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心理效應會大大提高你的認知!

這些心理效應會大大提高你的認知!


​​對自己和生活有正確的認知,才能從容應對生活。

你需要了解這些對認知特別有用的心理效應。


1. 鳥籠效應

如果你有了一個精美的鳥籠,在別人不斷地詢問,你的鳥哪去了?最後,你就會買一個鳥放在鳥籠裡。其實,你不想要養鳥的。

我們擁有了一個物件,(在別人的刻意提醒下)我們總想著要擁有另一個與之相配的物件。

像買東西,總是被別人營銷成功,買了不需要的物品。不是被別人影響,而是你心中想著要"完整"。

明白自己真正需要的,而不是別一系列原因裹挾著前進。

2. 自我參照效應

每個人都對與自己相關的事情的關注度最為突出。

以為自己是全世界,對別人對自己的一個小眼神就要揣摩半天。

自我參照,可以發揮更多的自主性,但是也容易導致庸人自擾。

3. 不值得定律

如果你認為一件事是不值得的,那麼你就不可能把這件事做好,這是因為你心中對此事不看重,必定不全力以赴。

如果我們不喜歡某件事,我們會越來越做不好它;如果我們不喜歡某個人,我們也會越來越討厭他。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最好的外交方式就是想和他成為朋友"……都是我們利用這個心理效應的典範。

4. 樂隊花車效應

也是"隨大流",就是我們所說的從眾心理。

盲目的從眾,不能發現事物的真理,也不能看清事情的真相,容易被別人利用,也喪失了自己的選擇權。

遵從你內心的選擇,才能掌控自己的人生。

5. 巴納姆效應

每個人都會很容易相信一個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別適合他,即使這種描述十分空洞,他仍然認為反應了自己的人格面貌。

這是"主觀驗證"的作用。主要是因為人們對於想要相信的事物存在著傾向性,總是蒐集各種各樣支持自己的證據。

客觀地評價自我和事情才是明智的選擇。

6. 蘇東坡效應

蘇東坡寫,"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當局者迷"讓我們陷入一個又一個自我欺騙的陷阱,我們困入事件,總是忽視其某方面,不能完整地對待這件事。

儘量全面分析事情的因素,或者詢問他人意見,才是明智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