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遇见熊孩子或者熊孩子父母,请给他们看这部电影

01

最近迷上了日本电影,尤其是那种重口味的,比如《大逃杀》。后来想找一部爱情片舒缓下心情,我勒个去,找到一部《告白》,看完别提心里多惊悚了,迫不及待要分享给大家。

如果遇见熊孩子或者熊孩子父母,请给他们看这部电影

这电影名字起的,完全是误导人

02

以下叙述可能引起不适,请慎点。

森口悠子是一名小学老师,她的女儿溺水而亡,警察判定是意外。但森口知道女儿是被自己班上的两个学生合谋杀死的,因为没有证据,加上日本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14岁以下的孩子,所以森口放弃法律追责,决定自己复仇。

凶手是两个男生,A和B。

少年A是个高智商的天才,成绩优异,有很多发明获得国家大奖;但行为很怪,经常虐待动物。他的母亲是个天才科学家,因为嫌弃父亲笨,加上怀念事业,抛弃了A和父亲。A继承了母亲的高智商,也跟母亲一样讨厌智商平平的父亲,于是一直想做些大事情引起母亲的注意。

B是个很笨的孩子,在班里很不起眼,渴望别人关注,但B他妈很溺爱他。

社会上之前发生了一个大新闻,一个14岁的女孩希美娜毒死了全家,引起了社会轰动。天才的A受到启发,决定杀人让母亲注意(这都是什么脑回路?)

A使用电击钱包击晕了小女孩,以为女孩死了,很得意。B很害怕,为了撇清关系,把小女孩扔到水里,做出溺亡的假象。其实小女孩当时没死,B扔她的时候醒过来了,但B这个熊孩子还是把女孩扔到了水里。

所以A有杀人之心,但没有杀人之实;B一开始没有杀人之心,但却有杀人之实。

俩人都对森口老师供认不讳,A甚至得意洋洋,说通过杀人展现了自己的聪明才智;B说是为了报复森口不重视他,并且B的母亲一口咬定儿子没杀人,俩人都没有忏悔。

03

森口老师在春假前决定辞职,给学生们上最后一课,指出了班里的两名凶手,并声称在他们的牛奶里放入了艾滋病病人的血,要他们好自为之。

春假后B就不来上学,以为自己得了艾滋病,躲在家里不洗澡不洗脸,碰过的东西不让他妈碰,动不动就打人,已然疯了。

春假后来了新的男老师,倡导‘爱和包容’,跟班长美月去劝B来上学,但B对上学极度反感,精神病越来越严重,他妈也受不了了,最后决定把儿子杀掉,然后自杀。

但B完成反杀,把他妈杀了,自己被警察带走。

其实B出事情都是森口一手策划的:森口鼓励男老师家访,但带过去的慰问品都是学生诅咒B是杀人犯的礼物,B的母亲最后也知道了儿子的事情,所以才有杀儿子与被反杀那一幕。

04

A的故事最精彩。A回到学校照常上学,但班里人都欺负他,A测出自己没得艾滋病,但为了反抗班里同学,故意割破自己手掌,把血抹在一个欺负他的男生脸上,其他人都害怕了。

班长美月是个品学兼优的女生,但其实她是杀人魔希美娜的崇拜者,美月跟A越走越近,俩人竟然恋爱了。少

如果遇见熊孩子或者熊孩子父母,请给他们看这部电影

少年A和美月

如果不是惊悚片,这段还真有点感人

如果遇见熊孩子或者熊孩子父母,请给他们看这部电影

如果不是惊悚片,这段还真有点感人

美月跟森口老师一直有联系,告诉老师A杀人是因为有恋母情节,这也为后文埋下了伏笔。

后来美月跟A争吵,直接挑明A的恋母情节,A很生气,直接把美月杀了,然后肢解放在冰箱里(A心理素质真好)。

A之前杀老师女儿的事情因为警察认定意外,效果不显著,在新闻上只有很小的一条。

于是决定来票大的,打算在全校表彰会上放置炸弹,演讲完后把学校的学生都炸死,开启信号是他的手机。

演讲完毕后,拨了手机学校竟然没炸。原来森口老师调查了他的情况,知道他恋母,于是提前把学校炸弹取走,放在了他妈的办公室里。所以不是炸弹没炸,而是把他妈炸死了。

A感到了彻骨的绝望,这时老师现身,有了非常经典的一幕结尾:“你打算改过自新了吗,我准备原谅你。” “骗你的了”。

如果遇见熊孩子或者熊孩子父母,请给他们看这部电影

老师很诚恳

如果遇见熊孩子或者熊孩子父母,请给他们看这部电影

谆谆教导

如果遇见熊孩子或者熊孩子父母,请给他们看这部电影

伤心的都要哭了

如果遇见熊孩子或者熊孩子父母,请给他们看这部电影

然后开始冷笑

如果遇见熊孩子或者熊孩子父母,请给他们看这部电影

画面一黑,骗你的

老师这么做前边也有伏笔,因为A曾经这么戏弄老师:之前老师询问A是不是他们杀掉她女儿,A先是故意悔恨,甚至要跳窗户自杀以证清白;就在老师拦下他的时候,A笑眯眯的跑下来说,“玩你的”。

05

这部电影真是典型的日本电影风格:黑暗,反转,残酷。

里面所有人的行为都不正常,少年B为了得到其他人的注意被A蛊惑,帮着杀人;B的母亲溺爱孩子,知道儿子杀人后接受不了,打算杀儿子;少年A一直渴望母爱,但手段幼稚残忍,他是事件的主谋;美月圣母心泛滥,被A肢解了;就连森口老师,为了给女儿复仇,逼疯了B,让A炸死了他妈,甚至最后也不原谅犯了错的A。

这种电影,估计只有日本人拍得出。对青少年暴力死亡犯罪的态度;对“恶”渲染的不留余地;对复仇行为的生动描写。看完后,心里恐慌了好几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