼓勵男老師家訪,但帶過去的慰問品都是學生詛咒B是殺人犯的禮物,B的母親最後也知道了兒子的事情,所以才有殺兒子與被反殺那一幕。

04

A的故事最精彩。A回到學校照常上學,但班裡人都欺負他,A測出自己沒得艾滋病,但為了反抗班裡同學,故意割破自己手掌,把血抹在一個欺負他的男生臉上,其他人都害怕了。

班長美月是個品學兼優的女生,但其實她是殺人魔希美娜的崇拜者,美月跟A越走越近,倆人竟然戀愛了。少

如果遇見熊孩子或者熊孩子父母,請給他們看這部電影

少年A和美月

如果不是驚悚片,這段還真有點感人

如果遇見熊孩子或者熊孩子父母,請給他們看這部電影

如果不是驚悚片,這段還真有點感人

美月跟森口老師一直有聯繫,告訴老師A殺人是因為有戀母情節,這也為後文埋下了伏筆。

後來美月跟A爭吵,直接挑明A的戀母情節,A很生氣,直接把美月殺了,然後肢解放在冰箱裡(A心理素質真好)。

A之前殺老師女兒的事情因為警察認定意外,效果不顯著,在新聞上只有很小的一條。

於是決定來票大的,打算在全校表彰會上放置炸彈,演講完後把學校的學生都炸死,開啟信號是他的手機。

演講完畢後,撥了手機學校竟然沒炸。原來森口老師調查了他的情況,知道他戀母,於是提前把學校炸彈取走,放在了他媽的辦公室裡。所以不是炸彈沒炸,而是把他媽炸死了。

A感到了徹骨的絕望,這時老師現身,有了非常經典的一幕結尾:“你打算改過自新了嗎,我準備原諒你。” “騙你的了”。

如果遇見熊孩子或者熊孩子父母,請給他們看這部電影

老師很誠懇

如果遇見熊孩子或者熊孩子父母,請給他們看這部電影

諄諄教導

如果遇見熊孩子或者熊孩子父母,請給他們看這部電影

傷心的都要哭了

如果遇見熊孩子或者熊孩子父母,請給他們看這部電影

然後開始冷笑

如果遇見熊孩子或者熊孩子父母,請給他們看這部電影

畫面一黑,騙你的

老師這麼做前邊也有伏筆,因為A曾經這麼戲弄老師:之前老師詢問A是不是他們殺掉她女兒,A先是故意悔恨,甚至要跳窗戶自殺以證清白;就在老師攔下他的時候,A笑眯眯的跑下來說,“玩你的”。

05

這部電影真是典型的日本電影風格:黑暗,反轉,殘酷。

裡面所有人的行為都不正常,少年B為了得到其他人的注意被A蠱惑,幫著殺人;B的母親溺愛孩子,知道兒子殺人後接受不了,打算殺兒子;少年A一直渴望母愛,但手段幼稚殘忍,他是事件的主謀;美月聖母心氾濫,被A肢解了;就連森口老師,為了給女兒復仇,逼瘋了B,讓A炸死了他媽,甚至最後也不原諒犯了錯的A。

這種電影,估計只有日本人拍得出。對青少年暴力死亡犯罪的態度;對“惡”渲染的不留餘地;對復仇行為的生動描寫。看完後,心裡恐慌了好幾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