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槓精”這個新物種到底是一種怎樣的存在?

“杠精”这个新物种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突然之間,槓精這種無處不在的新物種成了互聯網上人人喊打的對象。

你可能親身遇到過一兩隻活體槓精,看過《槓精邏輯大揭秘》、《槓精的一百種應對方法》等科普指南,觀摩過一眾短視頻繪聲繪色的“槓精演繹”,然而依然搞不懂槓精這種“網絡公害”是如何出現的,為什麼槓精成為了一種萬能標籤,為什麼你發覺自己也時常會有“槓一槓”的衝動?

“杠精”这个新物种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對於媒體機構號來說,不存在槓精的概念,它們樂見評論區各種觀點互相交鋒。但對於私人號而言,評論區卻是私人領地,發表觀點僅僅為了獲得認同,而不是為了引發討論。而槓精卻會把評論區作為公共空間,把評論區作為自己的佈告牌。

所以哪怕博主明確了不歡迎討論、槓精退散,制訂了討論規則,評論者依然會認為對方無權約束一個公共空間。當然,博主有自己的懲罰機制,比如拉黑,但是槓精是出其不意、無法預測的,而且並不像網絡暴民那樣帶有明顯的惡意,不適用“死刑立即執行”。

“杠精”这个新物种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有人說槓精這個詞被嚴重濫用了,成了隨意扣在別人頭上,理直氣壯抹殺反對言論的萬能標籤。實際上,這是博主對自己領地的一種淨化“武器“,在“官方武器”——拉黑無效的情況下,通過分發“槓精帽”劃出評論區無法容忍的言論底線,讓那些潛在槓精乖乖退散。

而無論是槓精,還是其他最近流行的各種人設都是團結同道,打擊異己者的輿論武器。而槓精又因為人人可以隨手拿來使用而格外應用廣泛。但在一些有自己共同價值觀與禁忌的小眾圈子裡,因為會受到集體排斥,槓精幾乎沒有生存空間,比如同人圈,站的CP不一樣就會水火不相容,在漢服圈槓一句“我覺得很醜”也會被亂棍打出。

只有在微博評論區這樣的開放空間,才會成為輿論的競技場,只有粉絲無法100%自己篩選,無法讓評論區團結一心的情況下,槓精才會防不勝防。而狗頭護體,正話反說等抖機靈的語言遊戲,又不斷把輿論空間弄得撲朔迷離,敵友難辨,總會有新來的老實人搞不清楚狀況與潛規則,從而被群嘲和孤立。這讓正常的思想交流變得更加不可能,讓發言變成一個小圈子對接頭暗號的的遊戲。

“杠精”这个新物种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TA的抬槓不一定是與你為敵,你的言論不過是TA的支點而已。

當追求存在感成了所有人的目標時,誰都不想作為他人發言的附屬,誰都想要通過槓一下來爭奪主動權,網絡輿論正在變成一場“所有人視所有人為槓精”的戰爭,就像朋友圈所有人都覺得對方是“戲精”從而互相屏蔽乃至發言越來越少一樣。從這個角度來說,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個“槓精”。

只有退回到三觀相投的小圈子中,集體性地維護一種極端價值觀,以其他圈子為敵,槓精才算找到了歸屬感。這是否意味著,微博這種開放的社會化媒體,正在被一個又一個抱團的興趣圈子所撕裂。當大V被槓精嚇怕了,可能會退回收費粉絲社群當中,將槓精排除在外。

“杠精”这个新物种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很多媒體、大V想通過教槓精邏輯學、對話規則與閱讀理解,來消滅槓精現象,這隻能是徒勞無功。因為微博這種碎片化信息媒介,只能承載點狀的思考而不可能面面俱到,而槓精有時只不過提供了其他角度的補充,並不以為自己是在“抬槓”,基於這些“散點”不可能形成有效的討論,也不存在真理越辯越明這種事,只會促進站隊和互視對方為槓精。

然而,微博不是萬能的,它是一個理想的輿論收集器,自然生長出各種民意代表,讓各種群體都找到了歸屬。然而

它只會讓分裂的民意更加分裂(尤其是當“圍觀改變中國”這樣的“民意公約數”被壓制、瓦解的時候),而不會成為一個民意理性溝通最終達成社會共識的平臺,它無法替代現實中民意博弈的制度設計。

“杠精”这个新物种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