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太白: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梁甫吟》、《早發白帝城》等多首。李白所作詞賦,宋人已有傳記(如文瑩《湘山野錄》捲上),就其開創意義及藝術成就而言,“李白詞”享有極為崇高的地位。

李太白: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李白詩詞

1、《將進酒·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2、《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3、《蜀道難》噫籲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4、《夢遊天姥吟留別》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越人語天姥,雲霞明滅或可睹。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

5、《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6、《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7、《行路難·有耳莫洗潁川水》有耳莫洗潁川水,有口莫食首陽蕨。含光混世貴無名,何用孤高比雲月?吾觀自古賢達人,功成不退皆殞身。

8、《早發白帝城》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9、《獨坐敬亭山》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10、《獨坐敬亭山》合沓牽數峰,奔地鎮平楚。中間最高頂,髣髴接天語。

11、《望天門山》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12、《俠客行》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13、《菩薩蠻·舉頭忽見衡陽雁》舉頭忽見衡陽雁。千聲萬字情何限。叵而薄情夫。一行書也無。 泣歸香閣恨。和淚掩紅粉。待雁卻回時。

14、《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

15、《行路難 其一》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16、《送友人》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徵。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17、《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18、《渡荊門送別》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境,雲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19、《關山月》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20、《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21、《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楊花落儘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22、《古朗月行》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雲端。仙人垂兩足,桂樹作團團。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

.23、《登金陵鳳凰臺》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24、《清平樂·禁庭春晝》禁庭春晝,鶯羽披新繡。百草巧求花下鬥,只賭珠璣滿鬥。

25、《春夜洛城聞笛》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26、《憶秦娥·簫聲咽》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樂遊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

27、《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28《春思》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29《夜宿山寺》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30、《行路難 其二》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羞逐長安社中兒,赤雞白狗賭梨慄。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

31、《從軍行》從軍玉門道,逐虜金微山。笛奏梅花曲,刀開明月環。鼓聲鳴海上,兵氣擁雲間。願斬單于首,長驅靜鐵關。

32、《玉階怨》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33.《王昭君二首 ·其一》 漢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關道,天涯去不歸。漢月還從東海出,明妃西嫁無來日。燕支長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沒胡沙。生乏黃金枉圖畫,死留青冢使人嗟。 34.《王昭君二首·其二》 昭君拂玉鞍,上馬啼紅頰。今日漢宮人,明朝胡地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