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啞女

從前,在一個小山村,有一個女孩自打生下來就不會說話,大家都叫她啞女。

啞女天生麗質,看到她的人都說可惜,如果不是啞巴,那真是天下難找的大美人。

民間有種說法:十啞九聾,而啞女並不聾,耳朵好使。

啞女十二歲便開始學紡織,到了十六歲就是紡織高手了,進步非常快。

論講,古代女孩到了十六歲就要談婚論嫁了,但啞女沒人願意娶她,就怕娶了她又生出個啞女來,那可糟糕透了。

民間故事:啞女

不管是用棉還是用麻,啞女都能紡織出別人無法紡織的布料來。還有,她還善於染色,想染什麼顏色就染什麼顏色,用的也就是山上植物搗爛的質染的,屬於天然色素。

美女要好衣,啞女似乎天生就懂這個道理,給自己織染了好多豔麗的布料,做了好多自己喜歡的衣服。穿著自己織染,縫製的衣服,啞女就像下凡仙女一樣美麗動人。

在啞女十八歲的時候,還沒有人上門提親,但她相信命中註定的郎君一定會來。因此,她還為臆想中的郎君納了不少布鞋,縫製了不少衣服,就是等他來。

啞女這樣做顯然是可笑的,完全是根據她個人的想象來做。

夏季來了,大家的眉頭都緊鎖起來。如果大雨接連下上一個禮拜,洪水肯定會暴發,那麼村裡又將面臨水患,家家都得爬上閣樓。房屋陳舊,不耐水浸的,可能會塌掉,那一家子的性命就很危險了。

真是愁什麼就來什麼,天剛黑的時候,決堤了,洪水如猛獸般衝進了村莊。

自然災害來臨之際,大家聽見了鼓聲,非常急促。

民間故事:啞女

那鼓是放在祠堂裡,不是發生緊急情況,沒人會去敲。只要聽到鼓聲,所有人都知道大事不妙,會立即做出反應。

大雨接邊下了幾天,鼓聲響起,肯定是洪水來了,故而,大家第一反應是趕緊上樓。

明明知道洪水來了,不顧個人安危跑到祠堂敲鼓,又是誰呢?即使大家都上了樓,鼓聲還不斷。敲鼓人儼然是怕還有人沒聽到,不停地敲著催促。

當洪水將整個村莊淹了一半,只露出半截房屋,半截樹林的時候,鼓聲才停了。

大家都很擔心敲鼓的人,唯恐敲鼓人為了大家來不及上樓被水沖走了。

兩天之後,洪水退去了,大家急忙到祠堂去看,但沒有見到人。

這時,有人急急地跑來說,祠堂門口的樹上掛了一個人,看著裝好像是啞女。

祠堂門口有一株古老的松樹,大家來到樹下仰頭一望,可不是嗎?正是啞女。

啞女掛在祠堂門口的松樹上,而不是在自家的閣樓上躲避洪水,不用說,就是她敲的鼓。

有人搬來了梯子,七手八腳把啞女從樹上搬下來,發現她已經沒有了呼吸。

啞女天生啞巴,已然不幸,而今為了大家,她獻出了自己年僅十八歲的生命。每個人心裡都很難過,覺得應該把她當成村裡的壽星來安葬,葬在風水最好的明月山。

人死了,按照當地的風俗,凡是死者生前最喜愛的東西都放在棺材裡陪葬。啞女最喜愛的就是她自己織染的那些衣物和納的布鞋,只是數量實在太多,即使兩口棺材也裝不下。

正當蓋上棺材蓋準備下釘時,村裡來了個陌生人,只見他揹著行囊,輕搖紙扇,面容潔白,一看就是個遊山玩水的書生。

書生來到啞女的棺材前輕吁了一口氣,說:“小玉,你這一覺睡得可香了,恕我來遲,你醒醒吧。”

民間故事:啞女

聽書生的口氣,好像他對啞女挺熟的,連她的真名都能叫出來。

“郎君,你總算來了,等你等得好苦啊……”棺材裡傳出此聲,把眾人嚇了一大跳。

啞女死而復生,還能開口說話,她做的那些衣服和納的布鞋也正好合書生的身,這實在令人匪夷所思。

書生沒有多說話,把啞女摟在懷裡,那情深意切的樣子令人不敢直視。

“天無聲,地無聲,聲聲在心……”書生未吟完下句,便和啞女化成一縷輕煙,消失地無影無蹤。

自此之後,每當洪水來襲之際,祠堂的鼓都會自己咚咚作響,提醒大家趕緊上樓。大家都相信那是啞女敲的,只是她已經成了仙人,凡人無法看到她而已。

至今,書生那上聯:天無聲,地無聲,聲聲在心,仍無人能對得出下一句,也是遺憾之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