瞾字為什麼讀zhào?

園園熊

1、【中國文獻學】中一個分支【避諱學】:也就是古代帝王因為避諱心理會對漢字進行改造。

2、漢字文字學上的「武制新字」。


「瞾」字是「曌」字的「訛變」異體字,就是寫錯了,但積非成是被認可。

引自:中華大字典,第1583頁。(「譌」是「訛」的異體字)


我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曌」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皇武則天名字的專用字。

「曌」從「明」從「空」,造字意圖很明確,「日月凌空,普照大地」。


我看到有篇論文說從「雙目」的「瞾」是駱賓王在《討武曌檄》故意篡改的,以貶低武則天:

陳耀祖. (2015). 說 “曌 (瞾)”. 漢字文化, (3), 66-66.

這個結論完全是胡扯,不知道是誰審核的:

第一,《討武曌檄》原文沒有墨跡流傳下來,你如何知道?

第二,就算退而求其次,有哪個靠譜的文獻有記載?

第三,徐敬業起兵反武則天是在武則天稱帝以前,684年年徐敬業兵敗而死。而「武曌」之名是武則天在載初元年(689年)改的,幕僚駱賓王怎麼可能未卜先知武則天會改名「武曌」?(這一點下文將會引《舊唐書》)


「曌」為什麼讀「照」,很簡單呀,因為傳世文獻是這樣記載的。

我們常說中國是唯一一個五千年來未曾間斷的古文明,我們的文化、文字、語言幾千年一脈相承,而且古人祖先給我們留下了浩如煙海的傳世文獻,漢語語音古今變化較大,但我們的文字非常穩定,

隋唐的漢語發音叫做中古音,以《切韻》等書為代表的字書、韻書,全面而系統地記錄了中古音的面貌。

所以,唐代人的說話、發音,我們今天我們基本可以還原,如果以百分比來衡量,我認為靠譜程度達到了70%。

這個小視頻是音韻學愛好者製作的中古音朗讀李白《將進酒》: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6c2b00057d07e18d1016\


分享到:


相關文章: