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布爾-2巡航導彈試射成功 緊隨其後的印度“無畏”又掉海里了

眼看著2016年最後一位數字已經由“6”變成了“7”,印度和巴基斯坦這對老冤家抓住2016年的尾巴又上演了一出“你追我趕”的導彈試射大戲。12月14日,巴軍方成功試射了一枚“巴布爾-2”巡航導彈,該巡航導彈改進了航空動力和航空電子設備,配備的地形匹配和實時數字式景象匹配能夠在缺少全球定位系統導航的情況下精確打擊陸上和海上的目標。看到巴基斯坦成功試射了“巴布爾-2”,印度也坐不住了,於12月21日第四次試射“無畏”遠程巡航導彈。結果我們都知道了,導彈在起飛4分鐘後發生故障墜入孟加拉灣,本次試射以失敗告終。

巴布爾-2巡航導彈試射成功 緊隨其後的印度“無畏”又掉海里了

圖注:“無畏”式第四次試射,起飛4分鐘後墜入大海

印度“無畏”巡航導彈又雙叒叕掉海里了

“無畏”式導彈是印度自主研發的首款遠程巡航導彈,能從海、陸、空三方發射,射程區間約為750-1000公里,據印軍方稱可以超低空飛行躲避雷達探測。印度對遠程巡航導彈的執念不可謂不深,“無畏”式投奔大海的懷抱也不是一次兩次了。2013年3月,第一次試射因導航問題自毀;2014年10月,第二次試射成功,然而整個過程始終沒有嘗試傳說中的超低空飛行;2015年10月,第三次試射導彈飛行700秒後因故墜毀,因為將飛行高度從第二次的4800米降到了20米;第四次試射,印度“無畏”式巡航導彈又雙叒叕因故自毀墜入了孟加拉灣。

巴布爾-2巡航導彈試射成功 緊隨其後的印度“無畏”又掉海里了

圖注:高彈道試飛中的印度“無畏”式巡航導彈

“屢戰屢敗”只因實力不夠

在“無畏”式巡航導彈研製之初,印度曾經也對其信心滿滿,比如可以跟美國“戰斧”相媲美之類的。如今看來,這種想法就好像普通人口出豪言:“我們先定一個小目標,比如說先賺一個億。”從印軍方公佈的指標來看,不管是700-1000公里的射程,還是超低空飛行的能力,比起美國“戰斧”(最大射程2500公里)、中國“長劍-10”(最大射程2500公里)甚至是巴基斯坦的“巴布爾-2”,都的確算是個小目標,這也從側面證明了印度在巡航導彈總體設計和細節設計方面的水平尚處於起步階段。比如它的下單翼,比如它“一瓶不滿半瓶晃”的埋入式進氣道,還比如它可以送進歷史博物館的電子設備……

巴布爾-2巡航導彈試射成功 緊隨其後的印度“無畏”又掉海里了

圖注:印度“無畏”式部分結構解剖圖

為了追求更遠的射程,比較先進的巡航導彈大部分都採用平面式中單翼,展弦比大,誘導阻力小,升阻比大。而“無畏”式採用的是結構設計簡單的下單翼,翼身干擾阻力特別大。印度“無畏”式巡航導彈沒有采用跟美國“戰斧”、俄羅斯“KH55”一樣的伸縮進氣道,而是採用了跟美國戰術戰斧“BlockIV”型、俄羅斯3M14E“克拉布”、巴基斯坦“哈塔夫”一樣的埋入式進氣道,阻力小,雷達隱身效果比伸縮式進氣道出色,對材料、工藝和結構的要求也不算太高。但進氣道位於彈體彈面層中,所涉及的技術屬於空氣動力的尖端,一旦設計不好對導彈的飛行速度限制很大。可以說,以印度目前“一瓶不滿半瓶晃”的技術,能否成熟處理埋入式進氣道的相關問題,還是個未知數。

美俄中:誰還不是踩著“殘骸”過來的?

或許,憑藉印度現在的經濟實力和技術水平還不足以研製出成功的“無畏”式遠程巡航導彈,而因為沒有達到預期目標,“無畏”式的研究估計難逃被擱淺的命運。但是,每一條通往成功的路上無不是荊棘遍佈,這年頭,不失敗個三五次,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搞自主研發的!就連美俄都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中取得成功,第四次試射“無畏”式巡航導彈的印度,也只能含淚唱一句:“讓我失敗失敗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