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榆林巡幸過榆林的八位皇帝

文化榆林巡幸過榆林的八位皇帝

一、秦始皇贏政

文化榆林巡幸過榆林的八位皇帝

秦始皇好巡遊天下,曾五次出巡。每一次出巡都帶著眾多的文武官僚和龐大的車馬儀仗隊,沿途供辦耗資巨大,勞民傷財不可勝記。《榆林府志》載:始皇三十二年,帝巡北邊,從上郡入,派遣將軍蒙恬討伐匈奴,收河南地。

史書上記載的文字也就寥寥數語,再沒有留下其他線索。秦時將天下分為三十六郡,上郡為非常重要的郡之一。這裡需要普及一下,秦時的“上郡”指的是榆林城以南的地方,具體指哪塊,專家學者現在仍無定論。河南地指的是今內蒙古河套南鄂爾多斯市一帶。當時老秦來上郡時,還沒修秦直道,所以沿途免不了修路架橋、黃沙鋪道、淨水潑街。秦始皇巡幸天下的主要目的是“巡行郡縣,以示強,威服海內”。巡行期間,他叮囑蒙恬築長城修直道,完了他還要來。於是蒙恬徵發民夫歷二年多就把這兩件大事給辦了。結果始皇三十七年東巡時死於河北。

文化榆林巡幸過榆林的八位皇帝

二、漢武帝劉徹

文化榆林巡幸過榆林的八位皇帝

漢武大帝劉徹是最愛好巡幸天下的皇帝,在位期間巡遊40多次。《榆林府志》載:武帝元封元年冬十月,帝自雲陽北歷上郡、西河、五原,出長城,登單于臺。二年,帝自泰山歷北邊九原,歸於甘泉。

這次巡行,漢武帝的場面那是相當的大。親率十八萬大軍,隊伍綿延千餘里,秦始皇為了北巡和運兵修的秦直道被劉徹用上了。他沿著這條古代的高速公路,從雲陽林光宮(今淳化縣梁武帝村)出發,經過上郡(基本地域同秦時)、西河郡、五原郡,出秦塞長城,到達單于臺(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西)。漢武帝巡幸的目的是“巡邊耀武”,也就是宣示武力、震懾匈奴。專家考證,秦直道當時穿越14個縣,700多公里。路面最寬處約60米,一般亦有20米。漢軍經此路出現在抵匈前線,有如天降,匈奴大驚,立即北撤,漢武大帝這次出來也就達到了震懾作用。

文化榆林巡幸過榆林的八位皇帝

三、代國昭成帝

文化榆林巡幸過榆林的八位皇帝

這位皇帝大家很陌生,絕大多數人可能聽都沒聽說過。這麼說吧,昭成帝所在的國家是五胡十六國時期的代國,是北魏的前世,建立北魏的拓跋圭是他的孫子。昭成帝的名字叫拓跋什翼犍,鮮卑族人。《榆林府志》載:昭武帝建國二十五年,帝幸君子津。

昭武帝在位39年,當皇帝的日子可不短,但出巡的次數不多。史書中載的“君子津”就是今天的府谷黃河渡口。

文化榆林巡幸過榆林的八位皇帝

四、北魏太宗明元帝

文化榆林巡幸過榆林的八位皇帝

北魏太宗明元皇帝,名字叫拓跋嗣,北魏太祖道武皇帝拓跋圭長子,南北朝時期北魏第二任皇帝。《府志》載:太宗永興五年六月,西幸五原,校獵於骨羅山,獲獸十萬。泰常四年十二月,西巡至於黃河,從君子津渡,大獸於薛林山。《陝西通志》認為,五原指的是神木北河北岸的區域。薛林山在明時的榆林府北套內,皆屬今榆林的地盤。這位鮮卑族皇帝愛打獵,兩次都是奔著野味來的。

文化榆林巡幸過榆林的八位皇帝

五、北魏世祖太武帝

文化榆林巡幸過榆林的八位皇帝

北魏世祖太武帝,名字叫拓跋燾,北魏明元帝拓跋嗣長子,南北朝時期北魏第三任皇帝。這個人比較有魄力,繼位後採取了多項措施,如討伐大夏、整頓稅制、引用大批漢人參政等,使北魏國勢日盛,為統一北方奠定了堅實基礎。

史書記載,世祖皇帝在始光三年六月,巡幸五原,田獵於陰山。十月親自帶領一萬八千輕騎渡河討伐都城在統萬城的大夏國赫連昌。結果大獲全勝,俘虜赫連昌;神麚四年,世祖皇帝又帶隊遠征大漠遊牧民族蠕蠕,到過今榆林市境。五年七月,到達上郡屬國城。這位皇帝和其他皇帝不一樣,來了幾次主要是親自帶兵打仗,而且是場場勝利,也是個軍事家。

文化榆林巡幸過榆林的八位皇帝

六、隋煬帝楊廣

文化榆林巡幸過榆林的八位皇帝

隋煬帝楊廣是歷史上名聲比較差的皇帝之一,也是個愛出差的皇帝。隋煬帝一生中巡幸天下的次數有八九次,除東北征高麗、西北征吐谷渾之外,有過三次北巡,經過今天的榆林境內。

《榆林府志》載:煬帝大業三年六月辛巳,獵於連谷。戊子,幸榆林郡,啟民可汗來朝。八月,駕發榆林,帝幸啟民帳,宴賜極厚。四年三月,幸五原,因出塞,巡長城。十二年十月,幸榆林。

也就是說,隋煬帝的第一次北巡在607年(大業三年)四月,自京師長安出發,經赤岸澤(陝西境內),然後北上,六月進入榆林郡“獵於連谷”,榆林郡指在府谷東北河套中,不是現在意義上的榆林;連谷,在今陝西神木北。這年八月,隋煬帝巡邊大軍開拔榆林,帶領“甲士五十餘萬,馬十萬匹,旌旗輜重,千里不絕”。第二次北巡,是608年(大業四年)三月份巡幸五原(今內蒙古五原南),第三次在大業十一年。隋煬帝的出巡目的是享樂,出塞耀兵,威懾北藩,以安定邊疆。

隋煬帝楊廣還寫過一首叫作《車駕次榆林幸啟民所居賦詩》的古體詩,詩題中“榆林”即隋代榆林郡,範圍包括陝蒙接壤區,該詩寫的是隋煬帝巡邊及宴請部落酋長的情景。楊廣還有《示從徵群臣》詩,詩中“萬里何所行,榆溪築長城”,說的是自己不辭萬里之遠,是為了督查榆溪長城。

文化榆林巡幸過榆林的八位皇帝

七、明武宗朱厚照

文化榆林巡幸過榆林的八位皇帝

明武宗叫朱厚照,在位期間曾先後五次出巡,主要目的是飽覽風光,物色美女。《榆林府志》載:武宗正德十三年十月己卯,幸榆林。十一月,十二月,十四年正月,帝在榆林。二月初旬,帝自榆林還京師。

這位泡妞皇帝經宣府、大同,自偏關渡黃河,過府谷、神木到榆林,直住到次年二月才離開。在榆林駐紮三月多,明武宗創造了帝王出巡留駐一地時間最長的紀錄。這裡所說的榆林就是指現在的榆林城了。在榆期間,明武宗納總兵戴欽之女為妃,延綏總兵馬昂將已嫁人的妹子也獻給武宗。

文化榆林巡幸過榆林的八位皇帝

八、清康熙帝玄燁

文化榆林巡幸過榆林的八位皇帝

史志記載,清康熙皇帝於三十六年(1697年)率大軍第三次征討蒙古族準格爾部頭目葛爾丹時,渡過黃河曾駐紮榆林,寫下《出塞》詩:“森森萬騎歷駝城,沙塞風清磧路平。冰泮長河堪飲馬,月來大野照移營。郵籤紀地旬餘驛,羽轡行邊六日程。天下一家無內外,烽銷堠罷不論兵。”表達了他一統天下的志向。舊時榆林城南門外榆陽橋邊還立有一塊康熙親題的“兩守孤城,千秋忠勇”的石碑。這是康熙微服私訪半夜叫門進城,守門軍士遵守門規堅決不開,康熙回京後嘉其忠於職守而賜旌旗。

和康熙有關的還有榆林美食“菠菜燴豆腐”。康熙在榆林期間吃過這道美味後,盛讚其為“清香白玉板,紅嘴綠鸚哥”,“菠菜燴豆腐”從此名揚天下。

文化榆林巡幸過榆林的八位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