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如何學好國學?先從《三字經》開始!

這兩年來,國學可謂越來越熱,不但很多成年人熱衷於讀史讀經,連教育部也要求在全國中小學推廣國學經典教育。有朋友問我:“什麼算是國學?”這個問題既好回答又不好回答。我想了一下說:“這樣,我給你一個國學大綱吧!”

在朋友好奇的眼神中,我遞過去一本《三字經》。

孩子如何學好國學?先從《三字經》開始!

為什麼說《三字經》是國學大綱?別看《三字經》短小精幹、簡單易懂,前後不過一千來字,但它涵蓋了中國古代哲學、文學、歷史、自然、教育等多個範疇的知識,跨越上下五千年的漫長曆史,歷經七百多年的傳唱經久不衰。可以說,學完《三字經》,基本上對國學領域的大體內容就瞭然於胸了。

另一個朋友跟我抱怨:“我女兒不喜歡背書,一說讓她背《三字經》就哭!”我想說,那是你教的方法不對!背誦當然不可少,但單純的背誦不但會讓孩子產生厭煩心理,還會錯失很多擴展知識的機會。

孩子如何學好國學?先從《三字經》開始!

對於《三字經》建議大家這樣學習:

一、何時學

《三字經》原本就是古代幼童識字認知的啟蒙教材,所以應該讓孩子在4-6歲間開始接觸和學習,因為這個年齡段是孩子的符號敏感期,此時開始學習認字的效果是最好的。

而且此時孩子已經開始學會理解複雜語義和因果推論,給他們講解文字含義和故事時,孩子的接受度較好;同時,這個年齡段孩子的記憶力是驚人的,郎朗上口的《三字經》他們背誦起來幾乎沒有任何壓力。

二、誰來學

父母必須和孩子共同學習《三字經》,引導孩子理解性記憶,不但明白字面的意思,而且要大致通曉其含義、熟悉其典故、釐清其脈絡。

可能有朋友會說:“我都這把年紀了還學三字經合適嗎?”其實是再合適不過了,只有父母深刻理解了《三字經》的內涵和外延,才能以更多更貼近生活的方式去引導孩子學習,孩子才能更喜歡《三字經》。

三、怎麼學

《三字經》根據其內容大體可以分為五個部分,不同部分要採用不同的學習方法。

1.序言篇:學習方法--以故事引導意義理解和文字記憶

《三字經》以人性善惡之辯開篇,引出想要保持孩子善良的本性,必須施與嚴格的教育。在這裡《三字經》介紹了兩個著名的家教故事來佐證-- “孟母三遷”和“五子登科”(一個母親、一個父親的故事,足可見父親不能在孩子的教育工作中充當隱形人)。同時還以“黃香溫席”和“孔融讓梨”兩個故事,教育孩子要孝順父母,禮讓兄長。

學習這一段,父母可以採用講故事的方法,把四個故事的來龍去脈詳細講給孩子聽,以古人之行激發孩子的學習熱情,塑造孩子良好的教養品行。

孩子如何學好國學?先從《三字經》開始!

2.自然篇:學習方法--聯繫實際生活介紹各種自然知識和人倫常識

在這個部分中,《三字經》從學習數數開始,用“一至十”十個數字引出相應知識,如“三光”、“四季”、“五行”、“六畜”、“七情”、“八音”等,教育孩子認識身邊的自然現象,熟悉社會的倫理常識。

學習這一段,父母應該結合實際生活逐一講解各種知識,如學習“四方”時,就可以拿出一張地圖,除了認識東南西北外,還可以擴展學習地理知識。學習“九族”時,就可以利用家譜給孩子介紹自己家族的根系支脈,從“高祖”開始,認識到“玄孫”,增加孩子對本家族的熱愛和對親情的感悟。

3.經學篇:學習方法--背誦為主,輔助簡單講解和舉例介紹

在這個部分中,《三字經》介紹了以儒家為代表的各種經典鉅著和哲學理念,即“四書五經”(三字經中將“禮”分為“周禮”和“禮記”兩本,故稱為“六經”)。由於這些經書對於4、5歲的孩子來說還過於深奧,所以《三字經》只是簡單介紹了這些經書的作者和大致的內容、思想。

對這部分內容的學習,就必須採用背誦為主的方法了,先讓孩子對四書五經的大體內容進行強制記憶。

當然,父母也可以根據孩子的現有知識來輔助性講解,比如現在很多孩子的名字都是出自《詩經》,就可以給孩子講講《詩經》中對應的篇章;如果孩子已經掌握一定的成語知識,可以給他講“見義勇為”、“不恥下問”這些出自《論語》的成語故事,以增強孩子對經典的理解。

孩子如何學好國學?先從《三字經》開始!

4.史學篇:學習方法—以歷史故事、名勝古蹟、影視作品等來輔助背誦

在這裡,《三字經》將浩浩蕩蕩的二十四史高度凝練為360個字,以極為簡潔的形式概括了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治武功,既大氣磅礴又淺顯易懂,學習之後孩子就會對中國古代朝代次序、歷史大事件有了清晰的認識。

對於這一段的學習,父母可以發揮的地方很多,可以輔助孩子的記憶和理解的方法也很多。比如帶孩子游覽北京故宮的時候,告訴他故宮始建於明朝的永樂皇帝,對應《三字經》中“遷北京、永樂嗣”的事件;再比如孩子在看《三國演義》的故事或者電視時,告訴他《三國演義》中講的就是《三字經》中“魏蜀吳,爭漢鼎”的故事。

當孩子看到如此雄偉巍峨的建築在《三字經》中只是一帶而過,如此波瀾壯闊的故事在《三字經》中不過寥寥數語,自然會理解中國歷史何其源遠流長、中國文化如此光華燦爛!不用灌輸,“文化自信心”自會油然而生!

5.勵志篇:學習方法--以故事引導意義理解和文字記憶

《三字經》結尾用很多古代名人讀書成材的故事來激勵孩子學習,如“懸樑刺股”、“囊螢映雪”等故事,告訴孩子,立志宜早、讀書宜勤。

這一段的學習方法和第一段類似,父母可以採用講故事的方法,把這些故事詳細講給孩子聽,並鼓勵孩子從小勤學苦讀,長大成為社會棟樑。

孩子如何學好國學?先從《三字經》開始!

《三字經》是一部為孩子開起“國學之門”的經典教材,值得我們每一個孩子、每一對父母細細研讀、認真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