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6點,決定了人和人的差距

这6点,决定了人和人的差距

这6点,决定了人和人的差距

有的人一輩子渾渾噩噩生活,沒有創造成就,沒有為家庭帶來收益,為國家作出貢獻;有的人不只是為自己創造了成就,也為家庭和國家作出了巨大貢獻,有人甚至還改變了歷史的走向,為人類的發展作出重大貢獻。這個差距是如何拉開的呢?

理想、夢想或者志向

這是人與人之間拉開差距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因為理想有巨大的牽引作用或者推動力,會把一個人不斷引領向前。和那些沒有志向的人相比,有理想、夢想和志向的人往往前進速度會快很多,帶有一種勇往直前的信念,這一信念會帶領他逐漸遠超其他人。

所謂的夢想和理想,不一定是某一件具體事情,而是能引發我們願意為之奮鬥的一種理念。

曼德拉年輕的時候希望自己能夠消除種族隔離,這變成了他的一個重大理想,推動他不斷前進,最後實現夢想,成為南非第一屆黑人總統並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內心渴望更好的生活,願意去尋找更大的世界,願意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更大成就、成為某個領域的出色人物,這些都是推動我們前行的動力。

这6点,决定了人和人的差距

格局

曾國藩說:謀大事者,首重格局。

有人買了件衣服,回家之後跟朋友顯擺,發現自己多花了10塊,於是耿耿於懷。這人的格局就值20元錢了。

乞丐在街上乞討,對路上有穩定工作的人毫無感覺,卻嫉妒比自己乞討得多的乞丐,這人估計一直就是個乞丐了。

庭院裡長不出參天樹,如果一個人的格局不夠大,那往往很難成事。

所謂格局,就是一個人的眼光、胸襟、氣度、膽識。

國學大師錢穆曾經遊覽一座古剎,看到一個小沙彌,在一棵近五百年的古松旁種夾竹桃。

他感慨道:“以前僧人種松樹的時候,就已經想到寺院百年以後的發展了;今天,小沙尼在這裡種花,他的眼光僅僅是看到明年啊!”

下棋的時候,真正的高手都要往後看幾步,提前想到對手可能落子的地方,並找到應對的辦法。而所謂的臭棋簍子,就是走一步看一步。

一個人看得夠遠,才能走得夠遠。

謀大事者必要布大局,對於人生這盤棋來說,我們首先要學習的不是技巧,而是佈局。

大格局,就是有足夠大的視角去審視人生,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遠,有大格局才能成大事。

这6点,决定了人和人的差距

個性和性格

我們很難期望一個悲觀主義者做出轟轟烈烈的事情;我們也很難期望一個被動、消極的人去做出開創性、突破性的事業。

雖然性格和個性是從小在父母和環境的影響下培養和形成的,我們小時候不太容易起到主導作用,但我們長大成熟後,就需要明白什麼樣的個性和性格更加容易取得成功,並努力向這樣的性格靠攏。

馬雲之所以能夠取得成功,是因為他不怕失敗、勇往直前、對生命充滿熱情、勇於探索的個性和性格。

什麼樣性格的人容易成功呢?

我認為有以下幾種能力的人會更容易取得成功:

首先,有逆商的人。逆商即面對失敗、艱難困苦、災難和打擊,能夠重新振作,因此變得更加有決心,願意去應對困難的一種個性特質。當一個人面對失敗不害怕,願意絕地反擊,他就擁有了東山再起的能力和機會。

其次,有自律能力的人。自律即能夠給自己規定目標、設定方向,堅定不移地排除各種干擾、誘惑和慾望,繼續前行的一種能力。

最後,有融合能力的人。融合能力即能夠在人群中混得很好,甚至成為核心領導人物,融合別人並且藉助別人的力量共同來完成一件事情的能力。

如果一個人的個性中體現這三種能力,這個人就離成功比較近了。

这6点,决定了人和人的差距

努力

心理學上有個10000小時定律,意思是說,想要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需要10000小時。

專家之所以成為專家,並不是他們的天賦遠超常人,只是因為他付出了持之以恆的努力。

努力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一個人忙忙碌碌,去努力地達成一個目標,那才意味著這個生命是健康的。

渾渾噩噩,懶懶散散,最終導致的只有碌碌無為。

命,是失敗者的藉口;運,是成功者的謙詞。所有的幸運背後,都是持之以恆的努力。

所謂努力,就是不斷充實豐富自己,使明天的自己比今天的自己優秀一點。

只要穩得住,持之以恆地做下去,所有的付出都不會白費,世界不會辜負任何一個努力的人。

这6点,决定了人和人的差距

學習能力和冒險能力

學習能力主要分為內外兩種。內在的學習能力即自我反省,外在就是閱讀能力。

我們通過讀書去了解各種新的思想、創意和經歷,同時,不斷進行自我反省,使自己的領悟、分析和判斷能力不斷提升。

冒險能力,我把它界定為走出去的能力。因為一個人如果自我滿足,通常會止步不前,或者擁有一份舒適就再也不去思考其它東西。

一個有冒險能力的人願意放棄自己的所得和優厚的環境,去迎接新的挑戰,開拓新的市場,走向新的陌生領域來證明自己能夠取得更好的成功。

所以這兩種能力實際上都是一個人從外界獲得自己原來不具備的能力的做法,並且藉此使自己能夠多角度、多視角來看問題,確定自己的人生方向。

這樣生命就會更加波瀾壯闊,擁有更加美好的人生機遇。

这6点,决定了人和人的差距

品德

《左傳》裡講:“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

在古人的三不朽中,立德是第一位的。

李鴻章曾經帶著三個人去見曾國藩,碰巧曾國藩出去散步,李鴻章便讓三人在門口等候。

曾國藩回來時,看到門口的三個人,他打量了一下,什麼話也沒說就走了進去。

李鴻章問老師對三人的評價,曾國藩回答道:“左側之人可用,但只可小用:右側之人萬萬不可用;中間之人可用,且可大用。”

李鴻章不解,問他原因。

曾國藩說:“左側這個人,我看他一眼,他也看我一眼,我再看他一眼,他就把眼皮順了下來,不敢再與我對眼神了。這說明他心地比較善良,但是氣魄不夠展開,所以可用,但只可小用。右側這個人,在我看他的時候,他不敢看我,當我不看他的時候,他又偷偷地看我,很明顯這個人心術不正,所以萬萬不可用。”

德行是一個人立身的根本,古人說“德才兼備,以德為首”,一個人的能力不強可以後天學習,一個品德不好卻很難彌補。

對絕大多數人而言,身邊的人有才無德,是一種威脅,沒有德行,能力越大危害就越大。這樣的人,只能讓人敬而遠之。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在古代,一個人要先修好自己的品德,才能學習文化知識。

人品,才是一個人的最高學歷,也是個人能力施展的基礎。

一個人若是具備以上6點,這樣的人,取得非凡的成就,不過是時間的問題。

这6点,决定了人和人的差距

文明島,你的島!

你要的好,我都能給你!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