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術”能夠支撐起你的“藝”嗎?

攝影裡的技術與藝術

所謂攝影藝術 | 你的“術”能夠支撐起你的“藝”嗎?

Bob Dylan, Elliot Landy/Magnum 紅外底片拍攝的鮑勃迪倫

當談到提高我們的技法時,作為從事藝術相關領域的人,我們都經歷了非常相似的學習過程。雖然這艱辛的“動盪之旅”和細節因人而異,但總是歸結為兩點,那就是:如何以及為什麼。

通常情況下,這兩個元素的運用是和諧共生的 - 我們發現技法越熟練就越能表達出你想要的結果。但兩者之間也存在很大的區別,如何合理的運用兩者,將是一件好的藝術作品誕生的前提條件。

技法,技術,基本功

以攝影為例:你所瞭解的關於攝影的大部分內容很可能是技法相關 - 這些技法和術語究竟是怎麼一回事,還有該怎麼去使用。當然器材黨只是對器材的臆想。當你想到“工藝,技術,技法,基本功” 時,考慮“技法”這個詞 - 它正是為高品質成果奉獻的體現。一名匠人選擇正確的工具,使他能夠為他的作品傾注大量的汗水,愛和關懷。這是愛,努力和毅力,傾注於你所做的事情。這是練習的血液,汗水和疼痛的手腳的外在體現。它是物理的,生理的,它是有形的。

談到手藝,技能,技法的時候,它分成兩部分:你使用的裝備,以及你如何使用它

裝備是大多數人關注的,它性感,閃亮而富有吸引力,往往有時候略帶一些逼格。比如攝影裡面的傳感器的尺寸,品牌,數碼單反相機,無反,微單,鏡頭,大畫幅,中畫幅,底片,掃描儀,噴墨打印機,暗房放大機等等。哪些器材可以為你提供最佳的圖像質量?情景又如何?哪些品牌現在正在做出另很多人感到驚訝的事情?但當它的光澤和魅力逐漸全部消失的時候,你就會開始質疑這些裝備是如何為你的攝影服務的。

一旦你認為有合適的裝備適合你(相信我,總是會改變的),你會開始學習如何使用它。你開始理解並學習基本的曝光原理以及如何操控它。你會探索類似長時間曝光,擴展ISO,移軸之類等等的一大堆技術,偶爾也會小炫耀一番,感覺自己已然成了大師。隨著學習的深入,然後你意識到你需要更多的裝備來滿足自己對技藝的提高。但如果可以的話,請你儘可能的控制住瘋狂購買的慾望。因為你對裝備的渴望永遠不會結束。

經過大量的練習,該技法,技術,技藝會在你的手中最終會達到下意識高水平。舉個粗淺的例子,比果你想要一個有一定景深的清晰圖像,你會下意識地將光圈調節到f / 8。你確切地知道如何在每一個鏡頭和相機上實現它,甚至在手動情況下仍然操作自如。你甚至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讓你的照片像自己爐火純青的技法一樣瘋狂。你知道在任何情況下都應該做出哪些調整。因為你知道如何在不同情況下怎樣正確的操作你手中的器材。下面的照片是瑪格南攝影師 Ian 使用過的相機,他使用的頻率足可以讓黑色漆面的徠卡相機露出黃銅,當然,這個不是有意為之的,而是經過長期的使用自然形成的。我們也知道徠卡大部分是純手動相機,你的曝光,對焦全是手動,甚至測光你也可以手動,在沒有測光的情況下,你能做到在一個場景下,直接調節好快門和光圈的組合嗎?這是一個很基礎的問題。也是所謂 Craftmanship,技術,技能的一項最基本要求之一。

所謂攝影藝術 | 你的“術”能夠支撐起你的“藝”嗎?

Ian Berry's Lecia camera/ Magnum

所謂攝影藝術 | 你的“術”能夠支撐起你的“藝”嗎?

Ian Berry's Lecia camera/ Magnum

不幸的是,在智能手機和簡單的用戶體驗時代,到目前為止,這些“科技”的發展目標都是降低人們對技法要求,越簡單越好。 現在每個人都可以做到拍出一張曝光良好的照片。 任何人都可以做到,然後通過 APP 後期調整,配上“文藝”的文字作為炫耀的談資,說的不客氣些,這些即便是剛出生的小孩都可以做得到,而你,你需要脫穎而出!這就是真正的藝術開始介入的地方。

所謂攝影藝術 | 你的“術”能夠支撐起你的“藝”嗎?

B. B King, Guy Le Querrec/Magnum

藝術中的“藝”

在你學會並掌握了熟練的技法之後,你真正需要學習的東西就是“藝”。任何一個藝術門類都是你如何表達自己,這是自我的表現,是你自己的聲音。

這也就是讓你的照片與其他人的不同的原因。 一旦你瞭解了基礎知識,並且可以像其他人一樣拍攝“好”的照片,那麼“藝”就是將你的個性注入到作品中的方式。 這是獨一無二的,是屬於你個人的。其實所謂藝術,“術”是基礎,關於“術”每個人的程度也不盡相同,很負責任的說,如果你的“術”能達到夠爐火純青的水平,我想你已經甩開別人一大截子了,因為“術”的磨練十分辛苦,也要耐心和毅力,很多人不願意每天被枯燥的重複動作困擾,也就多少有些浮躁,為了急於求成,急功近利。“藝”,就是你在“術”的基礎上的錦上添花,為自己的“術”注入靈魂,使它們煥發出生命的氣息。如果“術”不到位,那麼你不可能成為藝術家,你可以成為,匠人,表演者,但好的表演者也是介於藝術家和大師傅之間的階段。比如鋼琴表演就是用你自己的技法和經歷去彈奏成熟的音樂作品,你彈的有沒有味道,味道是怎樣的,明白的人不難聽的出來。這裡面的技法涉及比如不同鋼琴的琴鍵深度,手感,心態的掌控,情感的抒發(“藝”的部分體現)等等。

所謂攝影藝術 | 你的“術”能夠支撐起你的“藝”嗎?

瑪格南暗房師 Pablo 的手稿

這張照片是瑪格南暗房師放大 Dennis Stock 的一張照片的手稿,我經常能夠到他的暗房和他一起操作並放大很多瑪格南攝影師的照片,這些照片一般來講都是曝光不是十分的準(極端情況下需要攝影師很快做出反應,並捕捉下畫面),他可以輕而易舉的僅僅使用1-2張相紙成功的放大出一張可以作為收藏級別的照片,他自制暗房工具,哪裡減光,哪裡加光,形狀的運用也十分嫻熟,就好比你手中的琴玩出的各種花樣。

所謂攝影藝術 | 你的“術”能夠支撐起你的“藝”嗎?

瑪格南攝影師 Abbas/ Magnum

想想你的 Instagram 之類的賬戶,它可能充滿了很多“好”攝影師拍攝的大量“好”照片,我們現在都很“好”,它是可以預期的。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但是不是真的好,明白的人一眼就會明白,這跟彈琴是一個道理。

藝術體現在技法,技巧還有工藝上,當然作為拔高階段就是你的“藝”。 它們始終是在一起的關係。 藝術將永遠與技法,技巧還有工藝交織在一起。 技術,技法是物質的,有形的,而藝術則是大腦,是無形的,它是你的情緒,你的想法。 但如果沒有技術,技巧和工藝,將沒有藝術的基礎。 沒有“藝“的創造的過程就沒有創造,在攝影裡,那叫拍照,不叫拍攝。 藝術只有在創造和達到有效的共享時才是真實的。

所謂攝影藝術 | 你的“術”能夠支撐起你的“藝”嗎?

John Vink(former Magnum photographer)/Maps Agency

每張圖片都有一個故事,每張照片創造過程都是來自攝影師大量(有意識或無意識的)“決定”融合的產物。除了藝術作品的技術部分外,我指的是場景的構成 - 構圖及其元素 - 攝影師構造場景中的元素以引發自我反應或回應的情感方式。也許這種反應會講述一個故事,或者不會。也許這是一個個人項目,對攝影師本人來說意味著更多,而不是對你和客戶,在觀看的時候,也許你不明白或看不懂,或也許它也會跟旁邊的人在“講話”。

這是藝術的偉大之處,大多數情況下,它是隱含的。

所謂攝影藝術 | 你的“術”能夠支撐起你的“藝”嗎?

The Betales, David Hurn/Magnum

技術,技法還有工藝與藝術的區別在於一個是創造價值,另一個是價值的表現。理解這兩個概念並有效的結合在一起,便創造了一件卓越且持久的藝術作品。

現今,人們比較浮躁,往往拋棄了很多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東西,人們總是看得到遠的東西,手邊的東西卻總是視而不見,想想不單是藝術,其他的事情是不是也是這個樣子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