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一直否決的鋼盔:如此醜陋的鋼盔 有損第三帝國軍隊威儀!

二戰後,德國被分為東西德兩個國家,一直被譽為德軍形像代表的M35頭盔當然也成了歷史,東西德兩支軍隊都沒有裝備了,但東德M56型鋼盔是德國在二戰末期就已經定型,說起來還和納粹德國有著淵源,不過因為它看起比較醜,一直被希特勒打入冷宮。

希特勒一直否決的鋼盔:如此醜陋的鋼盔 有損第三帝國軍隊威儀!

東德的M56鋼盔

而另一邊西德鋼盔它是模仿美軍M1,此時的西德正極力祛除納粹時期的烙印,連軍銜肩章也重新設計,除山地兵外,基本見不到納粹時期的風格,而東德卻大體繼承了第三帝國的裝飾,包括軍服,甚至衛隊的領章。

希特勒一直否決的鋼盔:如此醜陋的鋼盔 有損第三帝國軍隊威儀!

東德軍人

早在30年代末,德帝國國防科技學院就發現當時沒有哪個國家軍隊的鋼盔,能擁有無懈可擊的防護性能,於是這個學院立即開始了一項全新的設計工作,其目的是研製出一種防彈性能超越現有的所有鋼盔防護性能的全新鋼盔。

希特勒一直否決的鋼盔:如此醜陋的鋼盔 有損第三帝國軍隊威儀!

除去頭盔,制服還真像二戰德軍

他們首先對世界各國裝備的頭盔進行測試,結果表明,英聯邦軍隊自一戰起裝備的英國“湯米”式鋼盔的綜合防護性能最差。儘管德軍M35型鋼盔在綜合防護性能上領先於其他國家的制式鋼盔,但仍舊具有許多不足之處。

德學院在新型鋼盔進行研製期間,希特勒本人卻對此一無所知。直到1944年秋,當B和BⅡ型鋼盔的報告呈報給他審批時,他才知道陸軍兵器部竟在他眼皮底下偷偷地違抗命令在研製新型鋼盔。

希特勒一直否決的鋼盔:如此醜陋的鋼盔 有損第三帝國軍隊威儀!

希特勒心目中的德軍形像應該是這樣的

希特勒表示根本沒有興趣,他認為只有M35等系列鋼盔才符合德軍士兵形象,也許流浪畫家出身的元首覺得如此醜陋的鋼盔,實在有損第三帝國軍隊的威儀,他明確表示將其取消,但德國陸軍醫療稽查處提供的一份備忘錄挽救了該項設計工作。

據這份備忘錄顯示,佩戴M35、M40以及M42型鋼盔的前線德軍士兵,在戰鬥中由於鋼盔提供的防護能力不足而導致的傷亡人數正在不斷增多。然而,希特勒最終還是對兩種新型鋼盔全部否定,禁止將其中任何一種投入量產。

希特勒一直否決的鋼盔:如此醜陋的鋼盔 有損第三帝國軍隊威儀!

東德儀仗隊

但這種新式頭盔在戰後卻迎來了轉機,民主德國人民軍後勤管理委員會意識到這種需要的新型鋼盔早已設計完成並經過了許多測試,這就是二戰中德國研製的B型和BⅡ型鋼盔。

關鍵是人民軍後勤管理委員會找到的新型鋼盔首席設計師,就是埃裡希·凱森,他曾經參與過埃森公司和懷特烏特公司試製B型和BⅡ型鋼盔的工作。正是由於這兩種鋼盔曾經被希特勒本人親自下令禁止列裝德軍,因而使其得以與“納粹”劃清了界線。

希特勒一直否決的鋼盔:如此醜陋的鋼盔 有損第三帝國軍隊威儀!

閱兵場上的東德軍人,鋼盔是亮點

這兩種鋼盔卻非常符合蘇聯方面的心意,主要原因是蘇聯根本沒有打算為民主德國人民軍的新型鋼盔的研製工作投入太多的經費,而B型和BⅡ型鋼盔早已進行過大量測試,可以說已經是研製完成的型號,無需再花費什麼研製費用,最後東德將這種頭盔重新命名為M56型鋼盔。

希特勒一直否決的鋼盔:如此醜陋的鋼盔 有損第三帝國軍隊威儀!

進行儀式的東德軍人

另外這種頭盔其優秀的防護力主要來自於它的獨特的造型上,它的造型使得頭盔的每一部分都成為一個約60度的跳彈傾角。1956年3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國家人民軍正式建立。在同年五一勞動節的儀式上,M56型鋼盔被正式公佈於眾。

希特勒一直否決的鋼盔:如此醜陋的鋼盔 有損第三帝國軍隊威儀!

這種鋼盔確實有點蘇式風格

當時民主德國人民軍儀仗隊佩戴的M56型鋼盔採用了石灰色塗裝並在鋼盔右側飾有黑、紅、金三色的盾形徽章。第二年也就是57年,M56型鋼盔分三種尺寸投入量產。至同年9月底,總共生產了5萬頂M56型鋼盔,並被送交民主德國人民軍。到該年年底,所有民主德國人民軍部隊全部配發了M56型鋼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